□張安華
(通聯:四川省安岳縣天寶鄉農業服務中心 642362)
近年來,安岳縣大力開展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重點突出縣域內具有比較優勢的檸檬產業,通過項目扶持引導各種社會資金進入檸檬產業,進一步促進了全縣檸檬產業的大力發展。目前安岳已建成檸檬基地鄉鎮35個,基地村412個,檸檬栽培面積36萬畝,2010年鮮果產量18.1萬t,產值達19億元,其中年加工總量3萬t,產值達到4.2億元。安岳檸檬產業發展經歷了從改革開放前的零星種植,到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后的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再到今天的以合作社為主導的規模連片種植的三個不同發展階段。新時期檸檬產業發展過程中合作社的較快發展有其內在動因。
1.2010年檸檬產銷形勢 從檸檬產量來看,2010年安岳檸檬的投產面積較2009年有所增加,但就檸檬掛果而言是一個小年。加上氣候異常,前期花量不足,落花落果較為嚴重,后期有效積溫和光照不足又影響果實膨大,從而影響檸檬產量的形成,2010年檸檬鮮果產量基本上與2009年持平。鮮果收購價格2010年一、二級檸檬鮮果產地收購價格在 3.6~4.4元/kg,較2009年下降了近2元/kg,降幅達到30%~35%,有的殘次果低至0.8元/kg。檸檬外銷量目前已達80%以上,其余貯藏果需待價而沽。從鮮果外銷價格來看則遠不及往年,據營銷企業提供的數據,在深圳口岸出口銷售價格在80~87元人民幣/箱(每箱15kg),較往年有所下降;相比美國檸檬280~300元人民幣/箱(每箱18kg),價格不及其1/3。檸檬干片各加工企業因貯藏條件有限,擔心市場容量,相互降價銷售比較普遍,導致檸檬干片銷售價格跌破原料收購價格,有的低至0.6元/kg,加工企業虧損嚴重,給產業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從檸檬產量、外銷量及價格來判斷,可得出3點結論:一是安岳檸檬的產銷矛盾較為突出,產業發展到了瓶頸階段,急需調整和突破;二是2010年檸檬收購及銷售價格遠低于果農、營銷企業及加工企業的預期,各環節所獲得的利潤大幅度減少;三是安岳檸檬在目標市場并無多大話語權、定價權,市場競爭混亂,極大地影響了安岳檸檬產業的健康發展。
2.2011年檸檬產量情況 根據業內人士預測,2011年檸檬鮮果產量增產幅度將達到50%~60%甚至更多。主要基于3個原因:一是隨檸檬樹齡增加,投產面積相應增加。安岳檸檬多為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陸續進入盛產期。2007~2008年新植檸檬也進入投產期,產量形成的基數大;二是2011年是檸檬樹掛果的大年,花量及掛果量也將大幅增加,有利于產量形成;三是年初雖然低溫時間較長,但未出現極端氣溫,檸檬樹落葉較少,為來年獲得好收成打下了基礎。目前普遍擔心的是,當前的營銷組織形式和營銷方式,不能適應檸檬鮮果產量大幅度增加的要求,造成果賤傷農,產業流淚。
3.當前檸檬產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鮮果質量問題 首先,套袋果優質率偏低。因果農掌握套袋技術的差異,有的業主、有的田塊的一、二級果的比例不及80%;其次,惡性早采較為普遍。有的檸檬在8月份開始采收,此時果實干物質積累較少,水分較少,味偏淡,無香味;第三,檸檬油斑病有逐年加重趨勢。鮮果
表面出現不規則黃褐色下陷斑成疤塊,嚴重影響果實品質和商品性;第四,果實貯藏腐爛嚴重。受產后處理不當、貯藏條件有限及貯藏時間過長等因素影響,青霉病、綠霉病發病率高,不耐貯運。
(2)內部競爭問題 檸檬營銷商之間惡意競爭、在銷地相互詆毀、相互殺價,甚至以次充好,是近年來安岳檸檬銷售中最為普遍的現象,也成為了檸檬產業健康發展的絆腳石。2010年銷售季節,因相互殺價造成營銷商利潤銳減,最終轉嫁給生產者即果農,造成檸檬產地價格下滑嚴重。
(3)出口對接問題 目前安岳檸檬出口多為轉口貿易,銷售量有限,直接出口是今后安岳檸檬擴大銷售的主攻方向。但目前影響安岳檸檬直接出口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專業人才極為匱乏,商檢手續繁瑣等,從而造成與國外大型貿易公司直接對接障礙重重。
(4)冷鏈系統問題 目前安岳檸檬的冷鏈系統(低溫貯藏庫、冷藏運輸車等)硬件嚴重不足,未能使安岳檸檬實現周年供應,同時又面臨2011年檸檬大幅增產的預期,更顯得杯水車薪。產量大幅增加,加上銷售季節集中,將會引起檸檬銷售價格大幅波動,對產業發展不利。
(5)流動資金問題 因本地營銷、加工企業缺乏流動資金和政策扶持,不敢大膽收貯、加工和銷售,不敢進行技改,不敢進行市場開拓。普遍存在收購一點、加工一點、銷售一點的現象,造成加工銷售量有限且極不穩定,從而引起生產環節的價格波動。
通過分析安岳檸檬產業現狀,結合現代產業發展實際,筆者認為:安岳依然要繼續深化對檸檬種植的管理和投入,確保安岳檸檬鮮果品質,這是安岳檸檬產業發展之根本。與此同時,安岳應該更加注重對生產加工環節的重視,更加注重產品的開發,更加注重對市場營銷體系的構建,更加注重對市場的開拓與管理。通過努力,最終形成“高品質鮮果→精深加工→高品質檸檬及制品→現代市場營銷體系→市場及消費者認可與高附加值體現”這樣一個良性的產業循環體系。
1.種植上繼續深化,確保鮮果品質優勢 在種植上要繼續發揮大戶和龍頭企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因為單一的散戶種植很難形成標準化,也很難管理,產品品質得不到保障。
(1)持續深化種植技術培訓,提高精細化水平 要通過大戶和龍頭企業這個載體,將培訓與種植成功結合起來,分片組織與大戶和龍頭企業協作的種植農戶進行標準化知識培訓。要注重對標準化知識的通俗化,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順口溜”等形式,讓標準化知識深入人心。要注重標準化知識對種植成果的支撐性,讓種植戶按標準化,種出來的檸檬符合要求,就能賣高價,從而激發其學習、運用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逐步推行質量可追溯系統,控制質量風險 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系統是指一種沿農產品供應鏈,通過對農產品在生產、加工和流通過程中進行識別,對涉及質量安全隱患的各關鍵環節的信息進行如實記錄、有效傳遞和監控管理,來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傳遞和跟蹤、追溯、預警。國際上,實施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已經成為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之一,歐盟、美國等發達地區和國家要求對進口的部分食品必須實行可追溯。所以,實施了可追溯系統的“檸檬”既從體系上保障了質量,又提升了國際競爭力,提升了形象。
(3)擴大檸檬出口備案基地,帶動質量提升 出口檸檬基地備案是檢驗檢疫部門對出口產品質量監管的一項有效措施。目前安岳共有通過備案的出口檸檬基地2萬余畝,這些基地基本上形成了較好的管理體系。所以,要繼續采取措施,鼓勵大戶和龍頭企業建立更多的出口檸檬基地,進一步帶動安岳檸檬整體質量的提高。
2.營銷上全面加強,提升產品附加值 客觀上講,安岳對檸檬產業市場的管理才剛剛起步,市場營銷方面也很脆弱,是當前最需要加強的方面。
(1)創造市場,由“禮品型”向“日用型”轉變 根據筆者的觀察和了解,安岳檸檬制品的主要市場是禮品市場,真正廣大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少,屬于“禮品型”市場。并且這個“禮品型”市場并沒有形成良性循環,普遍受禮者對于這些檸檬制品從高度期望(因為安岳檸檬的名氣和包裝的豪華)到有點失望(因為產品本身的口感和實用性)。目前相對受歡迎的是“面膜”,但“面膜”安岳沒有生產能力,都是貼牌產品。近期,華通檸檬的“檸聚力”飲料算是“日用型”的一個轉變。這個產品的開發較好地運用了市場營銷的理念,目前已小有名氣。我們應當廣開思路,大膽地創造和培育新的市場,通過營養專家、烹飪專家等的努力,將安岳檸檬變為飲料和烹飪調料中的必需品,使之成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從而創造市場。
(2)培育主體,由“零散型”向“結合型”轉變 在營銷主體上,我們的企業總體上講是零散的,雖然有一定的聯合。在這方面,筆者建議政府可以建立一套硬指標,比如銷售增長情況、納稅情況、出口基地情況等,篩選一批有潛力的銷售企業進行重點扶助,做到檸檬產業發展基金的有效“直補”,從而培育一批本土的銷售企業。與此同時,要產業鏈招商,以安岳檸檬鮮果的優勢,吸引外地成熟的水果銷售企業到本地投資,對于一些知名的銷售商可以給出盡可能的優惠,因為它可以帶動安岳檸檬營銷水平的上升。
(3)樹立品牌,由“中轉型”向“直銷型”轉變 由于發展的階段和各方面原因,安岳檸檬外銷大都是外地銷售商定貨。安岳銷售者就是一個初級加工,只是一個“中轉站”,所以對渠道的控制力極差,也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因為往往沒有以安岳檸檬的品牌銷售),只能搞貼牌,利潤率也較低。安岳檸檬先后榮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四川名牌、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綠色食品、四川省馳名商標、國優水果、泰國曼谷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等殊榮,有良好的品牌基礎,但這些品牌的價值都不能在市場上得到體現。筆者認為安岳檸檬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品牌之路”,加強對品牌運用的指導與管理,逐步確立自己獨特的區域品牌,讓“安岳檸檬”直達消費者,成“直銷型”。
(4)擴大內需,由“重外型”向“并重型”轉變 當前,雖然對產品出口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感覺對于國內市場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于銷售剛剛起步的安岳檸檬產業來講,我認為,短期內國內市場比國外市場更為重要,應該是“先內后外”,才更有基礎。所以,我們在保持對國外市場的關注外,要花更多的力氣關注國內市場,力爭在國內水果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擴大內需。這種發展路徑對于擴大出口也打下了堅實基礎。所以,要“內外并重”,成“并重型”。
(5)建立網絡,由“傳統型”向“信息型”轉變 由于采用傳統手段統計,安岳檸檬的市場供需情況沒有一個精確的數據,大都是估算,所以對市場行情全憑感覺,檸檬種植戶、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對此沒有一個準確的理解,外地的采購商對此信息也是少有所知。沒有市場“晴雨表”,市場對資源的調節作用就得不到體現,很難實現市場平衡。應當建立安岳檸檬市場信息網絡平臺,將安岳檸檬的種植、加工、銷售信息“一網打盡”,使之成為各方調節市場的參照物,保證市場平衡和健康發展。
3.突出產品開發,全面提升產品質量 安岳檸檬制品之所以還停留在“禮品型”階段,主要原因就在于產品的開發落后,加工程度不高,不能進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加之部分企業“小而亂”,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更不能登大雅之堂,反映有質量隱患,極大地威脅到安岳檸檬的整體形象,務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根治。
(1)建立檸檬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我縣檸檬產品質量控制和產品開發的瓶頸在于技術,而短期內要讓檸檬企業自建技術平臺,既不符合當前發展實際,又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要加快推進國家級檸檬檢測中心的建設,使之成為安岳檸檬檢測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成為安岳檸檬產業的公共實驗室。與此同時,重點扶持安岳縣檸檬科學技術研究所,使之成為安岳檸檬產品研究、開發、檢測一體化的檸檬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檸檬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鼓勵企業以技術創新促產品開發 建議縣政府在安岳檸檬發展基金中專設“技術創新”基金,對真心實意致力于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的企業給予專項資助。要建立從項目立項、過程跟蹤、效果評價、項目評審“一條龍”的技術創新項目管理機制,把有限的錢用在刀刃上,讓真正搞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企業得到資助,不斷壯大安岳檸檬制品精品隊伍,讓越來越多的檸檬好產品進入千家萬戶和進入國際國內市場。
(3)強化產業整體質量誠信控制水平 縣質監局、檸檬產業局、工商局、商務局、衛生局等單位要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安岳檸檬從種植到餐桌的質量誠信體系,將安岳檸檬企業(種植大戶)的質量信息全部錄入統一的質量誠信系統,開展質量誠信體系等級評價,借鑒交警執法經驗,實行扣分制,全面聯動。同時,建立守信企業的受益機制,在項目支持、銀行融資、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傾斜;對失信企業采取警告、停業整頓、吊銷證照等一系列整治措施,使安岳檸檬企業自覺形成質量誠信習慣,提升行業整體形象,確保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