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翠紅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河南濮陽 457001
液化天然氣(LNG)冷量的利用技術
宋翠紅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河南濮陽 457001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一次性煤、石油、天然氣化石燃料消費中,天然氣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與此同時液化天然氣(LNG)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LNG蘊含著極為可觀的冷量。隨著LNG產銷量的迅速增長,以及全球性的能源緊張,LNG冷能的利用尤為重要。目前,LNG冷能已經用于發電、空分、輕烴分離、冷凍倉庫、低溫粉碎等相關領域,此外,LNG冷能梯級利用技術也逐步趨于成熟。因此,實現LNG產業能源的綜合集約利用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液化天然氣 冷量 梯級利用
隨著我國對LNG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我國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陸續興建了多個LNG接收站。據2011年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綜述的數字表明: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已投產運營5座LNG接收站,年液化天然氣接收能力達1580萬t,存儲能力已上升至世界第六位,預計到2015年,將迅猛增到4200萬t。
LNG經過氣化后進入輸氣管網輸送給各類用戶,作為城市燃氣、燃氣汽車燃料、燃氣空調、工業燃料和化工原料加以利用。在LNG氣化過程中,將大約產生830k J/kg的低溫能量。通常這部分冷量可以通過天然氣氣化器被空氣、海水、蒸汽、導熱油、乙二醇吸收,其中包含的冷量火用未能得到利用,造成巨大的能量浪費。因此,積極尋求和高效利用LNG的冷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LNG冷能利用,可以根據利用過程的不同,分為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兩種。直接利用包括LNG冷能發電、空氣液化分離、制取液態CO2和干冰、冷凍倉庫、輕烴分離與切割、海水淡化等,間接利用包括低溫粉碎廢棄物、冷凍食品、LNG蓄冷等。
利用LNG冷能發電是以電能的形式回收LNG的冷能,主要是利用LNG的冷能使工質液化,然后工質經受熱氣化在氣輪機中膨脹做功帶動發電機發電。依靠動力循環進行發電是目前LNG冷能回收利用較為成熟的技術。LNG冷能在發電方面的利用主要有3種形式。
1.1.1 接膨脹發電
LNG從低溫儲罐或管道出來,經低溫泵加壓后,在天然氣汽化器氣化為高壓天然氣,直接驅動透平膨脹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這個過程主要利用LNG的壓力能,冷能回收量取決于氣輪機進出口氣體的壓力比。該方法效率不高,發電的功率較少,冷能回收僅為24%,但循環過程簡單,所需的設備少。一般情況下與其他LNG冷能利用方法聯合使用。
1.1.2 降低蒸汽動力循環的冷凝溫度
將低溫的液化天然氣作為冷凝劑,通過冷凝器,把冷量轉移到另一介質上,利用介質與環境溫差,推動介質進行蒸汽動力循環,對外做功,帶動發電機發電。這種方法冷能的利用效率與所選的低溫介質有關,工作介質的選取相當重要。工作介質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等單組份,或者采用他們的混合物。單工質循環系統的冷能回收率并不高,只有18%;碳氫化合物混合工質循環的冷能給你回收率大大提高,可達到36%。
而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將以上兩種方法聯合起來,可以進一步提高冷能回收率。即使天然氣的輸送壓力提高也可以回收相當多的冷能[1]。
1.1.3 降低氣體動力循環的吸氣溫度
燃氣輪機循環是氣體動力循環的一種形式。據燃氣輪機知識,降低燃氣輪機的吸氣溫度,將會顯著提高循環做功和循環效率。實際應用中,通常利用LNG預冷空氣來提高機組的效率,增加發電量。由于LNG氣化的溫度很低,因此需采用易揮發介質作為中間載冷劑,將冷能傳遞給空氣。但溫度必須嚴格控制在0℃以上,以防止水蒸氣在冷卻裝置上凍結,造成冰堵。
LNG冷能發電是一種新型的無污染發電方式,是一種節能的好方法,但它只考慮到LNG的冷能回收利用,并沒有對LNG冷能品位的利用,這種方式對冷能的回收效率是相當低的。現實生產1t的LNG要消耗850kW/h能量,即使LNG擁有的冷能以100%的效率轉化為電能,1t LNG的冷能也只相當于240kW/h。所以,利用LNG冷能發電是最可能大規模實現的方式,但不一定是利用LNG冷能最科學的方式。
通常的空氣分離辦法就是將空氣液化,通過工質為氟利昂冷凍機、膨脹透平制冷進行空氣的液化分離,提取氮氣、氧氣、氬氣等。而LNG冷能分離空氣,是通過工質氮氣換冷,利用氮氣冷卻來實現的。
利用LNG的低溫特性不但可減少建設費用,而且生產液氮、液氧的單位耗能也大大降低了。由于LNG冷能分離空氣能夠減少制冷時電力的消耗,此法分離空氣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回收的LNG冷能和兩級壓縮式制冷機冷卻空氣,制取液氧、液氮,制冷劑容易實現小型化,電能消耗相對較低,水消耗也減少30%,液氮、液氧的生產成本顯著下降,經濟效益相當可觀。此外,低成本制造的液氮可以拓展LNG應用的溫度領域,達到更低-196℃,可以用于真空冷阱、生產半導體器材、食品速凍等。利用制取的液氧還可以進一步得到高純度的臭氧,在污水處理方面用處很大。
工業生產中很多地方都產生大量的CO2,尤其是發電廠、化工廠和油氣田生產等,大量的CO2排放引起全球性的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加劇,因此如何處理CO2已經成為一個棘手的難題。方法之一就是將其液化、固化。傳統的CO2液化工藝是將CO2壓縮至2.5~3.0 MPa再利用制冷設備冷卻后液化。利用LNG冷能則很容易獲得冷卻和液化CO2所需要的低溫,從而使制冷設備的工作壓力降低到0.9 MPa左右,以化工廠的副產品CO2為原料,利用LNG冷能制造CO2和干冰,不但耗電量減少,而且產品的純度極高。
LNG接收站和大型的冷庫基本都建在港口碼頭附近,因此,冷庫利用LNG回收的冷能就很方便。利用LNG冷能作為冷源的冷庫,只需將載冷劑冷卻到一定的溫度后經管道進入冷庫、糧庫、冷藏庫,通過內部的冷卻盤管釋放冷能,實現對物品、糧食的冷凍和冷藏。雖然冷庫使LNG的冷能幾乎無浪費地使用,且不用制冷機,降低了建造費和運行費,但一般的冷庫只需維持在-50~-65℃即可,而將-162℃的LNG冷能全部用于冷庫制冷是不必要的。為了高效地利用LNG的冷能,可以將LNG分成不同的溫度帶,采用不同的載冷劑進行換冷,依次進入低溫凍結庫,低溫凍結裝置,冷凍庫,冷藏室,預冷裝置,這樣冷能的利用率就大幅度提高了,運行成本較機械制冷下降很多。
目前,我國規劃建設的LNG接收站均位于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的港口附近,而同樣為了便于運輸與周轉,大型的糧食儲備庫也均建在交通運輸便利的港口附近。例如,福建LNG接收站緊鄰中央儲備糧莆田直屬庫[2],這為糧食儲備庫按照“溫度對口,梯級利用”原則利用LNG冷能進行低溫儲糧提供了可能。糧食儲備庫利用LNG冷能進行低溫儲糧主要有兩種方式:即直接利用LNG冷能和利用LNG冷能空分裝置副產的污氮氣體(區別于純氮,含氧量在5%以下)。LNG實現低溫儲糧,不僅可以降低低溫儲糧的能耗成本,也為LNG冷能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輪胎、塑料以及其他的化學合成物在常溫不易粉碎也不容易降解,回收起來相當困難,但它們基本都具有低溫冷脆性,當溫度低到一定程度時,其強度大大降低,只需很小的沖擊力就能將其粉碎。利用LNG先冷卻液體氮,再利用液氮冷凍廢棄物,最后將廢棄物粉碎以達到回收的目的。
天然氣生產中通常要回收乙烷及乙烷以上的輕烴,除了使天然氣達到商品外輸要求外,還可以追求最大的利潤。而LNG冷能用于C2+分離切割和裂解制乙烯裝置中的裂解產物的深冷切割,這是LNG冷能利用的最佳方式。LNG冷能用于輕烴分離的產品主要是乙烷[3],丙烷和少量的丁烷,可以進一步的切割,得到丙烷,LPG(丙烷和丁烷),天然汽油(C5+)等商品分別出售,提高天然氣處理廠的經濟效益[4];用于乙烯裂解氣的分離,可以大大降低乙烯的生產成本。
如果僅僅考慮LNG冷能的回收是不夠的,還應考慮LNG冷能品位的利用,這樣能量的利用率才有較大的提高。而對LNG冷能進行梯級利用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分離空氣的溫度范圍是-150~-190℃,LNG的氣化溫度是-162℃,處于空分溫度的范圍之間,二者相匹配,把空分作為LNG冷能梯級利用的第一級,能夠充分利用LNG的低溫特性;LNG在第一級換熱出來的溫度大概在-100℃左右,而CO2的液化溫度是-70℃,干冰的生成溫度是-78.5℃,因此,制取液化CO2和干冰可以作為LNG冷能梯級利用的第二級。此后,LNG溫度與環境溫度仍有很大的差距,而冷庫的溫度范圍為-60℃~10℃,此溫度范圍正適合作為LNG冷能梯級利用的第三級。三級之后,LNG氣化的溫度差不多就是供氣的溫度,經供氣前處理后供給天然氣用戶。LNG經低溫儲罐或管道出來后,經過三級冷能利用設備,溫度不斷的提高,同時各級換熱溫度匹配良好,較為充分的利用了LNG的冷能。
LNG冷能利用前景相當廣闊,積極合理利用蘊藏的冷能具有重要的意義。梯級利用冷能是提高LNG冷能利用率的最有效途徑。特別指出的是,LNG冷能的利用應向集成化、一體化、高效化發展,達到能源的綜合集約利用和提高LNG產業經濟效益的雙重目的。
1 彭世尼,周廷鶴.LNG冷能利用技術探討 [J].城市燃氣,2008(11):15-18.
2 熊永強,陳忠南,高麗榮,李亞軍等.利用LNG冷能開展低溫儲糧[J].天然氣工業,2009/5.
3 熊永強,李亞軍.液化天然氣冷量利用與輕烴分離集成優化 [J].現代化工,2006,26(3):50-53.
4 馮叔初,郭揆常等.油氣集輸與礦廠加工 [M].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
TE978
B
1672-9323(2012)05-0052-02
20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