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林
積極應對當前煤炭市場挑戰
李朝林
當前,煤炭企業的生產經營已到了非常危機的轉折時刻,市場疲軟,價格下滑,生產經營效益急劇下降,而且這種趨勢還在持續,煤炭生產經營將不可避免的遇到多年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面對當前煤炭市場疲軟,庫存積壓嚴重,煤價不斷下滑,利潤每況愈下的嚴峻形勢,作為煤炭企業必須臨危不懼、沉著應戰,采取靈活的市場營銷手段,結合煤炭生產經營實際,最大限度地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最大限度地確保煤炭生產的順利進行,最大限度地壓縮生產經營成本,最大限度地開發煤炭營銷市場,最大限度地爭取銷售利潤最大化,為煤炭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為了搞好煤炭市場營銷,度過企業發展的經濟危機,確保企業不在危機中墜落,而在危機中獲得新生,應做足抓好以下幾方面:
要下大力氣壓縮煤炭生產經營成本
由于持續的經濟發展減速,宏觀經濟疲軟,煤炭銷售價格的下滑已成不爭的事實,在銷售方面肯定達不到預期的價格,無法實現預期的計劃利潤,在最大限度地減少銷售損失的同時,要千方百計向管理要效益,向壓縮生產經營成本要效益。在不影響職工福利待遇收入的情況下,在確保安全生產的情況下,壓縮生產性及非生產性支出,降低煤炭生產經營成本。
由于鋼材、水泥等生產資料價格下滑,加上增收節支,修舊利廢等,煤炭生產資料成本估計可以壓縮5%以上,噸煤控制成本下浮5%以上。管理成本可以下浮5%~10%。
領導帶頭,要努力踐行艱苦奮斗
現在,煤炭生產經營效益會繼續下滑,企業經營會更加困難,艱苦奮斗不是干部職工想要的,而是市場競爭不得已而為之。領導干部必須從自身做起,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煤炭市場激烈的競爭局面已經展開,煤炭供不應求,利潤豐厚的時代已漸行漸遠,煤炭銷售價格估計要繼續下滑,煤炭庫存積壓可能繼續攀升,煤炭市場競爭可能更加激烈,煤炭生產經營效益可能繼續下挫,坐等客戶上門已經不可能了,煤炭企業的全體干部職工,特別是銷售人員必須做好吃苦耐勞、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準備,千方百計開發市場,走訪客戶,努力在困難的環境下圓滿完成煤炭銷售任務。在艱苦奮斗方面,全體人員要不畏困難,發揚銷售人員行遍千家萬戶、歷經千辛萬苦、排除千難萬險、說上千言萬語、想出千方萬計的特別能戰斗的“五千萬”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個個都不講條件,不計待遇,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力爭圓滿地完成煤炭銷售任務。
堅持讓利不讓市場原則,搞好煤炭營銷工作
面對急劇增加的煤炭庫存,急劇下滑的煤炭價格,急劇惡化的煤炭市場形勢,煤企必須堅持“讓利不讓市場”的營銷策略,即使調整價格,銷售價格不斷下調,也要千方百計保持老客戶,寧愿把利潤讓給客戶,也不能把市場讓給競爭對手,以便在困難的情況下把市場營銷工作做好。之所以讓利不讓市場,是因為:一是讓利不讓市場是大勢所趨。目前煤炭市場形勢嚴峻,煤炭價格下滑是大勢所趨,煤企必須審時度勢,及時調整煤炭價格,讓利給客戶,穩定市場,如果客戶丟失,煤炭銷不出去,就會導致資金鏈斷裂,效益喪失,以致企業運轉失靈。二是讓利不讓市場是市場所逼。在煤炭供不應求,煤炭價格不斷上揚的情況下,由于是賣房市場,買方很難購買到煤炭,因此,煤炭企業不擔心沒有市場,也就沒有必要讓利不讓市場了,在這種買方找上門買煤的情況下,根本不愁沒有客戶源。但如今在煤炭堆積如山,供過于求,煤炭價格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市場已成為買方市場,如果把客戶丟失,客戶不愁買不到煤炭,如果價格不做調整,就會失去競爭優勢,一旦客戶失去,再找回來會非常困難。三是讓利不讓市場是“保利又保市場”的必然選擇。對于企業來說,在煤炭供過于求,煤炭價格下滑的情況下,價格下幅,也是有利的,只是利潤相對而言會少一些;但企業要清醒的認識到,只有把市場保住,低利潤仍可以繼續保持;如果喪失了市場,產品滯銷,煤炭只能庫存在煤礦的煤場里,一旦產品無法變成商品,就談不上交易,更談不上利潤。“讓利不讓市場”實際上是為了保利又保市場,只不過由于市場行情的變化,這種利潤率下滑了而已,這也是市場經濟規律,如果違背了這一規律會受到更加嚴重的市場懲罰。
面對當前嚴峻的市場形勢,可以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有針對性的對銷售區域進行科學劃分,采取激勵措施,努力維護好老市場、老客戶,充分利用現有的客戶資源,進一步密切與他們的關系,做好重點大戶的穩量、增量工作,牢牢占領已有的銷售陣地。在努力穩定老客戶的同時,要不斷加大新客戶的開發力度,發揚特別能戰斗的精神,踏遍千山萬水,走遍千家萬戶,要千方百計不斷開發新市場、新客戶,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
煤炭市場嚴峻,客戶經營狀況也不太理想,往往就造成了購煤現匯少,承兌匯票多,賒欠煤款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貨款銷售不及時,就可能造成資金周轉不暢,財務成本增加,甚至會造成資金鏈條斷裂,呆賬死賬大幅度增加,為了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煤炭企業必須進一步做好貨款回收工作,嚴格控制承兌匯票收取數量,盡量減少客戶賒欠煤款的數量,確保不發生新的呆壞賬,盡力增加預付款收取量,降低資金風險。
對得不償失,虧損嚴重的生產企業要進行整頓或關閉
在煤炭生產經營暴利時代煤企可以不講任何成本去養一些只圖虛名、沒有效益、甚至虧損嚴重的企業,現在,市場形勢不好了,暴利時代過去了,煤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了,再不講效益地養活虧損嚴重的企業,就有可能造成煤炭主業經營越來越困難,最后,可能導致整個企業全軍覆沒。因此,應該根據市場情況及經營情況,有保有舍,輕裝參與市場競爭,避免拖累太重,全軍覆沒。
要善于應對競爭,經得起利潤平均化的考驗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市場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競爭的市場機制將會形成,在靠國家政策支持、靠行業壟斷或相對壟斷獲取高額利潤甚至暴利的時代將不復存在,利益平均化是大勢所趨,我們必須經得起利潤平均化的考驗。
現在,靠國家政策壟斷經營的企業,離開了壟斷經營往往就步履維艱。一是壟斷經營的架子放不下來,以壟斷管理的方式進入市場。競爭是無情的,市場不買你的賬,壟斷的優勢沒有了,要憑真本事吃飯了,經營水平的本來面目就容易顯現了。過去,壟斷經營損失5000萬仍是明星企業,現在損失100萬就要倒閉,按壟斷的管理方式來參與公平的市場經營是沒有競爭力的,是永遠不會盈利的。二是對市場競爭的嚴峻性估計不足。從事壟斷經營的企業不知道掙取利潤的困難,壟斷經營錢來的容易,總沾沾自喜、誤認為自己水平高,以為自己從事非壟斷行業也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取利潤,對市場競爭的殘酷性估計明顯不足,競爭也就被動。三是對涉足行業的管理水平不高、經驗不足。學業要有專攻,本來你對某一種行業有專攻,是內行,就容易出成績;對另一種行業很不了解,是外行,沒有這方面的管理經驗和業務技能,現在的行業競爭都是內行競爭,內行還很難在競爭中立足呢,外行要掙得個立足之地豈不是難上加難。四是對利潤平均化的趨勢認識不足。追逐效益最大化這是企業的根本要求,由于利益驅動,企業的經營者有誰不在千方百計尋找高效益的行業呢,這樣,就造成了高利行業的短命,競爭的結果是利潤平均化,這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壟斷行業的經營者,由于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的利潤平均化趨勢認識不足,還像經營壟斷行業那樣疏于管理、大手大腳,經營壟斷企業利潤豐厚,略有管理就可得到利潤,經營非壟斷行業利潤微薄,稍有不慎就會虧損以至倒閉。每一個干部職工都必須明白,煤企要立足市場,度過難關,必須艱苦奮斗,精打細算,面對競爭,迎接挑戰,只有練就了強有力的市場競爭能力,才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1672-5050(2012)10-0037-02
張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