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富
(上杭縣白砂鎮獸醫站,福建上杭 364200)
構建基于電子耳標的高效動物可追溯系統
丁永富
(上杭縣白砂鎮獸醫站,福建上杭 364200)
我國的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工作自2006年《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農業部67號令)頒布實施以來,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追溯體系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并在動物及動物產品追溯管理和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本人曾經參加了福建省新大陸公司的動物可追溯系統的培訓。據說新大陸公司的動物可追溯系統是國內最先進的體系之一,其二維碼識別技術據說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由于工作的關系,筆者需要經常使用可追溯系統,我覺得這套系統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通過查找網絡資料和總結實踐經驗,我認為應該從網絡、耳標、終端與軟件、開放性與易用性等方面加以改進,構建高效、便捷、易用的動物可追溯系統,從而為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由于動物可溯系統的數據采集工作地點多在農村散在的養殖場,只能利用無線網絡將錄入基礎數據發至中央服務器或用存儲卡存儲數據等回到辦公室利用有線網絡發送。從工作方便來說,用無線網絡發送數據是必要的。唯原有可溯源系統使用的無線網絡是中國移動的GRPS,速度較慢,信號不穩定,導致工作效率降低。應該采用聯通CDMA1X或更高速的3G網絡。三個公司的3G網絡,我認為中國電信的最好,應當采用中國電信的基于CDMA的3G網絡,CDMA網絡源于軍隊通訊技術,網絡信號好,保密性也好,是首選無線網絡。
應該放棄二維碼耳標,采用更為先進的電子耳標,即無線射頻識,簡稱RFID。
二維碼耳標,要將手持閱讀器放要離耳標10~15厘米以內才能識別,識讀極為不便。這樣無法對已佩戴耳標的運動著的動物進行耳標識讀,只能在耳標佩戴前先進行識讀,若佩戴失敗換新耳標又要重新識讀。這樣,在動物的飼養、流通、宰前各監管環節通過對耳標進行機器識讀監管都是極為困難的事。因為要將識讀器靠近動物并穩定在10厘米是難以做到。這就使得檢疫員只能對檢疫單進行核對。因為對二維碼耳標進行逐頭核對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是健美豬事件中檢疫員只對檢疫單進行核對的技術原因。而RFID電子耳標是一種非接觸性耳標系統,易于自動識別,它具有二維碼耳標所不具備的防水、防堿、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可在一米以外識讀)、標識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可更改等優點,而且是可以實現同時識別多個目標,從而達到動物耳標識別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常用的電子耳標有掛在耳朵上的電子耳標和注射式電子耳標及反芻動物食用的丸藥(陶瓷膠囊,留在動物的網狀組織或第二個胃中)。常用的裝在耳朵上的電子耳標可以做成和二維碼耳標一樣的外形,這樣就不必要更換原有二維碼耳標鉗。當然,如果能用注射式電子耳標最好,能避免因牲畜之間撕咬等原因導致耳標脫落。因此,在可溯源系統中應用RFID電子耳標是一種發展趨勢。同時,使用電子耳標也極大方便了畜牧場的管理,電子耳標可以將牲畜的基本信息寫入芯片中(包括:畜主姓名、性別、畜別、特征、是否免疫、疫苗種類、生產廠家、生產批號、接種方法、接種劑量、免疫數量以及免疫員簽名等內容),畜牧場工作人員只要手持一臺無線手持終端,識讀所需要跟蹤的牲畜耳標,該牲畜的相關信息即在手持終端上顯示出來。畜主可根據此信息對其的日常飲食、病史、生育史、免疫記錄等進行相應的處理。方便快捷,節省大量時間,不必再翻查原始的手工編制檔案卡片。方便快捷,節省大量的時間,從而實現畜牧業的科學化、制度化、透明化,提高畜牧管理水平。在流通環節進行檢疫時,工作人員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手持式讀寫器甚至建立“電子耳標查驗門”掃描電子耳標,大大節省了檢驗檢疫部門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檢疫效率,提高了查驗的準確性。電子耳標在發明之初,因價格昂貴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在今天,電子耳標的價格已經降到了實際應用可以接受的區間,我查了網上阿里巴巴的一些廠商的報價,在大批量政府采購的情況下,電子耳標每套報價在一元以下。雖然電子耳標仍然無法像二維碼耳標一樣便宜,但是為了食品安全做這樣的投入是必要的。在我國畜牧業中廣泛推廣電子耳標無線射頻識別系統對于提高我國畜產品的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老式的手持終端數據采集器就像老式的手機一樣,比磚頭大、動物速度慢、易于死機,由于屏幕小,軟件操作繁瑣,從而在實際運用中存在錄入數據比防疫注射本身要多花幾倍的時間,浪費大量時間,難于有效錄入,限制了可溯源系統的應用范圍。
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輕便易用的平板電腦大行其道,革命性的IPHONE的流行,使用原有手持終端的劣勢日益明顯。因此,好的手持終端數據采集器應該是類似IPHONE的平板電腦,有高速的CPU和大的內存,集成有電子耳標識讀系統和使用無線網絡,能夠快速處理數據,通過高速無線網絡和中央服務器通訊。由于采用平板電腦,應該重新設計基于電腦的可溯系統系統軟件,注意易用性和人機友好,提高軟件的可操作性。軟件研發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為了加快數據錄入速度,應盡量避免對話框進行打字輸入,多數對話錄入框可以進行選取而不是進行打字輸入,要自動生成農戶編號,對地域、農戶姓名、畜別、養殖品種、日齡、疫苗種類、生產廠家、批號、劑量、給藥方式、初免、首免、有效期、標識號、帳號等盡量用選取錄入。對登錄的官方獸醫帳號進行地域鎖定。其次,建議按戶設計錄入界面,因為我國的農戶小規模飼養在畜牧業中仍占重要地位,很多農戶往往同時飼養了豬、牛、羊等各種畜禽,按戶設計成所見即所得的計生臺帳式界面并允許打印輸出,以作為免疫檔案,還可以作為養殖戶的免疫憑證以代替目前使用的免疫證,官方獸醫憑此出具產地檢疫合格證明。
應當允許群從通過網絡、短信、電話等方式訪問中央服務器,使用公共帳號查詢相關信息,從而讓消費者獲得動物產品相關的全部信息。為了避免耳標被重復使用,對重復查詢的給予提示。在公路流通環節和屠宰環節檢疫時,可很方便的對電子耳標進行識讀并和中央服務器存儲的資料進行查驗比對,和檢疫合格證明進行比對。
綜上,通過采用高速網絡、使用電子耳標、優化設計手持終端和軟件、注重開放性和易用性,從各方面對現有動物可追溯系統進行改進,構建基于高效的可溯源系統,從而實現畜牧業的現代化管理,保證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提高對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監管效率,從而達到高效的食品安全有效監管,必將讓我國的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監管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