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楊新田
(新鄭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農業技術推廣站,河南 新鄭 451100)
為驗證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麥生產上的應用效果并為其推廣提供科學依據,特安排本試驗。
試驗于2012年3月安排在新鄭市梨河鎮梨河村。土類為褐土,質地為中壤,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勻。耕層土壤養分為:有機質12.4g/kg,堿解氮97.8mg/kg,速效磷(P2O5)13.5mg/kg,速效鉀(K2O)99.7mg/kg。供試作物小麥,品種為“百農矮抗58”。供試肥料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氨基酸≥10%,Zn+Mn+B≥2%)。
本試驗設三個處理,隨機區組排列,重復三次,小區面積30m2,處理1:常規施肥+每667m2每次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800倍液,于小麥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各噴一次,共噴三次;處理2:常規施肥+與處理1同期噴灑等量清水;處理3:常規施肥。
試驗在當地常規施肥的基礎上進行。常規施肥為:每667m2底施51%復合肥50kg。試驗地小麥于2011年10月10日播種,2012年3月25日、4月18日、5月8日嚴格按照試驗方案進行噴施肥液或清水,6月4日收獲。收獲時以小區為單位單收單稱分別計產并同時進行田間調查與考種。試驗除按方案要求的噴施肥液或清水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改善了小麥成產因素。從表1可看出:處理1較處理2、處理3每667m2穗數平均增加0.1萬穗,穗粒數分別增加0.7粒、0.8粒,千粒重增加1.5g、1.8g。說明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增加了小麥的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

表1 不同處理小麥成產因素
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提高了小麥產量。由表2可以看出:處理1較處理2平均每667m2增產33.3kg,增產率為6.1%;處理2與處理3相比,每667m2增產8.9kg,增產率為1.7%。對各處理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見表3),處理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采用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見表4),處理1與處理2、處理3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處理2與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

表2 產量結果統計

表3 方差分析表

表4 多重比較表
試驗結果表明:在當地常規施肥的基礎上,每667m2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800倍液,于小麥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各噴一次,共噴三次,與同期噴灑等量清水相比,增加了小麥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每667m2平均增產33.3kg,增產率為6.1%,方差分析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1] 王新民,韓燕來,譚金芳,等.不同灌水條件下緩釋氮肥在冬小麥上的肥效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01(03):17-19.
[2] 趙躍英.小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措施[J].種業導刊,2011(08):15.
[3] 劉子維.番茄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15):121.
[4] 劉麗紅,寇春會,張翠梅.植物氨基酸液肥在溫室黃瓜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