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霞
樓市和文化的抨擊
——我讀《中國房價大趨勢》
□孫曉霞

【書 名】中國房價大趨勢
【作 者】王書城著
【出 版】中國經濟出版社
中國并不缺少土地,中國的人口密度也不算太高。實際上許多土地比我們更少、人口密度比我們高的國家,住房價格卻比我們便宜。因而解決中國住房問題如同解決中國人吃飯一樣,必須有中國思維。
中華民族是一個對歸宿感和安全感需求強烈的民族。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一個龐大的民族,在土地中尋求她的歸宿和根基。似乎只有買了住房才能有立足之所、立家根本,才可以安居樂業,就連移居他鄉的客家人,也要將自己的房子建成圍屋,為的就是那種安定和安然。這種對土地的特殊情感亙延至今,就轉移到了住房。按照我國傳統的價值觀,房子似乎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人關于事業、婚姻、家庭問題的重要參數。
《中國房價大趨勢》是一本房地產投資管理類的書籍,對于要買房賣房、投資房地產的商人和房蟲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他透徹地分析了中國樓市的特點,影響樓市發展的因素等。
中國并不缺少土地,中國的人口密度也不算太高。實際上許多土地比我們更少、人口密度比我們高的國家,住房價格卻比我們便宜。因而解決中國住房問題如同解決中國人吃飯一樣,必須有中國思維。在這里我又想感慨一句:中國人真的是重視土地,從20世紀初開始中國土改就改了不下5次,這個土地究竟怎樣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關系才是合理的呢?每一個人都有居住的權利,這個是與生俱來的。
中國的房價有什么特點呢?
一是房價持續較快上漲,超過了居民的購買能力。這雖是其中最明顯也最重要的特點,但是應該不是中國樓市的所獨有的特點,在這里不予以評論。
二是房地產市場土地供給不足,供給結構也不盡合理。我始終認為任何事情如果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產生畸形的效應,客觀因素是不起決定性作用的,不然要人是干嘛的?管理的不協調,機制的不穩定,思想的不重視,不合理房價的產生究其根本中國土地的管理使用條例上存在著無數的漏洞和死角。
三是房地產市場消費旺盛,投資需要的比例逐年增加。我不知道還有哪個國家買房子像中國這樣積極,我也不知道買房子的熱潮什么時候能夠退卻,但是房子已然成為了黃金一樣保值、升值的首選投資。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特點就是我國土地的公有制是有別于其他國家的制度安排。
“在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國家所有制和土地的農村集體所有制。對于農村土地,據我國《憲法》第十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也屬于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十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提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后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所以村民委員會或鄉鎮人民政府或農戶都不是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主題,如何界定這里面的集體就成為困擾眾人的難題。這就是“小產權房”一直拿不到“準生證”的根本原因。
中國樓市像迷局一樣讓人捉摸不透,這層面紗不是一兩個經濟學家能夠研究明白,也不是一兩本書能夠記錄完全的。《中國房價大趨勢》能夠在這樣混亂不清的局面下較為全面和深入的剖析這些房產亂象已是一件不易的事情,而我也從里面的各種經濟紛爭中感受到了各種社會文化的較量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