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家本·阿布魯佐、馬克西·安德森和拉里·紐曼,從美國緬因州大西洋沿岸乘坐充氦氣球“雙鷹二號”歷時6天6夜,最后安全降落在法國近郊,創造了人類航空史上乘坐氣球,飛行時間最長和飛行距離最遠的世界紀錄,也創造了人類乘氣球橫跨大西洋的奇跡。
美國發射了第一顆大型軌道天文臺。美國共發射了三顆的大型軌道天文臺,它們對天體的X射線、Y射線和宇宙線進行了高靈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探測和研究,重點是研究X射線天文學。

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這標志著個人電腦真正走進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也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我國最早的郵票——大龍郵票開始發行,共三張,面值一、三、五分銀。

巴拿馬運河首次通航,后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運河,全長81.5公里。

美國人基廷格從31354米高的高空氣球上跳傘成功,這是人類最高的高空跳傘紀錄。

英國科學家瑞利和拉姆賽宣布發現新的惰性元素“氬”,這種新氣體元素在空氣中的含量約為1%。
法國杰出的科學家、著名的有機催化專家保爾·薩巴蒂埃在圖盧茲逝世。薩巴蒂埃出生于1854年,1912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哈雷與他的助手發現了一顆彗星,運行周期與他所計算的相符,這顆彗星因此而被命名為“哈雷彗星”。

美國海軍天文臺觀察員霍爾發現火星的第2顆衛星。
我國文物、考古工作者完成長沙馬王堆第二、三號漢墓的發掘工作,獲得大批珍貴文物。特別是三號墓出土的帛書,共有12萬多字,大部分是已經失傳了一兩千年的古籍。其中有《老子》、《戰國策》、《易經》以及其它秦漢以前的古書,共10多種。還有湘江、漓江上游地圖、駐軍圖等,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地圖。此外,還發掘出彩繪帛畫、漆器、兵器、木俑、絲織品等。
我國歷史上收輯范圍最廣的一部古籍目錄書《中國叢書綜錄》編纂完成。全書分三大冊,書中所收輯的目錄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武漢等全國各大城市41個主要圖書館所藏歷代的叢書2797種,古籍38891種,總字數達75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