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生 蔣 鈺
新知
做貼膜市場的“貓頭鷹”
□ 實習生 蔣 鈺

近日,不少“手機貼膜暴利靠忽悠”、“貼膜市場水太深”、“貼膜價格讓人看不懂”之類的報道陸續登出,一時間手機貼膜成了年輕人的熱議話題。更有報道說貼膜會傷害眼睛,使人視力下降,不少年輕人聽聞紛紛將自個兒的手機膜撕下。
無獨有偶,北京市民李先生前些日子剛購買了一款iPhone手機,新機到手,第一件事便是去給愛機貼上一層保護膜,以免愛機被刮傷。李先生在貼膜市場逛了很久,貨比三家,最終花了100元選擇了一款既防磨又防輻射,能保護眼睛的膜。第二天卻發現同事的保護膜才花了30塊錢,而且貼上效果和自己的一模一樣。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可是在手機貼膜市場上卻不是這么一回事兒。
不要看薄薄的一張保護膜,其利潤可是非常之可觀。據報道稱,手機貼膜批發價0.5元的能賣到30元,而人們往往會根據自己手機的價格來選擇貼膜。花幾千塊錢買的手機,貼上一層幾十上百的膜也不算什么了,而其成本僅僅是2、3元錢而已。但是回過頭來想,手機真的需要這樣一層膜嗎?這層膜真的能起到防刮傷防輻射的效果嗎?
據了解,如今越來越多的手機屏幕都采用高耐劃玻璃,尤其是iPhone,其采用的鋼化玻璃是一種堅固耐用的玻璃,不易劃損,硬度要比普通玻璃來的高,只要不是可以損壞刮傷屏幕,正常使用是不會導致屏幕被刮花的。
“手機貼膜傷眼”的說法最近甚囂塵上,爭議頗多。有人表示贊同,稱使用貼膜后玩手機、看電子書經常模糊不清,視力也有所下降。也有人質疑,既然貼膜傷眼睛就該有科學依據來證明。
目前因手機貼膜而導致眼睛受傷的案例還沒有被發現,但這是否就代表手機貼膜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呢?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熊宇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就專業角度上表示:正常情況下,手機屏幕的光照度本就很低,貼上一層保護膜之后就更低了。再加上手機貼膜容易使手機屏幕的光線發生折射,從而增加眼睛的疲勞感。久而久之,對視力便造成了危害。尤其是在光線強烈的室外,手機屏幕照明更加不明顯,屏幕內容難以被正常閱讀。如此一來,睫狀肌經常處于緊張狀態,晶狀體的凸度總是較大,眼睛很容易因為調節過度而疲勞。時間久了,變凸的晶狀體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就會形成或加重近視。同時,如若近距離使用手機,屏幕產生的熱效應也會對眼睛的健康造成危害。
一位曾經從事手機貼膜生意的市民告訴記者,貼膜市場上很多號稱正品的手機膜,其實都是仿冒品。要買到一片貨真價實的保護膜,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手機貼膜的材質主要有四種,分別為pp材質、pvc材質、pet材質以及arm材質。pp材質只可防灰塵,透光性差;pvc材質容易黏貼,但是透光性也較差;pet材質透光性較高,防刮耐磨,但會留有指紋;arm材質耐磨抗劃,透光性好,相對來說,效果是比較好的。
目前,市場上手機貼膜大都為pet材質和arm材質,其好壞關鍵主要還是看它的透光度和耐磨度。
手機屏幕的光線透過保護膜,其光線強度會衰減,這與保護膜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都有關系。目前透光率最高的是光學玻璃,為97%,而市場上有很多貼膜號稱透光率達到99%,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當手機貼膜透光度高于97%時,你就可以馬上判斷其真偽。而目前優質的貼膜產品的透光度也不過是在92%到95%之間。
其次是耐磨度。我們為手機貼上一層保護膜,很大原因就是為了防刮傷防磨損,這就要考驗保護膜的耐磨度了。有人會認為,保護膜的硬度越高則其耐磨度也越高,但是你可知道,當硬度過高時,膜上出現的彩虹紋也會越明顯,從而影響到透光度以及視覺效果。因此,保護膜最佳的硬度范圍在3.5H—4H之間。
另外,從易粘性也可以看出保護膜的優劣。在屏幕表面干凈的時候,優質的保護膜會自動粘合,易粘性比較好。同時,采用靜電粘貼的方式,可以反復使用甚至洗滌,而劣質保護膜是涂有膠的,無法反復使用,更不用說洗滌了。
手機貼膜市場混亂,至今沒有相關制度的規范,因此消費者在選購貼膜的時候務必要謹慎,以防被忽悠。另外,盡管手機貼膜是否傷害眼睛,至今還無明確論斷,但是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為了我們的健康,請不要長時間對著手機屏幕,適度的休息才能更好的保護眼睛保護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