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有滋有味的高三
常聽人說,高三是痛苦的一年。所以我早就準備好了強大的心理盾牌,鉚足了勁兒等待著迎接人們所謂的近乎殘酷的高三生活。然而,我失望了。
想象中的高三生,整天或埋頭苦讀,或行色匆匆,或挑燈夜戰,或聞雞起舞。當我步人高三,卻發現我的高三生活與高一高二并無差別。早上常會賴床到接近七點,幾乎每天都是把握好時間在最后一分鐘跑著趕到教室:中午吃完飯不緊不慢地喝杯奶茶,找本雜志隨手翻翻,午睡一個多小時后就開始上課;晚上十點半熄燈,十一點睡意就會很自然地襲來。老師說,跟重慶主城區的高三學生比起來,我們就像是在天上過日子。不過我很享受這種時間安排,學習最講究效率,每天的生活勞逸結合,使自己的學習狀態始終保持在最佳,才會使學習效果達到最好。
涪陵五中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我曾在高三時仔細觀察過雨后的校園:雨水順著斜坡汩汩流下,晶瑩透明,全然沒有任何被污染的痕跡:樹頂嫩葉泛著點點紅黃之色,與深綠的老葉相得益彰,生機盎然;霧氣未散,漂浮在半空,偶爾兩聲鳥鳴使人恍若置身仙境。我們班的教室外有一片桂花樹,還有一片木棉樹,走在林子中的羊腸小道上,常能聞到沁人心脾的芳香。在如此美麗的校園里,享受著充實而快樂的高三生活,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教室里也是溫馨和諧的。從高三起,黑板上方“青春、夢想、奮斗、無悔”八個大字就一直激勵著我們前進。窗臺上擺滿同學們自己種的花花草草,有時下課后會發現剛上課時還很羞澀的花骨朵已經悄然綻放,于是體會到大自然的奇妙,心生詩意。后面的黑板報也變成了論壇,同學們在樓主帶領下看帖回帖,課間放松心情,不亦樂乎。
因為我挺喜歡吃,所以高三時也沒有虧待自己的嘴巴。早上飄香的豆花飯是我的最愛,中午沖食堂被我當成了鍛煉身體的好機會,晚上則是炒飯加肉串。周末常常和同學在校門口吃火鍋,或者嘗下各種小吃。在緊張的高三,時不時感受一下美食的魅力,真是愜意,愜意。
一句話,我的高三依然是那么輕松愉悅,那么有滋有味。
Anything But Ordinary(決不平凡)
高一時喜歡上艾薇兒,聽她的歌,會感受到天籟之音與搖滾律動的完美結合。歌里不乏勵志之處,每每聽來總會讓人心頭一亮,忘卻所有煩惱,全身充滿甘愿為夢想不顧一切往前沖的動力。在時常陷入迷茫的高三,有她的歌聲陪伴著我,也就夠了。印象最深的一句是“Id rather be anything but Ordinary,please.”(我什么都愿意,除了平凡)我常用這句歌詞勉勵自己。
高三上期期末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給了我不小的打擊。那個寒假里我特別努力,春節前已經把學校布置的作業做完,春節后則全力準備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因為在我們區縣中學,沒有各種各樣的奧賽培訓,也沒有特地為自主招生考試開設的補習班,所以一切都只有靠自己。我從網上下載了許多前幾年的自主招生考試題,慢慢研究了十幾天,摸索其中的考點和考試規律,學到了許多新的思維和方法。
那十幾天是寒假里最難熬的時候,一張試卷里大半都是很陌生的題型,甚至是從未了解過的知識,讓我不知從何下筆。很多次想放棄,但為了夢中的清華大學,我不曾停止。我無數次地夢到自己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里,成為其中的一員。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成了我的座右銘。就這樣,我堅持了下來。這個寒假,讓我對自主招生考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為高三下期的復習打下了更扎實的基礎。
自主招生考試順利通過,讓我信心倍增。我一遍又一遍地瀏覽清華大學網站上對我的認定資格說明,感到自己與夢想的距離一下子變得很近很近。那一刻起,清華大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所以我選擇冷靜,狠狠壓制住內心的喜悅,我相信,再堅持幾個月,我就能成功!
高考結果好得有些意外,不過我想這也是我努力付出后所應得的。天道酬勤,我真的走進了清華的校園!
高三這一年,我不甘于平凡,也并沒有平凡。
高分小訣竅
語文:勤積累,善思考,養氣質
語文范圍廣泛,知識點又零散,需要不斷地積累。讀音、字形、成語、古文背誦,這些記憶型的內容要重復記憶,建議同學們準備一個本子記錄不熟的字音字形,考試前翻看幾遍。詩歌鑒賞和主觀閱讀是比較難的題型,這些題有套路,但又時不時超出一般的思維方式,平時多做題可以開闊思路,考試時也會得心應手。作文重在積累素材、觀點和文章結構等,多看優秀作文,模仿他人的寫法。
語文考試實際是對思維的考驗。所以我們不能只重視做題,而要在思維方面進行錘煉。思考的內容很廣,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書本里的不同觀點,都是思考的對象。只有經過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見解,才會養成個人獨特的氣質。
數學:回歸基礎。靈活運用
數學是一門挺有意思的學科。新穎的方法,巧妙的思維,常會讓人驚嘆。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是學習數學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細細想想那些難度值很高的壓軸題,很多都是由幾個最基本的方法步驟組合而成。所以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應扎實掌握基礎知識,總結各種方法,然后在做題中慢慢體會這些方法。
數學的一個魅力就在于用已掌握的方法解決陌生的問題。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知識板塊的問題,可以用另一個知識板塊的方法去解決,這就是靈活運用。學數學少不了多做習題,積累一些解題經驗。也可以嘗試一題多解,以求真正能靈活運用所學的方法。
英語:多積累。練聽力
英語和語文一樣,重在積累。我在高一高二時就已經把《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和第三冊前40課自學完;我常在網上瀏覽一些英文網站,開闊視野;在聽英語歌、看英語電影時,我也會學到很多新的東西。總之,在缺乏學英語的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我們要把握一切機會,使自己盡可能多地接受英語的刺激,在不停積累當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英語聽力也是學習的重點。我每天晚上都會用MP3聽一聽英語,內容包括課本聽力和VOA的特別英語。高三一年我用每晚20分鐘的時間將高中三年的課文反復聽了幾遍,邊聽邊回憶知識點,也算是復習了三年來所學的內容。
理綜:融會貫通。注意細節
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在學習時應將這些聯系找出,從每一科的角度去思索同一個問題,會理解得更加透徹。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有不少想不通的問題,這時應先嘗試自己去想,我自己就常常在食堂排隊時思考一些問題,實在弄不懂后再問老師,這樣的理解和記憶會非常深刻。
考試時注意細節,尤其是化學和生物,遇到難題盡量回想課本上關于這個問題的原型,然后進行遷移,在作答時盡量用書上的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