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均
來日本前,我又匆匆翻閱了書架上那本《丑陋的日本人》。這本書是長期生活在國外的日本人高橋于1970年寫成的。
高橋是教育家與時評家,他以國外生活體驗作參照,對日本人的弱點進行了無情的揭露。這本書對日本人臟亂差的描寫給我很深的印象。例如日本的廁所很臟,日本人亂扔垃圾,在動物園不聽勸阻喂長頸鹿等等。記得1990年第一次到日本時,我就閱讀過這本書,可到了日本才發現那本書描寫的好像不是日本,而是亞洲很多發展中國家與地區的寫照。我當時看到的,已經不是高橋描寫的1970年的日本。
我并不懷疑高橋所寫的事實,只是想知道,日本人的“素質”是如何在短期內提高的。是經濟的快速發展,還是民主制度的作用,還是全民反思最終引來了改變?如果我們能夠回答為什么日本人能夠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去掉臟亂差的丑行陋習,也許我們能夠找到解決自身問題的辦法。
這次來日本的第一站是大阪,我們一行到大阪市區逛街,大家第一個感覺就是這里的街道很干凈。逛街結束后,我們一起同三位生活在大阪的中國女網友吃飯。我與三位網友雖然都是初次見面,但并不陌生,一位是大學老師兼作家,我以前看過她的一些作品;一位是專欄作家與博客作者唐辛子女士,她寫的東西很有看頭;還有一位是網名“雀巢咖啡”的網友,我們有很多共同語言。由于旅途勞頓,一位同行團友在吃飯后感到不適,來到街道上被風一吹,當場吐了一地。我看到才來日本兩年的“雀巢咖啡”站到嘔吐物旁,示意經過的行人繞道而行,另外兩位女士則向兩邊的商店跑去。
這時接我們的車來了,為了盡快帶身體不適的團友回酒店休息,我們匆匆地同三位大阪女士說再見。當車快要離開時,我看到從旁邊商店買來清潔工具的兩位女士同“雀巢咖啡”一起蹲在地上清潔嘔吐物。由于“工具”(衛生紙與水等)不順手,她們看上去幾乎是在赤手做清潔。
在印象中,我生活過的美國、澳洲也沒有達到這種境界,頂多找一個明顯的標志放那里,提醒經過的行人小心,然后等待清潔工來處理??稍谶@里,竟然有人隨時隨地清潔自己人留下的嘔吐物。我現在才明白,為什么看不到清潔工的大阪街道會如此干凈。
讓人感動的是,此刻在那里清洗嘔吐物的是三位生活在日本的華人女士,其中一位才來這里兩年。她們三位本來都是很好看很優雅的女士,但我覺得,當車子駛離時我匆忙間用手機拍下的照片中的她們,才是最美的。
(摘自2012年5月22日《世界新聞報》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