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澤昕
【摘要】本文以世紀佳緣網站為例,通過對其用戶個人資料建立的板塊,即“我的佳緣”進行分析,探討用戶自身以及網站在建構個人形象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并且簡述其產生的效果。
【關鍵詞】婚戀交友世紀佳緣網形象建構
一、研究背景
根據全國婦聯和百合網聯合發布的《2010 年全國婚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現有1.8 億單身人士。同時,網絡的普及也讓中國網民數量在2010年底增加至4.57億,據艾瑞統計,中國18歲以上單身網民從2007年8000萬人增加至2010年1.56億人,預計到2015年這一數字將添加至1.95億人。隨著單身網民的急劇增加,婚戀需求也從線下開始向線上轉移,截至2011年底,國內三大主流婚戀網站中,世紀佳緣網擁有注冊會員5600 多萬,珍愛網和百合網的注冊用戶分別為4000萬和3600萬,三者的會員數量共達到了1.32億。雖然注冊的用戶中不乏以娛樂或者其他非婚戀交友為目的的人,但是這一龐大的數字也足以引起我們的關注。
目前,國內也有許多關于婚戀網站的相關研究,但大多數研究都是從傳播市場的角度出發,研究網絡傳播的經濟問題,比如商業傳播模式和盈利模式,這當然與目前國內婚戀網站尚處于發展階段,還沒有到達成熟期有關。但是,筆者以為,婚戀網站作為社交網站的一大類別,其相關研究不應當忽視對其消費者,即注冊用戶的研究,如個人形象傳播研究、誠信度和安全性研究等。所以,本文從小處著眼,以世紀佳緣網為例,探究婚戀網站以及注冊用戶在個人形象的建構以及傳播中共同發揮的作用。
婚戀網站作為一種特殊的社交網站,以成熟、目的性強、尋求真實婚戀關系的用戶為核心,以嚴肅婚戀交友為目的,與其它SNS網站相比,它對個人形象的構建有著較高的要求。一方面,注冊用戶需建立比較積極的形象來吸引更多潛在對象的興趣,如使用正面積極的描述以及避開陳述弱點或者不足;另一方面,它又要求注冊用戶保持個人形象的高度真實性,如對年齡、學歷、婚姻狀況等的精確描述,以保證婚戀網站的嚴肅性。
盡管世紀佳緣網以搭建嚴肅婚戀網站為目的,但是其允許匿名用戶的注冊制度,為用戶建構個人形象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加之,“在婚戀網站中,由于現實環境以及自然環境不在場,會員身體也是‘缺席的,這就為交往主體提供了以塑造完美自我為基礎而進行角色建構的可能。人們往往不需要過多的掩飾去表達自己,彌補真實生活中的缺憾,甚至‘重塑一個想要的自己,人際交往模式由此發生了一定的異化。”但是會員在建構自己形象的同時,又要考慮到其真實性,因為婚戀網站畢竟只是一個平臺,潛在的情侶最后始終都要線下見面。若對個人形象夸大的描述而造成不真實,最終也會阻礙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二、“世紀佳緣”中個人形象的建構與傳播效果
在《關于我國婚戀網站交友的研究——以世紀佳緣為例》中認為,“在角色認同方面,多數會員期望在網上展示自己的最佳狀態,塑造‘理想自我,并表示是將網絡角色作為自身現實社會角色來扮演的,其扮演的方式、程度與現實生活狀態具有較強的同質性。58.2%的網友指出自己在網絡交往中展示了完全真實的自我或部分真實的自我,7.3% 的樣本表示自己扮演著不為人知的一面,2.8%的樣本表示在交往中完全失去自我;然而,在對對方的角色認同上,卻只有27% 的網友認為對方在與自己的交流中展示的是真實身份,45.7%的樣本認為對方角色扮演有偽裝成分,另有25.4% 的樣本表示對網友的身份完全不明晰。”由此可見,網民在對自我形象構建的真實性與評價他人形象的真實性方面存在著差異。那么,婚戀網站如何在鼓勵個人積極形象建構與保持個人形象真實性之間進行協商,筆者以世紀佳緣網為例,通過對個人資料,即“我的佳緣”進行分析,來探究這一問題。
在“我的佳緣”中有六個板塊,分別為“基本資料、”“內心獨白”、“我的照片”、“我的地圖”、“詳細資料”以及“個性展示”。在“基本資料”中,除了昵稱、性別、生日、身高等基本要素之外,有兩個特別體現中國大多數人在擇偶方面的重要指標,即“居住情況”和“購車情況”,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接下來的“佳緣標簽”中,“標簽”全為褒義詞,而且符合當下中國的主流價值觀,例如“孝順女/男”、“事業女/男”等。一般來說,就算用戶沒有找到符合自己的標簽或者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地方,也往往會適當考慮勾選某些標簽,將之列為“理想化的自己”,并在現實中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米德的符號互動論中提到,人一旦認為某個情境是真實的,那么它的結果往往也是真實的。比如一個對自己外貌沒有自信的女孩子,不愿意勾選描述外貌漂亮的標簽,所以,她會考慮勾選一個“氣質女”的標簽,那么這個用戶既避免了加深對自己外貌的不自信,反而在貼上這樣的標簽后,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氣質,來保持個人形象的真實性。利昂·費斯廷格在其認知失調理論中提出,人有一種本能的傾向去避免不協調并且建立統一性,這種認知不協調所帶來的壓力會促使人們改變其行為或者態度來達到統一性。對于一個尋求嚴肅相親的用戶來說,他/她當然希望自己可以符合所貼的標簽,以促進感情的進一步發展。
在“內心獨白”板塊中,用戶可以用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性格,生活工作情況,擇友要求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等等,既能展示自己,又可以提供給對方一個了解自己的好機會。在板塊下方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內心獨白撰寫規則和技巧”,提供給會員精彩的“內心獨白”范例。詩一般的語句體現了用戶細膩的感情,也更加吸引潛在對象的注意。
“詳細資料”和“個性展示”板塊,最大的特點就是幾乎全部題目都為封閉式的,即有限選擇。這些題目的選項由世紀佳緣網站提供,并且有助于用戶建立起一個吸引人的形象。比如,在“體型描述”方面,僅有六個選項,分別為“苗條”、“勻稱”、“高挑”、“豐滿”、“健壯”以及“魁梧”。很明顯,這六個詞語全為褒義詞,假設對于一個肥胖女性來說,她可以選擇“豐滿”來描述自己的體型,同理,一個肥胖男性可以選擇“健壯”或“魁梧”來避免對自己形象的消極描述。又如“外貌自評”,給出的選項都為褒義詞,如“秀外慧中”、“眉清目秀”、“嬌小伊人”等等,用戶只需找出一個最能體現出現實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的結合體即可。事實上,無論是“體型描述”或是“外貌自評”,世紀佳緣通過只提供描述積極形象的選項的行為,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會員在描述一個理想的自己與保持真實性之間而產生的壓力。在回看自己的資料時,用戶也會因此變得更積極,并且更愿意主動參與到相親活動中。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個性描述”這個選項中,給定的12個選項也全為褒義詞,并且符合中國當下的主流價值觀。按常理說,個性這個極具個人特色的描述,應當因人而異,但這種高度相似化的語言表述,有利于拉近擁有相同個性標簽用戶的距離,增強信任感,而且有限的選擇也加大了用戶之間相似的可能性。當用戶認為他人與自己在外貌、個性等方面有相似性或者擁有相似的工作經歷或較近的地域范圍時,他們就更容易對其行為形成一種偏見式的期望。比如一個愛吃辣的四川女孩看到一個同樣來自四川的男生,往往會偏見式地認為這個男生也吃辣。有研究表明,在兩個人的相互吸引過程中,我們更喜歡那些與我們有相似追求、態度以及價值觀的人,因為這可以更好地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可以促使我們參加共同的活動;可以增強自信和自尊;可以促進交流;更可以提高我們被對方喜歡的可能性,即使雙方并未見面,也會加強用戶之間的好感和信任。
因此,婚戀網站構建了一個良好的系統,使得用戶在此體系中可以描述一個理想的個人形象,但同時又保持了信息的相對真實性。在個人形象的建構與傳播中,用戶和網站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盡管限定的框架中不乏概括性的夸大的描述,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信息的真實性,并且高度化相似的描述增加了用戶之間的親近感和信任感,促進雙方關系的進一步發展,有助于實現網站的商業利益。□
參考文獻
①黃鶴,《關于我國婚戀網站網絡交友的研究——以世紀佳緣為例》,華中師范大學,2011
②《中國在線婚戀市場情況分析》,http://wenku.baidu.com/view/dbc4879
0daef5ef7ba0d3c3f.html
③Gracyalny,Monica.The Co-creation of Identity and Trust in Online Dating: An Analysis of Match.com.Conference Papers—National Co-
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7:1、20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09級傳播學本科生)
責編:姚少寶
實習編輯:汪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