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時美


2012年4月13日,湖南省衡陽縣12歲侄子殺死姑姑一家3口案震驚社會,甚至引起了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的重視。這起案件的起因被解讀為:行兇者肖志(化名)從小父母離異缺乏家庭溫暖、不服姑姑的管教。而在案件背后,貪玩、打架、偷家長的錢、在校屢犯錯誤、愛攀比、沉迷網絡游戲等將他刻畫得相當可恨;父母離異、繼母的歧視、同學的嘲笑,又將他刻畫得相當可憐。這就是肖志12年矛盾的人生。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肖志的經歷集中了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的所有問題,加上父母離異后各自又結婚生子的復雜關系,讓這個案件更具有典型意義。
一家三口被侄子殺害
4月13日晚上7時多,在湖南省衡陽縣蒸陽建材大市場開門店的劉文東,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門口。他沒有鑰匙,因此還是習慣性地敲了敲門,沒有人應,打妻子的手機提示為關機,“可能去超市了吧。”劉文東心里想著,敲開了對面鄰居家的門。到了晚上10時多,妻子的電話還是打不通。劉文東跑到街上去找,尋找無果后,他又叫了開鎖匠一起回來開鎖。
23時許,當門打開的一剎那,劉文東渾身顫抖起來:他看到妻子躺在冰箱旁,渾身血跡,已經死亡。餐桌下面,兩個孩子的遺體被疊放在一起,用椅子擋住。
4月14日上午9時30分,犯罪嫌疑人肖志在案發地附近的一所網吧被抓獲,震驚社會的衡陽12歲侄子殺死姑姑一家3口案浮出水面。
妻兒3人被侄子殺死的現實,讓劉文東瞬間感到大腦空白,回過神后,他在衡陽縣公安局狠狠地將一個打火機摔碎。
劉文東通過警方審訊的結果獲悉了這起血案的詳細過程:4月13日正逢星期五,衡陽縣光華實驗中學的學生們迎來了兩周一次的休息,在這里上初一的肖志回到姑姑家。自從來到衡陽縣城上學后,每逢周末,肖志都寄居在這里。
當天下午,表妹表弟放學回家時,看到肖志正在家里上網。9歲的表妹當場說:“你又上網,我要告訴媽媽。”表兄妹倆于是爭吵起來,肖志威脅道:“你再去說,我就捅死你。”但是表妹以為對方只是開玩笑,沒有退讓的意思,直到肖志拿出一把水果刀,表妹才意識到大禍臨頭,大喊救命,隨即肚子上被捅了一刀。
4歲的表弟見狀嚇得大喊,但很快也被一刀捅在肚子上。不久,兩姐弟就停止了呼吸。
殺死表妹表弟后,肖志將他們的遺體拖到餐桌下疊放起來,用椅子擋住,并用拖把將地上的血跡擦掉。一切看似處理妥當之后,肖志用姑姑家里的座機電話,給正在駕校學車的姑姑肖玲林打了一個電話,語氣鎮定地詢問了姑姑回家的時間,并伺機躲在防盜門后。
等姑姑回到家,肖志手拿著水果刀放在背后。對于姑姑的問話,他并不回應,對著姑姑的肚子就是一刀。當時防盜門還沒關,沒有任何防備的姑姑嚇得趕緊退到門外的電梯口,大喊救命。但是肖志不停追砍,很快又將她拖回屋內。
根據劉文東向記者的描述,事后據警方調取的監控錄像顯示,肖志離開的時間是下午5時10分。
讓劉文東內心難以忍受的是,肖志離開時,他的姑姑還在地上呻吟,后因流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經法醫鑒定,肖玲林身中20多刀,致命的一刀在腹部。
劉文東還從警方那里得知,整個過程中,年僅12歲的肖志作案很鎮定,很老練。
作案后,肖志換了一身黑色衣服,并把走廊上的血跡拖干凈,以至于劉文東回家時在進入家門前一點都沒看出異常。隨后,肖志還從姑姑身上拿走手機、2000元現金和鑰匙,并用姑姑的手機給一名女同學打電話,約她出來玩,直到次日被抓。
記者在衡陽調查期間,所有受訪者都無法相信一個12歲的孩子會制造這起殘忍的悲劇。在這背后,這個來自單親家庭的少年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三好生進城一年急轉直下
2000年2月19日,肖志在廣州出生,父母都是外來打工者。對于肖志,父母傾注了所有的愛。肖志1歲半時,父母就把他送進了幼兒園。
最初,肖志很活潑可愛,老師們都很喜歡。肖志3歲那年,父母離異,父親肖劍軍不得不將他送回老家,由爺爺奶奶照看。
肖志在家鄉的檀山完小上小學,6年中,他每個學期都能從學校拿回三好學生獎狀,由爺爺貼在堂屋的墻上。肖劍軍回家鄉時,老師曾囑咐肖劍軍要好好培養孩子。
然而肖志并不讓爺爺奶奶省心,他從小就貪玩,課堂上愛講話,課余時間愛和同學玩卡片、電子游戲。而祖輩的教育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打罵、罰跪。
小學畢業后,肖志被在廣州開車拉貨的父親,送到衡陽縣城最好的中學——光華實驗中學上初中,并被委托給姑姑姑父照看。
初一第一學期,肖志仍然拿到了三好學生獎狀,他在全班70多名學生中,居然考到第20名……
“才一年時間,我的孩子怎么就變成了這樣?”肖劍軍感到不解。初一下半學期,肖志的成績降到了第26名,之后又一路下滑。
現在只有劉文東最清楚,肖志進入衡陽縣城讀書后,經歷了人生4個第一次,第一學期還是“三好學生”的肖志,到第二學期已經被老師歸為“表現很差”的學生。
案發前一個多月,劉文東和妻子肖玲林到學校時,班主任的日記本上關于肖志所犯的錯誤記了一頁,而其他同學都只有簡短的幾條。肖玲林氣不過,當著老師的面扇了肖志兩耳光,并罰了跪。這是肖玲林第一次當著老師的面教訓侄子。
今年過了寒假開學后,劉文東有一次被老師叫到了學校。肖志和一個同學打架,導致同學的眼鏡被摔碎,劉文東為此還賠了200元錢。這是肖志第一次闖禍。
一直讓劉文東夫婦和肖劍軍糾結的是,肖志沉迷網絡,在劉文東家的電腦上學會了網絡游戲。這是肖志進城后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方式。
劉文東夫婦還發現了肖志的一個惡習,偷家里的錢,還撒謊。事實上肖志并不缺錢,他父親一個月給他500多元生活費,但是他學會了攀比,進城后,第一次自己吃了20元一頓的宵夜。
肖志被姑姑扇耳光那次,老師告訴劉文東夫婦,肖志性格有點孤僻,感覺有點對立情緒。
不要姑姑管
肖志進城后,姑姑肖玲林承擔了教育的重任,姑父劉文東用恨鐵不成鋼來形容肖玲林對侄兒的良苦用心。
劉文東說,每逢肖志周末休息,妻子都會把肖志和自己的兩個孩子帶到店里看書、做作業,只有肖志完成學習任務后,才允許他每天玩一兩個小時電腦。肖志不聽話時,妻子也會罵他,用竹條抽他。
今年春季開學后的一天,肖志的一個眼神,當時讓劉文東感覺,肖玲林對侄子的愛代替不了父母的愛。
當時肖玲林教訓肖志:“如果這個學期不考進全班前20名,就把你送回檀山老家。”肖志連說:“我不!我不!”眼神充滿怨恨,讓劉文東感覺“像要吃人一樣”。
肖志的奶奶楊敬娥后來聽肖玲林說,肖志在姑姑面前也會頂嘴:“我不要你管。”
12歲的肖志或許沒有想過姑姑的處境。根據劉文東和鄰居證實,劉家人一直認為肖玲林只對自己娘家人好,疏遠了劉家的親戚,為此婆媳關系也一直比較緊張,肖玲林夫妻倆也經常因為瑣事吵架。
肖劍軍對兒子的教育只能維持在電話交談上,現在他才開始猜測兒子的內心世界——每次看見姑姑和姑父吵架時,肖志心里是否會想:“他們吵架是不是因為我呢?”
沒有母愛的委屈
肖志上初中后,有一次對姑姑說:“同學都有媽媽送飯,我卻沒有。”姑姑心疼地說:“姑姑以后每個星期至少給你送兩次飯。”
肖劍軍離婚幾年后,再次娶妻生子。3年前,肖志的母親也在老家常德重組家庭并生子,從此身不由己,無法看望肖志。也是在3年前,肖劍軍的第二次婚姻也失敗了。主要是因為肖志,“買東西時,妻子對于大兒子根本不提。”
“廣州的那些民辦學校沒有飯堂,我又是個單身漢,孩子跟著我飯都吃不上。”肖劍軍說,肖志只好跟爺爺奶奶生活。
肖志的奶奶楊敬娥回憶,年幼的肖志經常念媽媽,尤其看到別的小朋友和媽媽在一起時。
肖志的媽媽以前每年至少來看望肖志一次,每次媽媽來的時候肖志就特別開心,媽媽走后,肖志就會變得比平時更沉默,甚至偷偷掉眼淚。
肖劍軍記得肖志最近和媽媽接觸,是今年開學后。肖志告訴姑姑想去常德看媽媽,后來媽媽就打來了電話,這一次肖劍軍覺得兒子從來沒有那么高興。
“沒有媽媽一直是他心里的一個陰影。”肖劍軍說,小時候,每當別的小朋友嘲笑肖志沒有媽媽時,肖志只有委屈地跑到奶奶面前。去年,肖志還跟奶奶提起:“爸爸再找個媽媽就好了。”
父母的自責和各方的反應
“都是我的錯。”肖劍軍接受采訪時這樣自責,后來他又接到了肖志媽媽打來的電話,兩個人互相說著心中的后悔。
記者從衡陽縣公安局獲悉,肖志通過警方也表達了深深的悔意,這個12歲的孩子現在成天用哭來懺悔,精神狀態非常脆弱。
劉文東在無法忍受悲痛時,曾指著肖劍軍說:“這一切都怪你!”同時,他也有這樣的質問:“為什么學校沒有把孩子教育好?”
記者找到衡陽縣光華實驗中學時,校方表示,肖志殺死姑姑一家3口是一起發生在校外的案件,與學校無關。
與學校相比,衡陽警方感到敏感的是肖志的未成年人身份。目前他還處于看管階段,經司法部門討論核定后,才能決定是否將肖志送進少管所接受管教。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丁一元對此表示,依照法律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論其作案情節有多惡劣,都免于刑事處罰。公安機關先對肖志實施看管,之后或者由監護人管教,若有嚴重暴力傾向,則可能送進少管所。
目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肖志,可能不知道高墻外發生的一切:姑父劉文東不止一次說“家被毀了”;父親回到衡陽的第一天,就被姑父一方的人打了,貨車擋風玻璃也被砸了,父親還賠了姑父家6萬元安葬費;他更不知道父親給記者發了一條短信:“我現在沒臉面對這個社會!”
據衡陽警方的介紹,家庭缺乏溫暖、進城后誘惑因素太多、對姑姑管教不服、一時沖動,是肖志一案的案由。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該案折射出了中國普遍存在的單親家庭、留守兒童、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因此該案被上報到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引起高層重視。
警方的解釋也是劉文東所擔心的,他擔心肖志走上社會時沒有徹底改變,也希望通過這個案件,使更多的家庭能反省,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
專家認為,肖志殺死姑姑一家3口案看似是個案,這個個案卻反映了中國目前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等普遍問題。特別是肖志身上的出現的心理問題,甚至具有典型性。在他身上,能看到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溫暖的缺失。尤其是肖志的父母離異后又各自組建家庭生子,導致問題更加復雜化,更加重孩子在家庭中被排斥、被漠視的心理陰影。
(據《信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