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
1.伊米亞(卡爾達克)島
伊米亞島位于東,愛琴海,離土耳其海岸不到4海里,土耳其稱其為卡爾達克島。根據1932年意大利和土耳其簽署的條約,包括伊米亞島在內的愛琴海上的絕大部分島嶼劃歸希臘所有,但土方一直未予承認。希方認為,愛琴海絕大部分大陸架應歸屬希臘。土方則認為,愛琴海東部海底是土耳其小亞細亞大陸的自然延伸。為了宣示主權,雙方在島上展開“國旗戰”,甚至險釀軍事沖突。
2.獨(竹)島
韓國所稱的獨島、日本所稱的竹島其實是由東、西兩個小島和周圍32個小礁組成,面積0.18平方千米。韓國、朝鮮、日本都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目前韓國實際控制該島。由于該島位于日本海寒流和暖流交匯處,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海底還可能蘊藏油氣資源,所以日韓兩國對它的爭奪非常激烈。
3.佩雷希爾(雷拉)島
佩雷希爾島是一個面積只有2.59平方千米的荒無人煙的石島,距離摩洛哥地中海北岸不到200米。摩洛哥稱其為雷拉島。由于該島恰好地處扼守大西洋和地中海要道的直布羅陀海峽,所以戰略地位重要。西班牙認為這個島嶼因為歷史原因應該屬于他們,但摩洛哥則認為,該島距離摩洛哥海岸最近,理應歸屬摩洛哥。但按照兩國之間達成的協議,雙方均不能占據該島。
4.費迪南迪亞島
費迪南迪亞島位于西西里海峽。離意大利西西里島30千米。地圖上并未標注該島,因為它處在水面以下。可是,有的時候它的的確確會浮出水面,那就是這座水下火山噴發的時候。巖漿一旦被海水沖走,小島便又消失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目前有9個國家對其提出領土要求或聲明專屬經濟區,包括意大利、英國、法國、西班牙、馬耳他、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利比亞和摩洛哥。2002年,各方以為火山要再次噴發。為了宣示主權.意大利甚至派潛水員搶先將國旗插到火山頂。
5.阿布穆薩島
阿布穆薩島是波斯灣東部一島嶼,面積約12平方千米。由于其位于霍爾木茲海峽西口附近.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該島曾處于英國控制之下.后來英國將該島的管轄權轉交給沙迦酋長國。1968年,沙迦同其他六個酋長國共同組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但是,就在阿聯酋正式宣布獨立前夕,伊朗于1971年11月攻占了該島。1980年,阿聯酋將該島以及附近的大通布島、小通布島的爭端提交聯合國裁決,但伊朗堅稱對該島享有主權。
6.漢斯島
漢斯島是一個面積為1.3平方千米的常年冰凍的小島,位于加拿大的努內維和丹麥的格陵蘭島之間。加、丹兩國對漢斯島的主權爭議已經持續了近40年。自1984年以來,丹麥曾多次登島插上國旗,加拿大也不甘落后,與丹麥展開“插旗”競賽。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冰洋將可能開辟出更多的能源和航道。北冰洋上諸如漢斯島等島嶼的戰略重要性也大大提高了。
7.海燕島
海燕群島位于加勒比海西部,其實是一串由碎珊瑚、砂礫、漂流雜物組成的珊瑚礁。最主要的珊瑚礁——“低礁”也不過300米長、40米寬、2米高。哥倫比亞稱自1886年該島便屬其領土。洪都拉斯、牙買加也同樣聲稱對該島擁有主權。美國則認為海燕群島是該國一個“非合并非建制”領土。
8.卡萊羅島
圣胡安河中、下游是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的界河。兩國圍繞它的爭議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之久,并已鬧上海牙國際法庭。河口處有二座小島,哥方稱為“卡萊羅島”,而尼方則沿用英國時期給它起的名字“港口頂端”。2010年10月,尼加拉瓜軍隊“入侵”了這座小島,并升起了該國的國旗。尼方軍事指揮官宣稱,他們的行動完全是按照谷歌地圖的標注行事。谷歌公司隨后承認,該公司地圖邊界線標錯了大約2.7千米,從而將爭議島嶼劃入了尼加拉瓜領土,但尼加拉瓜仍拒絕撤軍。
9.新穆爾(南達爾帕蒂)島
新穆爾島位于孟加拉灣,面積約10平方千米。1974年才第一次被衛星發現。鑒于這座無人居住的小島周圍可能蘊藏著油氣資源,印度與孟加拉國均對這一島嶼聲明主權,印度還于1981年派兵強行登島。2010年初,衛星圖像和海上巡邏人員證實,這座令兩國爭執30余年未果的小島突然不見了蹤影。印度海洋學家分析,小島的消失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的緣故,他特別指出:“兩個國家談判沒能解決的事,全球變暖辦到了。”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