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金玲 安曉艷 萬君祥
在實際生產中,影響果實品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果實的品質,要有很多種對應的技術措施。
1 選擇適宜的園址
環境條件對果實品質有許多影響,其中以光、熱影響較大,這些因子受地理因素所左右、人為調節比較困難,選擇具有適宜光、熱因子的地點建園,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據調查,生產優質蘋果要求的光熱條件是光照充足、秋季冷涼。7—8月平均氣溫在22℃左右、日溫差大于或接近10℃、7—9月最高氣溫大于30℃的天數不超過30天,大于35℃的天氣沒有。這種地區的果實大都著色早、色調深、蠟質厚、含糖量高、風味好,也較耐貯藏。黃土高原中部及西南部分高山區就基本具有這種氣候條件。
但是除了大的地理區域以外,光照條件還受小地形的影響。如坡向、坡度、離大水面遠近、海拔高低等都會對光熱條件有所改變。特別是海拔高度影響很大,據調查證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海拔升高、果實著色變深、果實含酸量,維生素C含量及果實硬度、果形指數隨之增高、果實含糖量特別是蔗糖含量也有所增加,表現為風味濃、品質好的特點。因此,即使在條件稍差地區、也可能找到適于優質栽培的地點、而條件適宜地帶、也會因小地形的差異會有一些不適于或不太適于優質栽培的地段,必須在選擇園址時注意。地理位置和小地形不僅給光熱條件帶來影響,也會影響土壤溫度等多種氣候、土壤因子,選擇園址時要抓住影響當地優質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予以確定。
2 選用優良砧木
砧木不僅影響果樹的早果性、產量,而且對果實品質也有較明顯的影響。矮化砧果樹,由于樹體矮小,長勢緩和,冠內通風透光良好,葉片生命能力強、養分消耗少,因此果實普遍個頭整齊,著色度高,品質優良。因此,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正確選用優質砧木,做到良種良砧配套,也是提高果品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3 合理使用肥水
肥、水對果實品質有多種影響,合理使用肥水是提高果實品質的重要措施。
(1)增施有機肥料。增施有機肥料,特別是綠肥及其他富含磷,鉀的肥料,不僅能提高果樹產量,而且能增進果實著色,提高果實風味和貯藏性能。據我縣果農李鐵錘多年試驗多施羊糞等,果實品質大有改善,因此,優質果品生產必須增施有機肥料,力爭使土壤有機質含量超過1%。
(2)合理施用氮肥。在目前一般管理水平下,適當增施氮肥、對果樹生長、結果有明顯促進作用。但是實踐證明氮肥施用不當對果實品質也有多方面的不良影響,如蘋果樹施用氮肥過多,將會引起果實著色不良,含糖量降低,肉質粗糙,果實硬度低,貯藏期間生理病害多。合理施氮還要注意掌握施氮時期,銨態氮肥阻礙果實對鈣的吸收,而硝態氮則促進鈣的吸收。因此,花期前后最好不施用銨態氮肥,以免引起果實吸收鈣不足、降低品質。
(3)增施磷、鉀肥。大量試驗表明,適當增施磷、鉀肥可以增加果實顏色、提高果實含糖量、增進果實品質,還有促進果實增大的作用。但單獨增施鉀肥、有降低果實硬度和貯藏力的趨勢。增施磷、鉀肥的增色增糖效果大小因地區、年份、品種有差異。各地應根據土壤有效磷、鉀含量增施磷、鉀,使二者與氮肥比例一般達到1∶1∶1。
(4)針對缺素補充營養。果樹體內的營養元素是由多種元素構成。如果某種營養元素不足或缺失,都會造成營養失調甚至產生缺素癥,會影響果樹的生長、結果和果實品質。如缺硼會形成縮果病,缺鈣會形成發綿快,苦痘病,水心病等貯藏病害,缺鋅會形成小葉病,缺鐵會形成黃葉病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的降低果實品質,因而應針對具體情況預防和及時治療。
(5)保持土壤適宜水分,加強其他土壤管理。適度的水分供應是提高果品質量的基本條件。水分不足時,不但果實小,而且果肉變粗發硬,品質顯著下降。水分過多、糖分降低、酸量增高。而旱澇不均時,常會造成裂果,日灼、水心病等生理病害。優質果品生產的要求是生育前期供水較多,特別像開花前后供水可促進幼果細胞分裂,果形高樁。但是從果實開始著色到采收前要適當控制水分,否則果實品質就會下降。經果農試驗在果實上漿上色期多次深中耕,可以改善品質,肥水較好的果園生草也可提高品質。
4 樹體的管理
通過調整樹體結構也可以提高果實的品質,尤其是可提高果實的著色度,果個大小等。
(1)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光照不僅決定同化產量、間接影響果實品質,而且對某些品質要素有直接作用。因此改善果園光照條件是提高果實品質的重要途徑。
光照不足首先影響果實著色,其次影響果實大小。光照還會影響果實固形物和糖含量,從而對果實的風味和貯藏能力等都帶來影響。在果樹整形修剪時,對大中冠成年樹應遵循上稀下密,外稀內密,大枝稀、小枝密的“三稀三密”原則進行。但最重要的是因樹而剪,不能死搬硬套。
(2)保持穩定,健壯樹勢。蘋果樹勢對果品質量影響較大,凡樹體健壯,長勢中等,春梢長、秋梢短或無秋梢的樹,果實上色早(比旺樹約早15~25天)色澤好、含糖量高,糖酸比適中,風味較好。因而應在加強土壤管理的基礎上正確應用修剪技術,使果樹保持穩定健壯樹勢從而提高果實品質,獲得優質果品。
(3)培養壯枝壯芽。壯枝長好芽、好芽結好果。花芽瘦小時不僅花數少,開花晚,坐果率低,而且果實也小,果實品質也差。因此,必須培養壯枝壯芽,并要及時更新結果枝組使其保持在2~5年生,并適當疏除過密的旺長枝和過于衰弱的纖細枝,以提高果品品質。
(4)合理負擔,調整好葉果比。合理負擔是保證果品質量的前提。葉果比大時果實較大、含糖量高,著色好,品質高。因此,為了獲得優質果品,必須控制好結果量,使葉果比達到30~50∶1,盡量做好疏花疏果,并盡先疏去小果、次果,畸形果及病蟲傷果,早疏可以節約養分,便于達到高樁要求。
5 及時防治病蟲害
及時防治病蟲害,是保證果樹高產、提高果品質量的重要措施。果樹病蟲害種類很多,生活習性各異,應做好主要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抓住有利時機,采用“以防為主,防治相結合的原則”,“生物防治為主,生物防治和藥物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治早治了,以提高果實品質。
6 適時采收
適時采收是保證優質、高產、提高果品貯藏力的重要環節。果實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只有到了一定的階段,才能充分發揮其固有品質。如果采收早,產量低、著色差、品質低;然而采收過晚,果實過熟、發綿變質快,不耐貯藏。因此,為了提高果品質量,果實采收期必須依據品種,氣候條件等因素適時而定。
除了以上各項技術措施以外,做好其他自然災害的防御工作也是提高果品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