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磊
冰雹是莊浪縣常見局部發生的夏季災害性天氣。果樹受災后,輕度的樹勢被削弱,產量降低,品質下降;重的果實被打落,樹體被損傷,造成當年絕產,影響花芽分化,第2年腐爛病大發生。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總結了冰雹災害的防控技術和災害后的補救措施,現介紹如下,供蘋果栽培者參考。
1 冰雹災害的防控技術
1.1 區劃種植、避雹建園
冰雹形成于具備一定氣象條件的積雨云中。形成冰雹的積雨云比較狹窄,并常沿山脈、河谷移動,一般寬度幾千米或更窄,長則可達幾千米至幾十千米,甚至更長,具有明顯路徑,即“雹打一條線”。冰雹的發生還與地形地貌有關,一般表現為山區多平原少、禿山多林地少、迎風坡多背風坡少、內陸多沿海少。因此,各地在發展蘋果生產時,應在對冰雹發生特點、當地地形地貌和冰雹路徑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栽培區劃,避開冰雹易發地帶建園。
1.2 人工防雹
1.2.1 爆炸法 近年來,我縣雹區各地普遍推廣了空炸炮和土迫擊炮,可發射至300~1000米高度,也有些地區制造了各種類型的火箭,使用高射炮發射到幾千米高空,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能影響冰雹云的氣流,使冰雹云改變移動方向,也使過冷的水滴凍結,從而抑制冰粒增長,使小冰雹融化為雨。
1.2.2 化學催化法 利用火箭或高射炮把帶有催化劑(碘化銀)的彈頭射入冰雹云的過冷卻區,藥物的微粒起了冰核作用,過多的冰核分食過冷水而不讓雹粒長大或拖延冰雹的增長時間。
1.3 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是優質果品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減輕雹災損失的有效方法。據調查,在雹災嚴重到好果率為零的情況下,套袋與不套袋相比,殘果率低9.9個百分點,仍有5%好果,明顯減輕了損失。
1.4 使用防雹網
防雹網指在果園上方架設專用的尼龍網或鉛絲網,阻擋冰雹沖擊從而起到保護果樹的作用。
1.5 植樹造林
蘋果產區應于建果園的同時在果園四周植樹營造防護林,降低風速,防止或減輕冰雹危害。
2 災害后補救措施
2.1 果園管理
2.1.1 清理果園,減少病源 及時清理果園內沉積的冰雹、殘枝落葉及落果等;對于雹災過后有淤泥積水的果園,應及時排出積水,清除淤泥,露出果樹枝干。此外,每隔10~15天噴1次殺菌劑(如菌毒清、殺菌王、菌必清、多菌靈等),連噴2次,以減少病源,預防病菌侵入。
2.1.2 疏松土壤,養根壯樹 雹災發生后應連續翻刨土2~3次,不僅可散發土壤中過多的水分,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還可恢復和促進根系的生理活性,從而達到養根壯樹的目的。
2.1.3 追肥補養,恢復樹勢 首先是葉面噴肥,每隔10天噴1次0.3%磷酸二氫鉀,連噴2~3次,可及時解決樹體營養不足的問題;其次是地下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每株0.5~1千克。在果樹恢復生機后,施肥以農家肥為主,并配合適量化肥。干旱時,結合施肥進行灌水。
2.2 樹體管理,傷口保護
對于果樹主干、主枝和一些較大側枝的皮層被冰雹打傷后,應及時剪除翹起的爛皮,涂抹843康復劑或治腐靈、二代果康寶等藥劑,提高傷口的愈合能力;對一些較大的主枝,雹傷面積在1平方厘米以上的疤痕,在涂抹藥劑的同時,用塑料布包扎傷口,以加速傷口的愈合。
2.3 花果管理
2.3.1 疏果 災后及時疏除雹傷嚴重的殘次果,以節省養分,盡快恢復樹勢。
2.3.2 套袋 因梢葉被打斷打落,一部分果實直接裸露于烈日下,果實極易發生日灼,應進行套袋,以提高果實品質,減少災年損失。
(作者聯系電話:1399337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