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
這兩年的牛股包鋼稀土成了2011年利潤率最高的上市公司,股價最瘋狂時漲了將近18倍。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國家稀土戰(zhàn)略的實施。未來,還有哪些行業(yè)會有機會產生新的“包鋼稀土”呢?
說到包鋼稀土,激動的股民肯定不少。從2008年11月7日的最低價5.66元到2011年5月10日最高價99.84元,短短的兩年半時間里,該股上漲了將近18倍。今年以來,包鋼稀土仍然繼續(xù)著屬于它的神話,從年初到現在,股價已經上漲了一倍多。
在最近公布的2011年年報中,包鋼稀土創(chuàng)造了上市公司利潤率最高的紀錄。數據顯示,包鋼稀土2011年實現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119%;凈利潤34.8億元,同比增長363%。但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其營業(yè)利潤竟然高達73億元,利潤率接近70%,也就是說每收進1元錢,就有近7毛錢的利潤。如此高的利潤率,在目前上市公司中獨占鰲頭。
包鋼稀土利潤率如此之高,最為直接的原因就是2011年全年稀土綜合價格較2010年暴漲了334%,公司產品毛利率大幅上漲。而這一切,都拜國家稀土戰(zhàn)略所賜。
稀土,被稱為“工業(yè)味精”,是現代工業(yè)的基礎性戰(zhàn)略資源,用途非常廣泛。早在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就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把稀土看成和石油一樣重要的資源。目前世界上的產油國都富得流油,而擁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稀土資源的中國,卻并沒有因為稀土而富裕。個中原因,主要是因為以前的稀土價格低廉,沒有定價權。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儲量國,而且稀土種類齊全。近年來,國家持續(xù)出臺礦山整合、出口配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改變原來的粗放低價的管理方式,奪取稀土的定價話語權。隨著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減少以及國內稀土礦山秩序的整頓,在成產、物流等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稀土產品價格開始逐年走高,成為推動稀土利潤高企的最大原因。
包鋼稀土正是因為傍著占世界工業(yè)總儲量40%以上的世界第一大稀土礦白云鄂博稀土礦,擁有較大資源壟斷優(yōu)勢,從而成為利潤率最高的上市公司。
* 鏈接 可能出現“包鋼稀土”的國家戰(zhàn)略整合行業(yè)
頁巖氣開采行業(yè)
美國國家戰(zhàn)略東移與中東能源產區(qū)的動亂,是對中國經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中國對外石油的依存度已達到54.7%,未來中國的經濟必然會處處掣肘。中國的頁巖氣資源儲量豐富,成為解決能源問題的一個途徑,可能成為國家的戰(zhàn)略選擇。
海洋重工行業(yè)
未來南海問題主要取決于中東的局勢,如若中東局勢不穩(wěn),在所難免,油價若再度高企,開采成本略高的男孩油氣資源,必然會陰氣周邊國家的高度重視。南海爭端在所難免。上述因素,都會促使中國加快海洋重工裝備制造業(yè)的進程。
重軌交通行業(yè)
中國的快速鐵路建設,不能僅僅以經濟效益來考量。2011年的鐵路投資因為動車事故而一度停滯。但是,這種跨代的投資在未來數十年所產生的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其所帶動的邊際效應與戰(zhàn)略意義。未來財政很可能對其在建、續(xù)建工程傾斜。
紡織行業(yè)
從去年以來的棉花期貨對抗中可以感知,中國正逐漸奪得棉花定價權。它對扭轉中國的紡織業(yè)頹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上述定價權能夠取得,如果紡織業(yè)戰(zhàn)略整合成功,則可以解決幾百萬人的就業(yè),這對于轉型期的中國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