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楠楠



霧蒙蒙的天空、雄偉的山脈、清澈湛藍的海水,共同組成了斯凱島夢幻般的世界,這里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無數藝術家與作家。
斯凱島上的鄧韋根城堡是蘇格蘭保存至今并且一直有人居住的最古老的城堡,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斯凱島”這個名字非常陌生,即便是在英國,由于地理位置太過偏僻,去過斯凱島的人也不多。過去的千百年里,斯凱島一直籠罩著神秘而詭異的氣氛。
在蘇格蘭古蓋爾語中,“斯凱島”的意思是“迷霧中的島嶼”,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恰當的稱謂。斯凱島位于蘇格蘭西北部的大西洋中,是赫布里斯群島中最大、最靠近蘇格蘭本土的島嶼。受地理和海洋性氣候影響,斯凱島長期被云霧遮蓋,不露真容,所以也被人們稱作“隱藏在空中的小島”。
每當天空放晴,陽光穿過厚厚的云層灑向斯凱島,島上的高山、丘陵、河流和海岸線立即呈現出迷人的繽紛色彩,一個個小村莊錯落有致地點綴其中,呈現出一種充滿原始野性的美。
云遮霧繞的小島
一下午經歷五六種天氣
從地圖上看,斯凱島就像趴在英國蘇格蘭西邊的一只大螃蟹。整個島嶼長約80公里,總面積約1656平方公里。斯凱島主要是由堅硬的火山巖石構成,島內散布著大量沼澤,因此并不適合人類耕作,當地土著居民也很少。但是,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豐富的文化和古代遺跡,包括金雕、馬鹿和大西洋蛙在內的眾多野生動物,仍然吸引了不少崇尚自然、熱衷神秘文化的人到此旅行。
雖然小農場在島上的分布很廣,但這里的土壤卻并不適合開墾種植,農作物無論種類還是產量都不多;海岸邊分布有很多牧場,但畜牧業卻始終不見繁盛,許多年來,小島便一直這樣貧瘠而荒涼地孤懸海外。在曾經的經濟主脈——捕魚業衰落之后,島上居民的生活便陷入困境,許多人被迫背井離鄉,人口急劇下降。幸運的是,隨著近幾十年來島內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斯凱島終于絕處逢生。
位于斯凱島東部海岸的波特里鎮,是島上最大的居民點,也是每一個來這里的旅客必經之地。這里的居民不足萬人,白墻黑瓦、有著石楠灌木屋頂的舊農舍錯落地掩映在樹叢之中,不遠處是小鎮海岸的港口,大大小小的漁船點綴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云彩、陽光伴著海面上低飛的海鷗,使人不禁沉醉在小島的旖旎風光里。
斯凱島多雨,冬季尤其如此,有時候,一個下午就能經歷五六種天氣的變化:一會陰云密布;一會小雨零星;一會又晴空萬里,陽光普照。即使是當地人,也捉摸不透這里的天氣,也許他們剛剛宣布“今天天氣真好”,過了一會兒,就會降臨一場傾盆大雨。不過,這樣的天氣卻可以讓人們能在一天之內體驗到不同天氣下的美景。在多雨的季節里,雨像斷線的珠子掉個不停,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雨霧,整個小島都處在朦朧縹緲的霧氣之中。這或許正是“迷霧之島”整個名字的由來。
許多人來這里,不僅是因為斯凱島別具特色的風景,還因為這里變幻多端的云——因為多雨,斯凱島也多云。這里的云變化速度極快,幾乎每一秒都在發生變化,而且云的層次和種類也極其豐富,還會染上幾分金色的陽光,幾乎就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景觀。
此外,斯凱島還是整個英國觀賞天際線的最佳地點。置身島上,遠望大海與天空的交接之處,煙雨蒙蒙之中,只見海天茫茫,渾然一色,分不清大海和天的界線。在觀賞天際線時,最為醒目的便是那座橫跨在洛哈爾什海峽之上,連接著斯凱島和蘇格蘭的跨海大橋——斯凱橋。雨霧中的橋梁依然不失恢弘,如一條巨龍般盤踞在海天之間,騰云駕霧,隨時準備凌空而去。
在大橋建成之前,斯凱島只能依靠渡船與蘇格蘭本土聯系。但這里的天氣實在陰晴不定,常有渡船無法出海的情況,天氣最糟糕的時候,連直升飛機都無法正常起降。此時,不僅各種物資無法運送,甚至生病的病人也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極為不便的交通條件成為當地居民紛紛離開的重要原因。直到1992年,英國政府才正式啟動了連接斯凱島與蘇格蘭本土的大橋——斯凱橋的建設。這座雄偉的跨海大橋歷時3年才竣工,被稱為“為世人打開天堂之門的仙境之橋”。
鄧韋根城堡
800多年來一直有人居住
長時間與外界隔絕,使斯凱島的發展自成一統,并保存下了很多歷史遺跡,島上的鄧韋根城堡就是其中之一。
鄧韋根城堡坐落在斯凱島最北端的鄧韋根湖畔,這個歷史超過800年的古老城堡一直被評為蘇格蘭的最佳游覽地,并支撐著斯凱島西北部的旅游經濟。從波特里驅車前往鄧韋根,不多遠就能看見煙霧彌漫的鄧韋根湖以及矗立在湖畔的鄧韋根城堡。走過長長的庭院大道,城堡唯一的入口就出現在人們面前。
鄧韋根城堡是蘇格蘭完整保存至今并且一直有人居住的最古老的城堡。麥克勞德家族在過去800年的時光里都居住在這里,而城堡本身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到更早。作為麥克勞德家族的核心領地,城堡最初的設計是為了阻止外敵侵入,所以,城堡的入口只有一個,且非常狹小。直到今天,站在鄧韋根城堡的門前,依然能感受到這座城堡的易守難攻與戒備森嚴。
鄧韋根城堡于1933年首次向游人開放。因為麥克勞德家族至今仍居住在這里,所以對外開放的只有一樓與二樓,包括客廳、飯廳、娛樂廳、書房,還有兩個陰森恐怖的地牢。這座城堡里保存有很多“傳家寶”,其中就有著名的“鄧韋根仙女旗”。仙女旗是麥克勞德家族最珍貴的財產,這是一塊來自中東的黃色絲綢,經過專家的鑒定,它的生產日期可以追溯到公元4~7世紀,至少比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5—1099年)還要早400多年,那時候,英國與盛產絲綢的東方尚無貿易往來,因此關于它的來歷,至今仍是一個謎。
麥克勞德家族現在仍居住在城堡里,他們的生活并未因為游客的到來而受到太大干擾。如今,麥克勞德家族的首領是休?麥克勞德,絕大多數游客和他見面后都會感到一陣失望——與人們期望中身穿蘇格蘭傳統格子花呢上衣、格子裙,系著毛皮袋,在山區的薄霧中奔走的形象不同,休?麥克勞德的打扮與普通英國人并沒有任何區別。
據休?麥克勞德介紹,麥克勞德家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紀,一個名為奧拉夫的挪威國王迎娶了當時斯凱島上的一名女性,隨后便繁衍出了麥克勞德家族。迄今為止的800多年里,麥克勞德家族一直擁有鄧韋根城堡,并在連綿不斷的戰火中成功保護了自己的領地和財產。
休?麥克勞德的父親在20世紀60年代繼承了鄧韋根城堡,盡畢生之力對城堡進行了旅游開發。2007年,休?麥克勞德的父親去世,隨后他便從倫敦返回繼承了城堡,成為這個家族的新首領,同時也接過了管理城堡的任務。
時至今日,麥克勞德家族的家族文化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甚至連“家族”這一概念也被許多人認為是遙遠的封建時期的遺留,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但作為麥克勞德家族的首領,休?麥克勞德仍然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夠在未來發揮自己的影響,比如在保留蘇格蘭民族特色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并帶動蘇格蘭經濟的發展。但是,目前他最緊要的任務是尋求資金修繕和保護這座古老的城堡建筑——在超過800年的風霜中,鄧韋根城堡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破損,加上近些年來這里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休?麥克勞德極為擔心這座城堡會在自己手上被毀壞。
狂風和彩虹
查理二世未婚妻之墓
斯凱島上的天氣和充沛的雨水使這個神奇之地常常出現美麗的彩虹。這也正應了那句婦孺皆知的歌詞: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而懸崖瀑布上的彩虹,被公認為是斯凱島上最美麗的彩虹。
懸崖瀑布位于斯凱島的最西邊。懸崖下,大西洋的海水在狂風中卷起巨浪,風聲夾雜著海浪翻滾、咆哮,驅車經過此地的人們,坐在車內可以感受到車廂被大風刮動。在大風天氣里,體重輕一點的人似乎都會被狂風卷走。
觀賞懸崖瀑布最好避過這樣的大風天氣。順著懸崖邊陡峭的階梯,人們能夠看到異常壯觀的瀑布景觀:山上溪水匯成洪流、形成瀑布,緊貼著懸崖峭壁翻滾下落,恍如天河之水墜入凡間,直奔大海而去。在陽光普照的日子里,陽光照在瀑布激起的水霧上,絢麗的彩虹便騰空跨越在懸崖峭壁之上,蔚為奇觀。
離開懸崖瀑布繼續前進,可以進入一個引人入勝的小島生活博物館。博物館并不大,僅由7座古老的小房子和一間陳舊的鐵匠鋪構成。在簡樸的陳設中,游人們能夠探尋到數百年來斯凱島上人們生活的歷史。博物館附近是一片墓園,斯凱島上最著名的女居民弗洛拉?麥克唐納便長眠于此。
關于弗洛拉?麥克唐納的故事要從400多年前說起。公元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革命領袖克倫威爾處死,他的兒子查理二世被王室追隨者重新擁立為國王,對抗革命。在后來的戰事中,查理二世遭到慘敗,軍隊全軍覆滅。走投無路的查理二世在英國各地流浪了40多天,形同乞丐。這時,勇敢而善良的姑娘弗洛拉幫助“國王”從蘇格蘭逃到了人跡罕至的斯凱島,他們還在這里訂下了婚約。遺憾的是,盡管查理二世在弗洛拉的幫助下順利逃亡,此后他卻“爽約”再沒回來,空留下弗洛拉的思念長久徘徊在斯凱島之上。
除了王室貴族,斯凱島還吸引了大量的藝術家和作家,人數在19世紀時達到高峰。他們從島上連綿的丘陵、陡峭的絕壁中獲得創作素材——畫家威廉?透納、作家斯蒂文森和沃爾特?司各特、詩人羅伯特?彭斯等大師,都曾經以各自擅長的方式刻劃出島上精致、純樸的自然景色。彭斯那首著名的《我的心呀在高原》正是寫于斯凱島,據說當時他正看到了這里蒼茫曠遠的荒野、氣象萬千的海岸,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浪漫的蘇格蘭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