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 風
劉云山: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指出,做一名優秀新聞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深刻理解新聞工作者的根基所在、價值所在,更好地肩負起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使命;新聞工作者的位置應當是“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在路上心里才會有時代,在基層心里才會有群眾,在現場心里才會有感動;改進新聞報道文風關鍵是“說實話、說新話、說老百姓的話”,善于從群眾語言中汲取智慧,不斷創新表達方式,使新聞報道更加生動鮮活、富有感染力。(《中國青年報》)
馬建堂:要堅決反對和制止在統計上弄虛作假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強調,要堅決反對和制止在統計上弄虛作假,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馬建堂指出,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是統計部門安身立命之本。要將反對和制止在統計上弄虛作假,作為統計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嚴明紀律、堅決查處、完善制度,努力消除在數據采集、傳輸、處理等環節發生弄虛作假行為的可能。(《經濟要參》)
問 題
中國面臨四方面困局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認為,目前中國改革面臨的局勢與1992年很相似,一方面改革陷入困局,進入膠著期,中國未來的發展似乎必須做出一個新的選擇;另一方面“左”的思潮大有卷土重來之勢。因此,鄧小平關于當前要防右,但主要威脅是左的判斷并沒有過時,甚至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當下中國面臨的困局,至少有四個方面:一是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裹足不前。二是社會普遍擔心的國進民退的問題,有繼續發酵的趨勢。這一趨勢在金融危機之后有加速的傾向。三是壟斷行業改革遲遲難以起步,壟斷掣肘了民營企業和社會發展的空間。四是政府、政治改革舉步維艱,與社會公眾的要求相距甚遠,正在考驗著社會公眾的忍耐度。(《新民周刊》)
現行科技評價體系造成我國缺乏重大創新成果
2011年12月發布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國際科學論文產出已排在世界第二位,但這些科研論文的平均引用率卻排在世界百名之外。有評論者直言,以論文、成果獲獎為導向的現行評價體系,是造成我國缺乏重大創新成果,缺乏原始性創新理論及創新思想的一個主要原因。(《瞭望新聞周刊》)
中國民企進退維艱
2011年,從“用工荒”到“用電荒”;從融資難到用地難;從傳統紡織絲綢業的困境到新興光伏產業的危局;從制造企業的利潤之薄羞澀難言到各路銀行的盆滿缽滿的“不好意思”;從大企業的難言之苦到小企業的苦不堪言;從老板“跑路”到入獄,從企業停產到倒閉……我們的眼前,霎時間閃現無數悲壯而苦逼的身影。而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民企。事實上,今日之危機,與多年來民企生存的嚴苛環境,特別是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有著密切的關系。人口紅利的消失、各類成本的上升、民資出路的狹窄、稅負的沉重,國進民退對民企生存空間的擠壓……都指向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只有從體制上、政策上給予民企更大的空間,才能從根本上激活民企的活力。(《浙商》)
網絡售假
東南沿海一些城市的小作坊、小企業,大量生產了假冒知名品牌的侵權產品,通過一、二級批發商銷售給各網店經營者,網店經營者則通過網上交易、快遞運輸,將侵權產品向全國乃至國外銷售。與傳統的實體店鋪相比,開設網店門檻和成本低得多,無須店面、租金,甚至不用工商、稅務登記,只需在一些特定網站注冊、登記,提交身份認證信息。因為簡易便捷,網店受到越來越多商家青睞,網上購物方興未艾。但由于網上開店門檻低、缺乏有效審核機制,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監管漏洞,將網絡交易平臺作為售假場所。(《瞭望新聞周刊》)
吃喝成縣鄉部分官員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
其根本原因不僅在于公款吃喝具有公務接待的合理內核,還因為公款吃喝承載了眾多的官場功能,它關乎一些官員的工作、利益、晉升以及交流媒介等官場要事,是官場各種環節的重要一環,是官場各種鏈條的樞紐所在。一些酒場即官場,吃喝應酬已成為部分官員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東方早報》)
趨 勢
中國崛起已是歷史必然
今天中國已是以大國姿態出現于世界舞臺,中國制造已滲入到世界各個角落,中國企業活躍在國際市場上,成為能源、礦產、技術項目的重要競標者,中國人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他們因為有中國文化而“笑傲江湖”。這一民族有過強大的過去,但近代的落后卻使她飽經屈辱。中國崛起似乎已是歷史必然,強國地位塵埃落定,或唾手可得。(《商界評論》)
網絡輿情新變化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截至2011年底的數據,中國網民5.13億,其中48.7%在使用微博,而20lO年同期使用微博的人數僅有63ll萬。微博用戶的迅猛增長開始改變網絡輿情生態。第一,微博的大規模使用降低了網民發表意見的門檻,讓各個階層人士都可以利用微博發布信息和發表觀點。因此,參與網絡表達的人群在迅速擴大,網絡輿情的力度空前增強。第二,移動互聯網得到迅速發展,并與微博相結合。截至2011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占整體網民比例為69.3%。第三,參與對公共事件發表意見的人士增多,過去很少發言的人群,也開始發言。2011年,由學者、知識分子來擔當公共意見領袖的時代逐漸被打破,言論的空間被迅速放大,并且呈現多元化特征。微博不僅僅吸納了國內人士,來自海外的中文用戶也開始積極使用微博,并且使更多事件具有了國際比較的視野。第四,源于網絡動員的“線下”行動逐漸增多,包括一些群體事件的聯絡,同時各種公益活動也通過微博獲得更廣闊的舞臺。(《財經》)
未定稿
善待民辦教育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認為,民辦教育是中國教育的活力所在。中國民辦教育是在政府財政捉襟見肘、教育資源嚴重短缺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為中國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要為民辦教育的發展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如適當控制公辦學校的辦學規模,為民辦學校留有發展空間;給民辦學校在招收學生、收取學費等問題上充分的自主權;建立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教師流動的機制等。衡量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我們是否有一批民辦學校在各級各類學校中能夠脫穎而出。中國如果沒有一批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抗衡的民辦學校與優秀學科,可能永遠無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光明日報》)
我國亟需解決民企不公待遇問題
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入世談判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表示,中國入世10年打了9分,另外1分就丟在對于民營企業不公平待遇大量出現。給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完全公平的國民待遇,這個問題不能解決,那么我們就沒有完成對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社會的承諾。龍永圖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應當是有血有肉的,而血和肉就是我們的中小企業和微小企業。美國的大企業主要是到資本市場去發債券和上市,不與中小企業搶資金,所以美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就5%左右,而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成本30%、40%,這就是最不平等的一種競爭。(《經濟要參》)
舉 措
浙江公辦中小學將取消“擇校費”
今年起,浙江將全面推行義務教育中小學“陽光招生”。浙江省教育廳負責人指出,浙江公辦中小學擇校率堅決要降到5%以下,同時重拳治理擇校亂收費,堅決落實公辦中小學擇校與收費完全脫鉤的規定。“擇校費”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公辦學校在核定的班額內,如有多余學額,一律通過搖號確定招生名單。(《中國青年報》)
甘肅40萬干部下基層
甘肅省委決定,從今年開始,在全省開展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特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全省40多萬名干部將深入58個貧困縣、8790個貧困村、40多萬特困戶,聯村聯戶扶貧解困。(《中國青年報》)
河北1.5萬名干部駐村幫扶
河北省委組織開展以“強班子、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為主題的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根據部署,全省共確定5000個幫扶村,選派15000名干部駐村幫扶。(《光明日報》)
數 據
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1098億
水利部最新統計顯示,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啟動以來,全國累計完成投資1098.6億元,農民投勞11.7億個,完成土石方量34.9億立方米,分別占計劃的43%、33%、36%,三項指標均高于2010年同期水平。(《經濟要參》)
我國吸毒青少年178萬
截至2011年11月7日,我國經公安機關查獲并登記在冊的吸毒青少年人數178萬。(《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