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文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經歷失敗的沮喪,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面對失???如何將失敗變為成功?
上五年級的時候,看到科比、詹姆斯等美國男子籃球聯賽球星一個個球藝精湛,在萬眾矚目的賽場內接受觀眾的吶喊,我就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籃球。每天我都會利用課余時間練習投球。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覺得自己的水平不錯了,都能投進好幾個球了,應該找機會檢驗一下自己的球技到底如何了。
一個周末,我興致勃勃地來到球場,與其他伙伴展開了籃球比賽。比賽開始后,隊友傳給我一個球,對我大聲喊:“表演一下!大個兒!”我一聽,心想:好!露一手。我挽了挽袖子,笨拙地拍了幾下球,用力將球投了出去。球在空中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越過籃板?!叭徽?!”對方球員笑成一團兒。一瞬間,我的臉火辣辣的,如果地上有一條縫,我想都不會想,立馬就會鉆進去。
“下去吧,什么水平!”一名小個子球員斜著頭看了我一眼,不屑地說。我無言以對,低著頭離開了球場,但在心中暗暗發誓:我一定會練好籃球技術的,你們等著瞧吧!
從此,每個雙休日,我都會苦練籃球。一打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我經常累得滿頭大汗,晚上睡覺之前,躺在床上,我的手總會不自覺地做拍球動作;走路的時候,也經常蹦跳著做三步籃的動作;做家庭作業的時候,還時常用筆模仿運球的動作。爺爺對我說:“你對籃球走火入魔了吧?”我只是笑笑沒說什么,但爺爺不知道我付出的這些艱辛是因為我不想再失敗!我要證明自己!
到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已經將三步籃、搶板、背身單打與籃下得分練得爐火純青,并且也練得一手漂亮的中距離投籃與運球技術。擅長籃球的體育老師說:“對你這樣的大個子而言,能把技術練成這樣的確不容易!”我的同學甚至將我的球風與美國男子籃球聯賽球星波什做比較,都讓我覺得不好意思了!
清明節放假的一天,我又來到了球場,看見了那個曾經嘲諷過我的“小個子”。他見了我,輕蔑地說:“喲,‘笨蛋又來了!”
我不服氣地說:“咱們比試比試,怎樣?”“成!”小個子大聲說道。比賽的時候,他不停地冷嘲熱諷干擾我。可是我裝作聽不見,滿不在乎地用幾個變向便把他甩在一邊。不過他也毫不示弱,緊跟著我。我快速地運球推進,來到三秒區附近,緊緊抱住球,邁開大步,一步,兩步,我高高躍起,準備單手上籃的時候,小個子追了上來,也高高跳起,和我在空中發生了激烈的碰撞。我和他都失去了平衡,我不得不用出了每日都在苦練的技術——“小風車”。只見我用力將球在胸前一甩,球又一次劃出了美麗的弧線,不過這次不是“三不沾”,而是將球打板送入籃筐。那“小個子”頓時傻了眼,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我看到他那副表情,不禁暗自高興:好,我成功了!
我用親身經歷證明了,失敗不可怕,只有堅持,不氣餒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籃球夢!
指導教師:楊平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