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8%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劉錚王希)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數據,據初步測算,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2270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其中,二季度增長7.6%。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系,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政策預調微調力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分產業看,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471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10950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98677億元,增長7.7%。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
夏糧再獲豐收。全國夏糧總產量為12995萬噸,比上年增加356萬噸,增長2.8%。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925萬噸,同比增長5.5%,其中豬肉產量2588萬噸,增長5.9%。
工業生產運行在適度增長區間。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8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輕工業增長11.1%。分行業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40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盛來運強調,下一階段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進一步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之間的關系,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力促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延長石油集團逆勢而上實現“雙過半”
本刊訊 7月8日,記者從延長石油集團獲悉:上半年,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各項指標再創歷史新高。截至6月底,公司實現銷售收入760億元以上,完成年計劃的51%,同比增長23%;實現利稅費總額28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0%,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
今年以來,延長石油集團通過繼續加大科技進步與技術研發力度和深入開展對標管理與質量效益年活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有力促進了企業發展。據了解,1—6月份,延長石油集團公司生產原油613.82萬噸、凈增23.77萬噸,加工原油690.06萬噸、凈增89.19萬噸,銷售油氣和化工產品638.41萬噸、凈增67.61萬噸。
同時,延長石油集團圍繞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快速有序推進,上半年完成投資177.46億元,完成計劃的54.27%,創歷史新高。延安兩個LNG(液化天然氣)廠、商洛氟化工園區等8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興化大化工項目達產達效;靖邊能源化工園區項目進入大規模安裝階段,以提升產品質量為目標的三個煉油廠技改項目快馬加鞭、晝夜兼程;以建設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基地為目標的甘泉陸相頁巖氣水平井和CO2壓裂試驗科學實施;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的靖邊煤油共煉工業示范項目、安源煤焦油加氫項目、洛川輕烴綜合利用、延長伴生氣綜合利用等6個重點項目奠基開工,還有一批前瞻性技術實驗和中試項目前期工作快速推進。
陜西省上半年原煤產銷量雙雙首破2億噸大關
本刊訊 日前,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繼2009年上半年我省原煤產、銷量首次逾1億噸后,歷經3年努力奮斗,今年上半年同期又雙雙歷史性突破2億噸大關。1—6月,全省累計原煤產量21388.29萬噸,完成全年預計產量的46.50%,同比增加2026.39萬噸,增長10.47%;累計實現商品煤20413.15萬噸,同比多銷售煤炭1521.85萬噸,增長8.06%。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的傳導,省內各煤炭主產區煤價震蕩下跌,價格行情起伏較大,市場供求寬松,煤炭庫存量增加較快。
上半年,省屬煤礦產量16726.09萬噸,在全省原煤總產量中的占比為78.20%,環比增加3413.81萬噸,增長25.64%,同比增加1736.19萬噸,增長11.58%。上半年,省內煤炭市場價格行情總體走勢呈現前期盤整平穩,中、后期震蕩下跌的特征。一季度,各煤炭品種環比市價基本持平。進入二季度,4月份煤市價格行情延續平穩走勢。5月份起煤炭價格行情逆轉,除肥精煤、長焰混煤、瘦煤和噴吹煤環比市價持平盤穩外,其余煤炭品種環比市價均始現年初以來首次全面下跌現象,跌價在10元/噸—35元/噸區間。6月末,煤炭市價環比價格下跌在10元/噸—250元/噸區間,同比價格下跌在5元/噸—100元/噸區間。
5月份以來,全省煤炭庫存量增加較快,當月末環比、同比增幅分別為26.09%和50.91%。截至6月30日,全省煤炭庫存量330.40萬噸,環比增加79.72萬噸,增幅31.80%;同比增加161.67萬噸,增幅95.82%。
上半年陜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國第一
本刊訊7月16日,記者在全省工業穩增長會議上獲悉:上半年,全省工業戰線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增長成效顯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881.68億元,同比增長21.9%;實現工業增加值3138.24億元,增長17%,增速位列全國第一位。其中:輕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386.88億元,增長23.6%;重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2751.36億元,增長16.1%。
全省能源化工工業上半年完成產值3888.18億元,同比增長24.3%,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53.7%,拉動工業產值增加11.8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1985.57億元,增長14.9%,比一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與1-5月持平。從主要大行業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增加值764.53億元,增長19.7%,拉動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長4.6個百分點,分別比一季度和1-5月份高1.2和0.3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561.36億元,增長8.2%,拉動1.6個百分點;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337.49億元,增長14.7%,拉動1.6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185.04億元,增長10%,拉動0.6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省裝備制造業累計完成產值1503.02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比1-5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9.9%,拉動工業產值增長2.2個百分點,比1-5月份高0.3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372.4億元,增長9.7%,增速比1-5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從主要大行業看,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07.46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1-5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專用設備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5.1%和5.1%,增速持續放緩。
食品工業實現增加值238.3億元,增長22.6%;非金屬礦物質制品實現增加值99.35億元,增長31.3%;醫藥制造業實現增加值55.03億元,增長19%;紡織服裝工業實現增加值30.24億元,增長31.1%;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27.31億元,同比增長18.5%。 (秦 陽)、
我國實有內資企業逾1250萬戶
本刊訊從舉行的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局長座談會上獲悉:截至5月底,全國實有內資企業1253.87萬戶,其中私營企業1013.08萬戶,內資企業注冊資本(金)64.67萬億元。此外,有外資企業43.93萬戶,注冊資本1.83萬億美元;個體工商戶3861.34萬戶,資金數額1.73萬億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工商總局進一步推進實施商標戰略,著力提高商標注冊、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落實商標戰略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支持措施。1至5月,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62.08萬件,同比增長16.26%,累計商標注冊申請量達1033.41萬件。上半年,工商總局還大力實施廣告戰略,組織開展農資打假等“紅盾護農”行動,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制定出臺《關于推進廣告戰略實施的意見》、《國家廣告產業園區認定和管理暫行辦法》,認定9個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大力培育發展農村經紀人,積極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充分發揮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作用。截至5月底,全國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8.22萬戶。 (蘇大鵬)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本刊訊中國政府網今天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在汽車油耗上,規劃提出,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規劃提出的目標還包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產業鏈發展上,配套能力明顯增強,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建立起有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相關管理制度,構建市場營銷、售后服務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較完備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體系等。(楊忠陽)
全國煤炭建設工作座談會在咸陽召開
本刊訊7月10日-11日,全國煤炭建設工作座談會在陜西咸陽市召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陜西省副省長李金柱出席會議并講話。
座談會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梁嘉琨主持。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華煒致辭,并介紹了陜煤化集團“十一五”發展成就和“十二五”發展規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路耀華作了《堅持科技進步轉變發展方式,努力開創新時斯煤炭建設工作新局面》的主題報告。會上,印發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建設協會關于推進煤炭建設“十二五”發展的指導意見》。陜煤彬長礦業公司、中煤礦山建設集團、中煤北京華宇公司和中煤能源集團等四家單位分別作了典型經驗介紹。王顯政會長講話中要求,在當前形勢下,煤炭企業特別是大型煤炭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統一行動,采取有力措施,維護煤炭市場供需平衡,調整優化投資結構,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李金柱副省長在講話中,介紹了陜西省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煤炭產業發展情況,同時對“十二五”陜西省煤炭工業發展規劃進行了介紹。他指出,未來陜西省煤礦建設要遵循三個原則,即:一是集中集約,能大則大;二是兩化融合,特別是信息化和煤礦機械化結合方面要重視;三是把生態環保放在重要位置。
國土資源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炭安全監察局以及主要產煤省區的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煤田地質勘探、煤礦設計、施工與工程監理等企業代表3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前,與會代表參觀了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彬長礦業公司重點建設項目。
(任杰)
全國扶貧開發典型人物高乃則
陜西興茂侏羅紀煤業鎂電集團董事長高乃則榮獲“全國扶貧開發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并在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通報表彰。高乃則的先進事跡在秦晉府谷、保德二縣廣為傳頌,他不愧為杰出的民營企業家。近年來,高乃則捐巨資7.56億元用于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等社會公益事業。由于業績突出,高乃則榮任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
高莊則村是高乃則的故鄉。高乃則父母都是農民,他從小家貧沒讀幾年書便在村種地務農。為了生計,高乃則離鄉進城,在縣城開豆腐坊賣豆腐,三中全會后,他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 ,向煤業鎂電等企業領域進軍,由于經營有方,成為府谷縣有名的億元富翁。他富而思貧,助學捐資、資助弱勢群體,哪里有困難他就伸出援助之手。
高乃則致富后不忘家鄉高莊則村的養育之恩,計劃投資10億元資金,建設家鄉的新農村。李峰公路、飲水工程、公益性居住區、休閑廣場等已建成,目前正在建設別墅式住宅區。規劃中的高莊則村注重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擁有蔬菜大棚、紅棗基地、育禽養殖基地、屠宰加工廠和各種農副產品加工廠,并規劃觀光溫室,接待觀光旅游,為農業開發增添亮色。
高莊則村的宏偉藍圖吸引了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的注目,他來該村調研后感慨地說:“在環境如此脆弱的地區,高莊則新農村的建設是一項開發性的創業工作,具有現實和戰略意義,值得探索,不斷完善。”
一個不具備生存環境的窮山溝,如今變成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金銀窩。用村民的話說:“咱村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全靠村里出了一個能人、好人,高乃則。”
下寺灣采油廠團員青年與雷鋒精神同行
本刊訊前不久,延長油田下寺灣采油廠廠長孟宏、黨委書記任東意帶領該廠300余名團員青年走上街頭開展“共建美麗甘泉”學雷鋒活動。
雷鋒精神永遠是廣大團員青年自我升華提高的榜樣。下寺灣采油廠位于延安市甘泉縣,甘泉縣風景秀麗,又是革命老區,因此保護環境至關重要。甘泉是我家,美麗靠大家。為了更好地激發廣大團員青年愛崗敬業的服務奉獻意識,下寺灣采油廠以學雷鋒活動為契機,組織團員青年開展“共建美麗甘泉”活動,號召團員青年以雷鋒精神為榜樣,立足崗位做貢獻,樹立新時期石油青年良好精神面貌。經過4個小時的奮戰,該廠團員青年擦洗甘泉主街道欄桿、清除垃圾箱200個、發放向雷鋒同志學習貼語500張,受到甘泉廣大群眾的稱贊。(楊朋超張建)
女老總貪百萬元做美容
據《新京報》曾擔任北京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總經理的石永怡,在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間,先后多次將單位100萬余元公款轉入北京雪丹女子世界健身俱樂部等多家單位,用于自己美容、保健及購買美容保健產品等個人消費。之后,石永怡以召開會議、購買辦公用品、耗材等名義開具發票到單位平賬。
7月11日,石永怡涉嫌貪污一案在北京市一中院開庭審理。受審時,石稱做美容是為維護社會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