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武
同學們進人高中以后,由于所學的內(nèi)容加深、思維的要求提高、課堂的容量增加、老師講解的課時減少,往往會感覺不能適應這種變化,致使成績下降,實際上,學會預習是高中學習關鍵的一步,下面談談數(shù)學預習的幾個要點,供同學們參考。
一、為什么要預習
預習的意義有以下三點,
1.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自學能力的提高,預習是同學們自己首次獨立地接受、加工處理和運用新知識的自學活動,預習時需要自己去閱讀,自己去理解,自己去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抽象概括等思維方法處理新的信息,能長期堅持,必然大大有益于自己思維能力及自學能力的提高,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有助于提高聽課水平,同學們?nèi)绻谡n前做了充分的預習,對所學新課程有了整體的了解,對新課要講什么,重點、難點是什么,自然就會心中有數(shù),對于預習中不懂的問題,在老師講解這部分知識時就會有明確的目標,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主動,更容易將不懂的問題搞懂,掃除上課時的部分知識障礙,再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指點與啟發(fā),對知識的領會便可以進入更高的境界。
3.可以提高記筆記的針對性和記筆記的水平,同學們在課堂學習中,記筆記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一味地抄,老師的板書中許多內(nèi)容是直接引用的課本敘述,如果已經(jīng)通過預習,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與課本一字不差,大可不必照抄一遍,應該有針對性地記錄老師對概念、規(guī)律深層次的闡述,對例題的分析、方法的探索、思路的概括和自己對聽課的理解等,這些筆記的內(nèi)容,有些屬于課本上沒有而老師板書的,有些屬于老師沒板書而口述的,有些屬于老師既沒板書也沒口述,而是自己通過聽課理解到的,這樣記筆記就可以省出時間,認真聽課,認真分析,提高學習效率。
二、預習什么
在學習新課之前,要先對教材進行預習,但是預習新課絕不能走馬觀花地泛讀,而要注意以下幾點,
1.預習概念:要找出定義中的關鍵字,進一步思考這些關鍵字所起的作用,若把它去掉有什么后果,力爭對概念進行完整的理解。
2.預習定理:要找出定理的條件、結論,分析定理的使用環(huán)境及定理的類型,尤其注意條件的嚴密性,若有條件減弱會有什么結果等。
3.預習公式:要抓住公式的結構特征,使用條件,了解公式的求解對象,思考能否對公式進行變形,變形后有什么新的功能等。
4.預習例題:分清解題步驟,指出關鍵所在;弄清各步的依據(jù),養(yǎng)成每步必問為什么,考查哪些知識點,例題使用什么樣的解題方法與技巧的習慣;比較同一節(jié)例題的特點,盡量去體會選例意圖;分析例題的解題規(guī)范格式,并按例題的格式做練習題。
5.在預習之后,要列舉出本節(jié)課中值得掌握的知識點,分清哪些知識點是難點,列舉出本節(jié)課中出現(xiàn)的解題方法與技巧,將自己的看法、體會寫在書眉或書邊,并在每一段書邊上寫出段意,另外還要寫出小結(一要概括本節(jié)內(nèi)容,二要反映本節(jié)各內(nèi)容之間的并列或從屬關系),寫出變式(對優(yōu)秀生要求對例題條件、結論變化,由特殊向一般轉(zhuǎn)化,將有關知識進行橫向聯(lián)系,縱向發(fā)展)等。
三、如何進行預習
預習有許多辦法,預習從時間和內(nèi)容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課前預習,二是階段預習,三是學期預習,課前預習,就是在上新課前預習下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這里我們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預習方法,就是“3分鐘預習法”,在上課的前一天,或者在即將上課時,你利用1到3分鐘的時間,把這堂課將要講的內(nèi)容瀏覽一下,3分鐘的預習,花不了你太多的時間,卻能大大地提高你聽課的效率,階段預習,就是用較長、較多的時間預習一章或多章的內(nèi)容,學期預習,就是在假期中預習下學期的內(nèi)容,這三種預習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的,每位同學應該在學習的空閑時間內(nèi)自覺地安排和分類預習。
四、預習中的幾個觀點
1.預習不是自學,預習時間不宜過多,否則就成了自學,費時的預習,會降低學習效率,導致聽課時注意力分散,錯過老師精彩和關鍵的講課內(nèi)容,這樣就不劃算了,預習要與課堂學習相配合。
2.不預習并不是一無是處,不預習,有不預習的好處——因為不預習,課程的內(nèi)容對你來說是全新的,能夠使你更專注地聽課;預習,有預習的好處——因為你聽課的時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段課程內(nèi)容較為簡單時,你可以不必預習,但是,在課程進程中,有時連著幾節(jié)課,都是難點比較集中的內(nèi)容,這時,預習就非常有效了。
同學們,趕快預習一下明天的數(shù)學課,體驗一下預習的好處吧!
(責任編輯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