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東 趙永和 蘭振 董帥 張蒙
近年來,隨著農業規模化尤其是保護地栽培技術的快速發展,保護地西瓜生產水平逐年提高,西瓜種植方式也在不斷改進[1]。由20世紀60年代的自根苗種植、大水漫灌,到80年代的嫁接苗種植[2-4],畦灌、滴灌等栽培技術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5-8]。北京地區無霜期短,在每年 3—4月份和9—10月以后,西瓜市場供應緊缺,全部靠南方外運供應,而且價格相對較高,因此適合進行瓜菜作物春提前和秋延后生產,不但延長了市場供應時間,增加了產量,而且提高了經濟效益。目前本地部分瓜農仍然采用一些常規的種植技術,使西瓜產量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不大,管理稍有不當就會造成經濟損失。筆者在幾年的西瓜生產技術推廣中,通過大量的試驗、示范,總結出幾種西瓜栽培新技術,供瓜農參考。
1 設施西瓜早春天幕覆蓋技術
在華北地區春季溫度較低,設施大棚、日光溫室提早種植,提高溫度成為西瓜栽培的關鍵技術之一。用煤、電加溫消耗較高,應用雙膜覆蓋技術可提高棚溫3~5 ℃,用煤、電輔助加熱,可大大降低成本,適用于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西瓜生產。
1.1 具體做法
在西瓜定植前20 d(天)將大棚外膜扣上,在距棚頂向下30 cm處,沿棚縱向吊12號或14號鐵絲,共吊3~5條。再由其上向下60~70 cm處,吊第2層天幕鐵絲,方法相同。然后沿棚橫向用0.014 mm流滴膜覆蓋,兩頭拉緊,用土壓好,中間接縫用大號塑料夾子夾好(也可縱向鋪膜,優點是省工,但膜上易積水),雙層天幕覆蓋完畢。需要說明的是,在定植不是特別早的地區可用1層天幕覆蓋即可。定植后夜間最好用草簾將棚四周圍上,棚內四周圍1層舊塑料膜。為使瓜苗長勢一致,在棚兩邊加扣3 m拱棚,中間加扣2 m拱棚,保溫效果更佳。在北京地區冷棚定植時間可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4月初根據天氣撤下第1層膜,4月中下旬可根據天氣撤掉第2層膜。雙膜成本在300~400元,定植時間可提前10~15 d,成熟期提前7~10 d,為提高經濟效益打下了基礎。
1.2 溫度管理
在管理上重點是放風。由于使用雙膜覆蓋熱量容易積累,白天溫度在22~25 ℃ 時要放小風口,晴天在9:00后溫度上升較快,要及時放風。方法是:雙層天幕每隔1根棚竿先打開一段第1層天幕的塑料夾子,待溫度繼續升高時再打開一段第2層頂風天幕的夾子,如果溫度繼續升高再適當打開棚外膜風口。筆者在試驗中遇到天幕覆蓋易出現的問題是造成植株徒長,導致坐果難。其原因歸根結底是溫度過高,溫度高時雌花發育受阻,造成無雌花或落花落果。建議在應用雙膜覆蓋時要嚴格加強溫度管理,在花前噴施硼肥以促進坐果。
2 西瓜蜜蜂授粉技術
2.1 西瓜蜜蜂授粉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農業規模化尤其是保護地栽培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農藥和化肥過度使用,破壞了生態平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健康食品備受消費者關注。西瓜蜜蜂授粉技術是現代都市農業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是從根本上實現農業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之一。西瓜蜜蜂授粉為食品安全、環境安全、建設和諧的生態環境提供了技術支持。
2.2 西瓜蜜蜂授粉的優點
與生長調節劑處理相比,蜜蜂授粉是天然授粉方式,能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現代農業從業人口的老齡化趨勢迫使需要采用簡約化栽培技術,蜜蜂授粉技術的應用可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僅能改善生態環境,更是一項農牧結合、農業增產提質、實現簡約化栽培的重要技術措施。特別是設施長季節栽培下西瓜開花不整齊,人工授粉耗時長,工作效率低,隨著勞動力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日益增加。面對新的種植業發展模式要求,蜜蜂授粉技術的應用將會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并成為蜜蜂產業和生態農業發展的新亮點。蜜蜂授粉后,西瓜坐果率高,坐瓜整齊,產量高,更重要的是能改善西瓜的品質。
2.3 西瓜蜜蜂授粉的方法
在西瓜預留果節位雌花開花前2~3 d讓蜜蜂進棚,使蜜蜂有一個熟悉環境的過程,具體操作規程:(1)早春大棚西瓜蜜蜂授粉技術適應大中果型有籽西瓜栽培、小果型西瓜爬地栽培,小果型西瓜立架栽培要配合人工輔助授粉,無籽西瓜栽培禁用。(2)西瓜苗定植時杜絕使用防蚜蟲藥片(1株1片吡蟲啉緩釋劑),也不能噴灑其他殺蟲劑和殺菌劑,如需藥劑防治待蜜蜂授粉結束后進行。(3)在留果雌花開放前2~3 d,放置授粉蜂。過早放置會造成無效坐果,增加疏果工作量。(4)中果型西瓜667 m2大棚放置1箱帶蛹的蜜蜂(最好有蜂王),蜜蜂數量 3 000~4 000只。將蜂箱放置在瓜棚中間位置,蜂箱門方向朝南。在中間和與其對應的兩邊打開2 m左右的頂風和邊風口,并拴好帶顏色標記。(5)授粉蜂最好是傍晚進棚,進棚后靜置0.5 h(小時)再打開蜂箱小門,開度在1/3大小,待蜜蜂熟悉路徑后將蜂箱門全部打開。(6)蜂箱里準備 1 個盛糖小水槽,每天向糖槽中添加白糖漿,確保蜜蜂進食。白糖漿配制:用0.5 kg水加0.3 kg白糖,將糖水熬成稀糖漿,放涼后添加在糖槽中,剩余糖漿放在冰箱中保存備用。注意:不能把白糖加水融化就喂蜜蜂,更不能用變質糖水喂蜜蜂。(7)在蜂箱上放置1只盛水容器,每天更換清水,水上浮一些小木條等漂浮物,以便蜜蜂飲水。(8)蜜蜂授粉時大棚溫度應保持 25~30 ℃,溫度過高影響授粉效果甚至造成蜜蜂死亡。(9)授粉結束后,在傍晚待蜜蜂回箱后,關好蜂門,送回蜂場。(10)西瓜雞蛋大時選果和疏果。
3 設施小果型西瓜密植栽培技術
近年來小果型西瓜已大面積發展,由于它含糖量高,口感酥脆,賣價高,效益好,一直是廣大市民喜食瓜農喜種的瓜果,而提高產量成為目前生產上的瓶頸。筆者經過試驗,總結出設施小果型西瓜密植栽培技術:
3.1 密植栽培要點
適用于小果型西瓜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立架栽培,宜選植株不易旺長品種,如北京L-600小果型西瓜品種。667 m2施腐熟雞糞6~7 m3,雷力復合肥20 kg。行距1.3~1.4 m,邊行可稍窄,在0.8~0.9 m,株距0.18 m,667 m2定植2 400株。雙蔓整枝,主蔓上架。主蔓開花后進行人工授粉,副蔓在主蔓開花后打尖作為營養枝,坐果節位在14~17片葉,每株第1瓜批留1個果,在坐果后主蔓留 12~13片葉打尖,單果質量2 kg左右,667 m2第1批果產量可達4 800 kg。第2批果在第1個果七八成熟時留3條分枝,開花后進行人工授粉,盡量留2個果,第2批果667 m2產量在2 000~3 000 kg。
3.2 水肥管理技術
全生育期采用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技術,定植前2 d灌水30 m3,定植后灌溉5 m3左右。伸蔓期視土壤情況 1次滴灌10~15 m3,坐果后3 d選擇16 ∶ 8 ∶ 34 沖施肥,667 m2隨水沖施全水溶性沖施肥5 kg,4~5 d后再隨水滴灌沖施5 kg,7 d后再隨水沖施5 kg,以后視土壤及溫度調節水分及濕度。第2批果發育期由于溫度較高,成熟期短,灌溉施肥要及時,一般沖肥5~10 kg,全生育期灌溉220 m3左右。要及時防治白粉病、葉枯病、霜霉病、紅蜘蛛等病蟲害。
3.3 經濟效益比較
小果型西瓜常規種植667 m2定植1 300~1 500株,密植栽培定植2 400株,比原來多定植900~1 100株,坐果率為100%,且主蔓坐果較副蔓坐果西瓜成熟可提前5~7 d,可提早上市,經濟效益顯著。密植后種子費 600元,底肥1 091元,沖施肥210 元,水電費110元,農藥200元,不計人工費,成本合計2 211元。冷棚第1批果在5月20日成熟,每 kg 售價為6元,產值28 800元,第2批果每 kg 售價4.4元,產值8 800元,合計37 600元,扣除成本2 211元,667 m2收入在3.5萬元左右,若是暖棚效益會更高,值得推廣。
4 春茬小果型西瓜割秧留果技術
4.1 種植方式及方法
春茬小果型西瓜雙行種植,3蔓整枝,2條蔓上架,株距0.45 m,行距1.5 m,每667 m2定植1 500株。667 m2 底施腐熟雞糞5 m3,磷酸二銨35 kg,豆餅 15 kg。水肥一體化施肥灌水。春茬西瓜在5月中下旬成熟,可陸續采摘到6月中旬,然后將所有瓜秧在距地面10 cm處割掉,待原有瓜秧上長出新蔓后留2條健壯蔓,雙蔓整枝,每株留1果。7月1日左右開花,7月28日前后果實成熟。建議留8 片葉的果(第1果)。筆者研究表明,留第2或第3個果,由于后期瓜秧根系老化,溫度又高,營養不足易產生畸形果,且單瓜質量也小。第1果在瓜秧旺盛期坐果,果形周正,單瓜質量高。且北京地區7—8月份市場西瓜供應較少,這樣留果正好彌補市場空缺,經濟效益高。
4.2 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6月中旬后華北地區進入雨季,灌溉時要看土壤和天氣情況而定。西瓜割秧后苗期澆1次水,667 m2約15 m3,施尿素5 kg提苗;西瓜膨果期灌水20 m3,隨水追施氮 ∶ 磷 ∶ 鉀=16 ∶ 8 ∶ 34圣誕樹沖施肥10 kg。進入夏季高溫季節,注意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紅蜘蛛等病害。
5 保護地中果型西瓜最優坐果技術
5.1 最優坐果的意義
傳統栽培中的隨機坐果尤其是將西瓜坐在棚邊行和棚中間,容易產生厚皮瓜、畸形瓜、裂瓜,保護地種植中果型西瓜,采用雙行最優坐果種植方式,即可省工又可提高西瓜含糖量,且西瓜口感好,即提高了產量,又增加了經濟效益。
5.2 技術要點
雙行最優坐果種植,采用 3蔓整枝,大棚兩邊及中間不坐果,只在大棚兩邊第2行坐果,株行距為0.7 m×2.75 m,棚兩邊及正中間行距可適當小一些,每棚種植4壟8行,667 m2定植650株。由于傳統種植西瓜是隨機坐果,如果在邊行和中間行坐果,受溫度影響:農戶對中間行一般不放頂風,在外界溫度升高時,使得西瓜受高溫時間較長,特別是到了5月10日后棚中間若出現 45~50 ℃ 高溫,西瓜品質不佳;而邊行坐果由于大棚夜間溫度低,中午溫度高,農戶開邊膜放風,冷熱交換頻繁,使得此處溫差較大,易形成厚皮瓜、裂瓜和畸形果,影響果實生長,使西瓜單瓜質量和產量降低。在雙行種植最優坐果方式中,做壟、定植和留瓜節位和以往相同,每株留1個果,只是改變了坐果地點。將西瓜坐瓜蔓向邊行第2溝爬蔓,相鄰瓜溝坐瓜蔓也向邊行第2溝爬蔓,每隔1株再多留1條營養蔓,爬2條蔓,以便遮蓋西瓜,其他營養枝分別向兩邊爬蔓,這樣4個瓜溝只有2條瓜溝坐瓜,西瓜坐果后沒有茂密枝葉覆蓋,通風透光良好。在坐果時人為控制坐果區域,在棚內距邊行第2行坐果,避開高溫和溫差較大的區域,將西瓜坐在棚內溫度相對穩定的環境內,西瓜單瓜質量和產量明顯增加,提高了商品率,且在整枝、打杈及采摘等管理上方便省工,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鄧德江,陳宗光. 西瓜甜瓜無公害栽培新技術[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8: 1-15.
[2]戚長生,齋藤行正. 西瓜嫁接技術[J]. 果樹科學,1987,4(1): 36-39.
[3]趙廷元,武瑞珍. 西瓜嫁接換根栽培技術[J]. 山西農業科學,1987(4): 22-25.
[4]徐鶴林,陳振武,郭輝. 西瓜嫁接換根預防枯萎病[J]. 江蘇農業科學,1981(2): 56-57.
[5]史鳳金,鐘玉愛. 西瓜微噴試驗研究[J]. 灌溉技術, 1989(2): 16-20.
[6]馬建祥,張顯,張勇,等. 陜西關中地區大棚早春栽培中果型西瓜品種篩選試驗[J]. 中國瓜菜,2008,21(2): 24-25.
[7]張保東,劉國棟,代艷俠,等. 滴灌頻率對溫室小西瓜長勢、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中國瓜菜,2009,22(6): 7-8.
[8] 西瓜滴灌好處多[J]. 噴灌技術,1979(3):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