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哈佛大學通過對140多個企業進行長達10年調查研究發現:當客戶忠誠度提高5%時,企業的利潤提高45%到85%。忠誠的客戶是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維系客戶忠誠度對于企業及其品牌的發展來說具有戰略意義。
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客戶忠誠度計劃都受到了眾多企業高度重視,支撐著企業價值增長與品牌提升。提高客戶忠誠度,建立客戶數據庫,分析并定位不同層級的客戶,有針對性進行分類精準營銷,是企業完成基本的客戶積累后必然的營銷要求。
關于客戶忠誠度計劃,國外有很多可以借鑒的案例。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從“產品導向”向“客戶導向”轉變,客戶忠誠度計劃在中國企業的營銷中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盡管在具體的執行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中國企業已經把客戶忠誠度計劃提升到戰略高度。
就以往而言,傳統的金融營銷一般采用掃樓式的“盲目營銷”,或基于客戶已有明確需求、主動上門的“被動營銷”,缺少客戶規劃和潛在需求分析。如今,金融產品逐漸從產品營銷走向客戶營銷階段—為客戶量身定做金融產品,以客戶為中心進行服務營銷。
人保電話車險推出的車險管家服務、啟用新電銷號碼、零距離服務理念、升級七項服務承諾、客戶節等,就是以客戶為中心進行“大服務”營銷,通過差異化競爭,使人保電話車險品牌植根于客戶心中,維系并提升客戶忠誠度。
針對客戶有計劃地營銷,不僅要以客戶為導向,而且要隨著客戶的生活、消費軌跡進行相對的轉移。比如,新媒體日益進入人們的生活,一些金融機構開始向新媒體發力。中國人保財險一改金融機構向來保守的營銷方式,運用微博等新媒體,在鎖定老客戶實施忠誠度計劃的同時,有意識地影響新生代客戶,積累品牌資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如今,信息傳播越來越快,產品差異化越來越不明顯。把不同的品牌區隔開來的,只能是服務。以客戶為中心,提供服務產品解決方案,是金融營銷實現品牌差異化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
服務源自于“心”,作用于“心”,心靈相互感應,服務才有生命力。真誠對待客戶,換來客戶忠誠—此乃忠誠度營銷之靈魂。所謂“能工摩其形,巧匠攝其魂”,通過忠誠度營銷“攝其魂”,正是以中國人保為代表的金融企業努力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