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本刊點評:
姜胡彬1987年赴美留學、創業,現成為一名在異國他鄉的華人企業家。在美國25年來,他毅然專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發展,不僅在文檔自動理解,數據處理、圖像信息處理等技術方面成為世界領先的翹楚,也讓華人的公益慈善在美國落地生根,更為華人華僑在美國協同發展做出了極具卓越的貢獻。
然而他一直有這樣一個夢想:在中國發展創立新一代智能化的社交媒體網絡與自動化協作的新平臺,并以世界最領先的標準建立一套新的網絡技術,為推進祖國的經濟繁榮、社會和諧奉獻自己的所能。
從夢想到理想,從學習到創業,從平凡到卓越,姜胡彬在異國他鄉演繹著東方華人的傳奇人生。他——不愧為華商界領袖式代表人物,不愧為享譽世界的“華人貢獻”典范。
如果說關于“人工智能”最早的印象,哪些是讓筆者感受最深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2001年上映的美國同名科幻電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了,除了劇中主人翁那雙“傳神”的雙眼打動了無數觀眾外,相信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功能更給了人們一個無限的遐想。
然而,姜胡彬一直研究創新的,就是讓“人工智能”的理論和技術實用化,讓科技的發展成果為人類的生活、工作等創造更多的便利和快捷。
啟迪思想 少年夢想根植內心
牛津字典定義“人工智能” 是計算機系統的理論和開發,而這種計算機系統具有能夠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因此,人工智能系統具有人的思維和判斷的能力。
然而機器真的可以思考嗎?難道計算機程序真的可以實現人的思維嗎?這些神奇、深奧的科學技術,讓無數少年為之著迷、瘋狂,姜胡彬也是其中一員。他告訴記者,關于人工智能技術最早的認識來自于小學課堂上老師講的一則“機器人故事”,也許這個故事給更多小伙伴的感受是好玩、稀奇,但是它還帶給童年姜胡彬一個夢想,那就是自己什么時候可以看到真正的故事里的機器人。
也許正是這在旁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一個課堂故事,卻給了姜胡彬最原始、懵懂的夢想與理想。隨著年齡的逐漸長大,知識的逐漸提高,讓他更進一步認識到所謂的機器人原來是由信息系統的“電子技術”來控制,這無疑更增添了對于“電子技術”的無窮好奇心。在初、高中的學習期間,他利用業余時間翻閱了很多清華大學的書籍和《無線電》雜志。然而真正讓他踏入人工智能領域是在1977年被南京工程學院(現在東南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錄取,這個他夢寐以求的專業學習也成為他人生的重要轉折,并為他今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了在學校的專業課程學習外,姜胡彬還得到了著名自動控制專家系統工程學科的開拓者之一徐南榮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委員博士指導教師陳維南,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吳介一,全國優秀教師著名數學教授楊應弼等國內知名的專家教授給他的幫助和教誨。
1987年,姜胡彬到美國馬里蘭州大學攻讀人工智能博士學位。也正是從80年代起,“人工智能”被引入了市場,不僅在“沙漠風暴”行動中軍方的智能設備經受了戰爭的檢驗,人工智能技術還被用于導彈系統和預警顯示以及其它先進武器,更普遍的進入人們的生活、工作,被譽為通向21世紀之匙。
創新思想?開拓企業一片藍海
兩年博士學位的深造,使姜胡彬成為衛星遙感影像系統—馬里蘭圖像形象和分析系統的發明人之一, 并獲得兩項專家系統研究基金。另外,他在建立人類視覺感知的神經網絡和機器學習模型對自然筆跡的識別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一切似乎在同時堅定了他的人工智能創業夢——開創一個企業把人工智能應用于文獻圖像和上下文的理解。他毅然放棄了他心愛的博士學習,投身于開創企業的準備工作。
1996年姜胡彬和夫人一起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創業。主要從事開發新型的文獻成像掃描系統。追求、信心,執著,和努力使他們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大,從大到強走過了無數的困難和艱辛。以開發先進技術為起點,突破環境,語言,文化,和社會偏見的障礙,使公司完全成為一個美國文化的軟件企業。從花旗銀行購買他們的第一套軟件起,姜胡彬親自設計的文獻成像掃描系統不僅走進了眾多世界500強企業, 也讓他在技術開發,市場拓展和企業管理方面愈加成熟。
2000年姜胡彬和夫人一起開始了他們的第二次創業。主要從事人工智能領域及軟件的開發,為企業和政府提供信息管理、自動化數據處理、系統與知識工程等方面的服務。Ecompex公司首先成功開發了由計算機自動流程控制的大型文獻成像掃描系統,實現了從掃描,質量檢驗,到后期處理的自動化,使掃描吞吐量達到每天至少50萬頁以上。然后,成功開發了配套的文獻管理和繼續經營系統(COOP)。加上智能化的文獻數字化復原系統,形成了獨一的信息管理鏈。 如今,這個信息管理鏈走進了云計算的新時代,在刑事訴訟,文檔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繼續經營管理等方面為客戶提供更可靠,更簡便,更有效率的服務。它的創新影像文檔,文檔處理,信息檢索技術正在改變政府和私營行業信息管理方法,為智能信息和數據處理打好基礎。
Ecompex的事業如今已進入相對穩定發展時期。然而,她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不同階段,也遭遇過形形色色的問題和困難?!凹夹g革新、人才流動、市場占有、企業知名度等是任何企業任何階段都會遇到的問題,它們一環套一環,彼此間存在著一定的平衡關系,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其中某個因素會率先發生變化打破這種平衡,然后提醒我們適時進行技術,管理,和業務上的變革和調整,以重新達到平衡,讓企業螺旋式上升發展?!?姜胡彬把他多年用心摸索和總結出來的經驗告訴記者。多年的創業實踐使他深深地體會到管理一個公司相對研究一個軟件更為巨大的挑戰性和冒險性。身為一個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要考慮的不只是軟件的開發,更重要的是整個公司的運作與發展,如何將軟件推向市場, 讓社會承認它,接受它,消費它。姜胡彬從應用人工智能領域的開拓者,成功轉變為Ecompex公司事業的帶頭人,率領整個團隊邁向更高更廣的新天地。
姜胡彬用他的勤勞和智慧重復著一個又一個美國夢。如果說他的頭兩次創業是用智能技術在美國圓一個自身的夢,那么他的第三次創業則是要創造一個為大眾服務的智能平臺。 2011年,姜胡彬開創了WioWise公司,從事開發智能化的新一代社交協作技術和網絡平臺。公司將用獨創的知識提取及表達技術對語義網和傳統的非語義網進行管理,與獨創的網絡協作平臺相結合,向社會提供新型的社交,檢索,及電子商務服務。目前,姜胡彬已經考察了蘇州吳中,江蘇鎮江,和南京等地的經濟開發區,希望此次創業能與中國的發展有所互動。
作為一名發明家,姜胡彬努力把自己投身于技術革新之中。他在文件成像、自動文獻內容理解,自動質量檢測,業務流程管理,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獲得了六項美國專利。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他把他的經驗無私地介紹給其他需要的企業和人們。2011年,美國Inc.雜志和克林頓基金會邀請他作為導師指導美國其它公司的開發和成長。他也希望能用他屢次成功的創業經驗幫助中國留學人員在美國打造自己的創業夢。
東方思想?弘揚文化共謀發展
企業文化被稱作企業靈魂和精神支柱。而企業文化精髓就是創業者的領袖精神,這是凝聚員工的一筆“不可復制”的財富,更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從姜胡彬夫婦創辦的公司,到今天這樣引領行業的世界領軍企業,他們始終推崇“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姜胡彬看來,Ecompex的成功主要歸功于人性化的企業文化。在他的公司,尊重員工是企業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每名員工都像家庭成員一樣;另外工作中更注重培養個人、專業成長,進一步激勵有才華、有創新的優秀員工等。姜胡彬深知一個多樣化的員工基地就是一個功能強大的資源,他還倡導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僅為員工取得成功提供必要幫助,還鼓勵員工家屬積極參與進來,無論是公司的表彰大會還是公司野餐聚會都讓員工的家屬和孩子一起參加,讓他們共同分享而倍感自豪。
另外,姜胡彬還為公司員工制訂了很多獎勵計劃,比如“金葉獎、技術創新獎,多干耕作獎”等。從東方文化到企業文化,姜胡彬意識到“辛勤工作和為客戶奉獻是成功的關鍵,和諧的團隊力量和創新管理模式是成功的基礎”。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他不僅在異國他鄉建立起立起了自己的事業王國,更在努力踐行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努力回報社會。
感恩思想?公益慈善行進各地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生活了25年的姜胡彬說:“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于心?!?/p>
作為在美國的華人企業家代表,姜胡彬努力踐行一個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2007年以來,Ecompex公司協助費爾法克斯區殘疾人服務局的就業委員會,服務于殘疾人的委托事項,并得到美國政府的嘉獎。同時,Ecompex公司資助兒童公益劇院的建設,為兒童提供一個表演、娛樂、發揮的平臺。
姜胡彬和他的家人還發起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會”,以加強、改善中美文化交流、幫助殘障人士,回饋和報答社會。他們的家庭基金會積極支持美國中小學的教育事業,為當地的學校建設作出了貢獻?;饡恢敝С衷诿乐袊鴪F體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資助中國老區的學生赴美學習進修。在汶川的特大地震時,姜胡彬第一時間向四川的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在美國積極呼吁當地華人華僑及當地民眾向遇難的祖國同胞們給予最直接的資助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為全世界久醫不愈的兒童提供免費醫療,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兒童收容所則每年向1400名這樣的兒童提供高標準的住所,但住所的一切費用來源于社會捐贈。姜胡彬的家庭基金會資助修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收容所計算機學習中心,并在過去的兩年里,為那里的孩子們提供早餐。2010年他還成立了研究小組專門研究中美兒童醫院的現狀。
姜胡彬不僅為美國的發展貢獻了一個“華人”的努力和慈善之心,更為華人華僑的世界影響做出了表率。從平凡到卓越,從華人到華人領袖,以姜胡彬為代表的海外杰出中國企業家們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不僅成為企業家、學子們學習的楷模,也為世界經濟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