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舒

告別了混血身份的索愛,完全變成一家純粹的日企。
“索愛”十年的婚姻走到了盡頭。2012年2月15日,索尼以10億歐元從愛立信手上收購了索愛50%的股份。索尼愛立信將更名“索尼移動通信”,成為索尼全資子公司。與此同時,索尼愛立信的手機業務將與索尼的電子產品業務合并,以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索尼重新收回手機業務后,能否有效整合其旗下資源,一掃連續多年的頹勢,成為業內一個待解的懸念。
聯姻:一加一大于二?
愛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 L.M.Ericsson)1876年成立于北歐的瑞典,迄今已有129年的歷史。從早期生產電話機、電話交換機,發展到今天,愛立信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提供端到端的全面通信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愛立信的業務遍布全球140多個國家,為運營商用戶提供全套通信系統設備解決方案、專業通信服務,向業內進行技術授權,為企業用戶提供企業解決方案。
2001年,當時已經開始衰落的愛立信手機品牌選擇和索尼合資,雙方各占50%股份成立了索尼愛立信,總部位于倫敦。向市場提供2.5代和3代終端設備。索愛的成立被視為強強聯合,因為索尼擁有著出色的工業設計基礎,并且在音樂、游戲等產業上積累深厚。
索尼和愛立信剛聯姻的時候,都把夢做得很美好,期待強強聯手后產生1+1>2的效果。合資公司成立之初,雙方確實嘗到了甜頭,隨著拍照手機和音樂手機的推出,聯姻效果立竿見影,索尼愛立信攻城拔寨,迅速躋身全球通信五大品牌行列。
但好景并沒有持續多久。在短暫的“蜜月狂歡”后,由于拍照和音樂功能被普遍模仿,“人無我有”的差異化成了“你有我有全都有”,失去技術領先的索尼愛立信從此陷身虧損泥潭。
2004年、2005年前后,索愛曾將索尼在數碼相機和音樂上的優勢引入到手機上,推出了Cyber-shot系列拍照手機和Walkman系列音樂手機,并在市場上獲得了相當的成功,索愛的市場占有率曾一度僅次于諾基亞和三星,在手機領域排名第四。然而,蘋果、三星、HTC等新興企業迅速崛起,傳統手機巨頭相繼淪落。
在由硬件轉向服務平臺這一關鍵節點上,索愛屢次錯失機遇。
當時蘋果的iPod播放器正風靡全球,索愛面臨一個非常好的市場機遇,一旦將音樂功能很好地融入手機,那么消費者出門不再需要同時帶著手機和iPod,在iPhone推出之前,索愛曾面臨著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但索愛的音樂手機下載不夠方便,容量不夠大,后臺使用也不夠方便,并沒有很好地抓住這一機遇。
在智能手機的發展上,索愛同樣有值得反思的教訓,這家廠商在幾個操作系統之間反復搖擺,導致錯失市場機遇。索愛在發展智能手機早期,曾經和諾基亞一起是塞班系統的最主要支持者。當時塞班系統曾經是引領全球智能手機發展的一個系統。此后,索愛又轉投Windows Mobile陣營,推出了一些Windows系統的手機。然而在iPhone的沖擊下,索愛的智能手機表現不如預期,又全面轉投Android陣營。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總結道,當初索尼和愛立信的合資顯得有些草率,在這10年的合資過程中,錯失機會更多的是索尼,因為它無法在手機中整合自己旗下龐大的資源。
“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南轅北轍,東走一步,西走一步,很容易錯失機遇。”李易指出,索愛在一些關鍵決策上的反復,很可能是和其50%對50%的合資結構有關,股東之間很容易意見不統一。
2011年第四季度索愛財報顯示,索愛凈虧損2.07億歐元,且在2011年全年只賣出了3440萬臺手機,這個數字比蘋果公司在2011年第四季度的銷量還要少300萬臺。
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李方庭認為:“索尼在硬件配置上難敵三星、蘋果等強勁對手,而其品牌影響力也未能在智能手機領域發揮作用,加上其未能及時把握市場發展趨勢,積極完成產品轉型搶占市場份額,導致其行業地位受到威脅。”
現在的分道揚鑣,正是雙方長期爭吵的必然結果。
分手:尋找新的突破
全球智能機市場發展迅猛,而功能手機目前在市場上仍有很大份額,因此智能機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在獨資持有索愛后,索尼將擁有更大的決策權和更快的反應速度,這將有助于索尼把握瞬息萬變的智能機市場。
索尼擁有著出色的工業設計基礎和豐富的內容資源,在音樂、游戲等產業上積累深厚。因此,索尼整合業務后,在內容提供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另外,索尼需要把握個性化細分市場。在手機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索尼需要重視女式手機、音樂手機、游戲手機等細分市場。
2月26日,已經完成重組的索尼移動發布了兩款新手機Xperia P 和Xperia U。除了手機以外,剛就任的索尼新CEO 平井一夫在發布會上提出四點復興計劃,并透露了索尼未來的走向——“融合”。
平井一夫提出的四個公司振興計劃包括加固索尼核心競爭力、擺正電視業務地位、節約成本以及加速業務創新。
在重振計劃的四大重點中,數字影像傳統優勢的技術以及索尼自己的內容服務會更多地出現在智能手機終端上,而移動業務一個戰略重點是PlayStation Vita OS系統和手機融合。
平井一夫表示,索尼移動通訊將著重加速我們的移動戰略。索尼移動將會是索尼整體占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索尼將以強大的硬件、內容和服務吸引用戶,尤其是手機上的音樂及影片。他同時表示,這一切只能在索尼公司實現。
平井一夫認為,索尼移動可依靠索尼的內容優勢迅速將智能手機整合到其廣泛的互聯網消費電子產品線中,后者包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PC。這不僅對消費者有利,還將推動索尼的業務增長。
另外,平井一夫將把手機業務作為重點推進的業務之一,在“多屏互動”方面挖掘商機。
顯然,在平井一夫新政中,游戲娛樂業務和手機業務是重點推進的核心業務。
更名后的索尼將把游戲機產品的娛樂功能與電視、電腦、移動設備等產品通過網絡進行整合。今后,用戶無論使用哪種終端設備,都可以使用統一的賬號登陸并且享受索尼提供的各種娛樂服務。平井一夫希望借“多屏互動”確立索尼的優勢。
一方面,平井一夫希望重振PS業務,另一方面,他認為“僅僅開發優秀的硬件產品遠遠不夠”,還應該強調用戶體驗的重要性。
盡管有評論稱游戲業務將決定索尼未來命運,但如今,PS已經不再是游戲玩家最酷的選擇。任天堂通過降價蠶食了索尼掌上游戲機市場,微軟Xbox正風行全球。另一些消費者已經轉向游戲和應用豐富的蘋果iPad、iPhone以及安卓智能終端。投資銀行J.P.Morga此前曾預測,iPad的市場份額在2012年仍將保持在62.8%左右。
PS能否重振雄風?這著實令人懷疑。
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終端”的商業模式成為主流,那么索尼在這方面的確優勢明顯。任何一個終端廠商都不具備索尼在內容制作上的成功經驗。目前,娛樂業務是索尼主要的盈利業務之一。
但盡管索尼在音樂、視頻、游戲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內容資源,并且已經在今年CES上展出了新款SONY品牌的手機,但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諾基亞希望憑借Windows Phone系統實現復興,與三星、蘋果三分天下,索尼的生存空間有限,如果繼續走高端路線,是否能從蘋果嘴里虎口奪食?前景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