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淑娥 趙新民



陽春三月,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本刊記者專程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萬隆董事長馬上就要晉京參加“兩會”,在人民大會堂參政議政。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食品加工行業的代表,自己最關注兩個方面:第一是農業問題,第二是食品安全問題。希望國家在農業上有好的政策;在食品行業上能夠得到國家的支持,促進食品安全。在采訪中,我們傾聽了一位成功企業家關于創業的經歷和感悟,領略了萬隆董事長堅韌向上、睿智灑脫的風采。
勇立潮頭創大業
1992年2月,雙匯生產出第一根火腿腸,到2012年2月正好是二十周年。再回首,萬隆董事長感慨良多。他告訴記者說:雙匯集團的發展,首先離不開國家改革開放的大環境;其次是我們國家加入WTO,全球經濟一體化;三是這幾年的城鎮化,促進了食品行業大發展。這三個方面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作為雙匯也抓住了這個機遇。
萬隆董事長告訴記者:雙匯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做肉類的深加工,以及屠宰的工業化。漯河屬于小城市,人口又少,在發展中必須先要解決錢的問題。當時雙匯先后引進6個國家16家外商的投資。后來雙匯又上市,解決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的大問題。
與歐美相比,我們的食品工業還是比較落后。雙匯先后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一共有4000多臺,使生產效率和發展速度迅速提高。
雙匯把傳統的屠宰行業朝工業化、現代化、信息化發展。雙匯是國內第一家引進冷鮮肉生產線的企業,全部是自動化操作。雙匯生產線上的豬肉測定儀,用它一測,豬肥肉多少,痩肉多少,骨頭多少,重量多少,價格多少,一目了然。企業只收你的白條豬肉,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中收毛豬,容易出現注水豬、注水肉的問題。
二十年拼搏奮斗,二十年艱苦創業,雙匯集團不斷進行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始終堅持圍繞“農”字做文章,圍繞肉類加工上項目,企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營業收入由當年的不足1000萬發展到現在的500億元。目前雙匯集團總資產100多億元,員工65000人,肉類年總產量300萬噸,在2010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序中列160位,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
浴火重生金鳳凰
萬隆董事長說:去年發生的“痩肉精事件”對我們影響很大。對豬疫病我們歷來都是頭頭檢,對痩肉精原來是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抽檢。雖然痩肉精豬不是我們喂出來的,我們收的是帶毛的豬,但是作為食品加工企業,我們也責無旁貸。發生“痩肉精事件”以后,我們馬上改進,實行頭頭檢。僅此一項成本就增加二三個億。
“三鹿事件”發生以后,當時有記者問我,雙匯會不會成為第二個三鹿?實踐證明,全國258個城市的抽檢,雙匯的產品沒有一例發現有痩肉精。尤其是北京,用奧運會的標準來檢查雙匯40多個品種,沒有發現一例痩肉精。產品質量無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這是雙匯集團的質量理念。我們把批評當做鞭策和動力,認真反思,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得更完善。
殺豬賣肉這個行業發展參差不齊。生豬有很多疫病,必須要頭頭檢驗,好些疾病是人畜共患的,如果不檢驗,流入市場,就會帶來傳染病。所以食品安全和疫病的防控是個最主要的問題。
目前雙匯集團已在12個省市建立近20家規模化肉類加工基地及配套產業,在31個省市自治區建有200多個銷售分公司和物流配送中心。雙匯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投資約200億元,建成工廠100家。去年底雙匯集團位于南昌的特大型生產基地正式開始投產運營。南昌雙匯是集團控股的獨資子公司,一期項目總占地面積471畝,注冊資本5億元,總投資12億元。南昌雙匯是雙匯集團在華東建設的第一個項目,被列為江西省百大重點項目,年生豬屠宰能力200萬頭,年生產肉制品13萬噸,年銷售收入50億元。南昌雙匯用的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
企業文化錦囊計
談到企業文化、管理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的問題,萬隆董事長回憶說:雙匯八十年代時產銷量很小;九十年代初發展到1個億,中期發展到20個億,未期60個億;新世紀這十年由60個億到500個億。隨著事業的發展,團隊越來越大,規摸越來越大。當時就提出“數據”文化。所謂“數據”文化,就是用數據來說話,看結果來評判。因為這時企業年輕人多了,有知識的人也多了,但是你在實際操作上,管理上跟不上也是不行的。對干部的考核也是看成績,用標準化的目標考核管理。給你10個億的銷售額,1個億的利潤,評判就用數據,看最后的結果是什么。你再說得好,如果你做不好,那就不行。“用數據說話,按標準辦事,看業績評判”。這就解決了團隊中有人說假造假、徒有虛名的問題,使大家做事務實,實事求是。
現在我們又提出來一個“誠信”文化。到今天企業大了,雙匯要執行標準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管理的過程要細。整個生產過程的都要有詳細記錄。雙匯強調對職工講誠信,對政府講誠信,對股東講誠信,對客戶講誠信,對消費者講誠信,依法經營,公平競爭,打造企業的軟實力。誠信對一個企業來說,是百年大計,也是最難辦的一件事。誠信立企,德行天下。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個標準。
談到今后的發展,萬隆董事長信心十足:十二五雙匯集團要進行三個轉變:產品高中低全覆蓋向中高檔轉變;速度效益型向安全規模型轉變;由中國企業向國際化大公司發展轉變。要走出去,向外發展。雙匯集團今年要把受到“痩肉精事件”影響的重組工作繼續向前推進,第一季度前期工作告一段落。重組以后集團公司產業分得更清晰了,上市公司做肉食加工這一塊。集團公司作為控股公司,做肉食以外的事情。上市公司搞專業化,集團公司搞多元化。另外我們還搞了一個跨國公司,搞國際化。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合理利用國外融資渠道,組建海外公司,實現大外貿、大流通、大市場、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經營。我們今年計劃產銷630個億,比去年增加130個億。要努力爭取“十二五”末達到1000個億的計劃目標。
2012年春節,雙匯集團總部大樓懸掛出一幅巨型春聯,上聯是:經風雨,見彩虹,我們同舟共濟;下聯是:抓質量,保安全,雙匯乘風破浪。在龍年里,作為國內肉類行業的龍頭企業,萬隆將帶領雙匯集團這艘航母劈波斬浪,直達理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