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VC/PE未納入新《基金法》調整
由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海淀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2中國股權投資年會日前召開。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會上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本周將對《證券投資基金法》進行第三次審議,可能最終通過該法。但私募股權投資(PE)和風險投資(VC)最終并未納入新《基金法》調整。在本次修法中,VC、PE應不應該納入《基金法》調整成為焦點。
二、PE投資浮盈稅傳聞驟起 地方政策仍待統一
2012年4月,來自多個渠道的傳聞稱國家稅務總局將出臺新政,針對合伙制股權投資基金征收賬面浮盈稅,以基金所投資企業IPO為征稅時間點,將PE投資入股價與投資項目IPO招股價的差額作為“增值部分”征收所得稅。上述傳聞在PE業界產生極大爭議,投資人普遍認為,浮盈稅的征收將大幅增加PE基金投資成本,而特別針對有限合伙制基金的浮盈稅,也將改變近年來合伙制基金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的格局。
三、蘇州海富甘肅世恒對簿公堂 對賭協議被判無效
2012年7月,甘肅省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于蘇州工業園區海富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蘇州海富”)和被投公司甘肅世恒有色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下稱“甘肅世恒”)的對賭條款均判定無效。該案例在PE業界引發熱烈討論。個中原因,除了因為雙方罕見地放棄協議解決、走上法庭并將對賭協議公之于眾;更因為雙方當初簽署的對賭協議被法院認定無效,使之成為國內首個針對于此的明確司法判例,未來可能對VC /PE的投資行為帶來深遠影響。
四、保監會發布新政 險資投資PE門檻再降
2012年10月22日,中國保監會公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等四項險資投資新規定,繼續擴大保險資金可投資品種和范圍。其中,險資境外投資品種從原先的股票和債券擴展至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貨幣市場類、不動產以及股權投資基金等。自2010年險資投資PE政策開閘至今,保險公司參與PE投資仍相對保守,2012年新政放寬保險公司資質門檻、進一步擴大了險資PE投資范圍,未來險資入市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
五、券商直投新政涌動 基金審批制轉為備案制
2012年10月,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各券商直投子公司下發《證券公司直接投資子公司自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明確規定券商發行直投基金將由證監會行政審批監管改為在證券業協會備案。自2011年《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發布以來,券商直投業務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此次證券業協會新政關于審批權下放、允許高管跟投等系列創新舉措的出臺,則將進一步推動券商直投業務的市場化轉型。
六、公募基金獲準進軍PE 行業格局再變
2012年9月26日,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簡稱“辦法”)。《辦法》第九條明確指出資產管理計劃資產可投資于“未通過證券交易所轉讓的股權、債券及其他財產權利”。基金管理公司應當設立專門子公司,通過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開展專項資產管理業務。上述規定意味著公募基金投資范圍將從二級市場向股權投資領域延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可設立直投公司參與PE投資。
七、PE參與私有化及海外并購 探索差異化投資策略
2012年,海外中國概念股私有化風潮得以延續,已有超過20家中國公司宣布進行私有化交易,而PE機構也積極參與。8月13日,分眾傳媒(FMCN.NASDAQ)宣布一份由多家機構提出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包括凱雷投資集團、鼎暉、方源資本等PE機構參與。此后,相繼有中信產業基金協助三生制藥(SSRX.NASDAQ)、凱雷、紅杉中國協助7天酒店(SVN.NYSE)、IDG資本協助美新半導體(MEMS.NASDAQ)等PE機構參與的私有化案例。
八、赴美上市窗口重啟 PE海外退出有待回暖
2012年11月22日,歡聚時代(YY)在美國納斯達克IPO,開盤價10.5美元與發行價持平,首日收盤于11.31美元,相對開盤價上漲7.7%。YY也因此成為繼2012年3月唯品會后又一家在美IPO的中國企業,其背后投資機構如紀源資本、思緯投資、晨興創投、老虎基金等也有望退出。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資本市場持續遭受冷遇,YY上市前的一年間,僅有土豆網、唯品會實現IPO,且均在上市首日破發。
九、新三板擴容 PE退出渠道趨于多元化
2012年9月7日,來自上海張江、武漢東湖、天津濱海及北京中關村園區的8家企業在京集體掛牌登陸新三板市場,新三板擴容正式拉開帷幕。在宏觀經濟形勢低迷、VC/PE行業持續疲軟、資本市場內外交困的背景下,新三板擴容的啟動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可投項目供PE機構選擇,另一方面也為其手中存量股權投資項目開辟了新的可靠退出渠道。
十、雷士照明事件引熱議 創業者與投資者矛盾凸顯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02222.HK)發布公告,公司創始人吳長江因個人原因辭任公司一切職務,公司非執行董事、賽富基金閻焱接任董事長,來自施耐德電氣的張開鵬接任CEO。隨后,圍繞雷士照明控制權的一系列爭斗就此展開,管理層、投資者、經銷商、員工等不同群體均牽扯其中。爭斗背后,該事件所揭露的企業家與投資人之間的矛盾成為業界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