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林
股市如江湖。因為它原本就是江湖中的重要一支,社會上的各種丑陋現象,在股市也不會鮮見。企業上市前造假、偽裝或粉飾,上市后依然故我,無所忌憚。萬福生科就創下深市創業板業績造假的第一個惡例。
萬福地處湖南常德桃源,主營糖漿、餅粕、糠油和優質米等,去年9月27日上市。公司在今年9月14日發公告稱,因“涉嫌違反有關證券法律法規“,被湖南證監局立案稽查,然后從9月19日起連續停牌超過41天。10月29日,公司股票恢復交易,股價當然是連續下跌。復牌后迄今,股價累計跌幅達21.61%(至本周四)。公司高管干了一堆壞事,倒霉上當買單的卻是持股的投資人。
在三季報披露期間,創業板355家公司中,有一家公司因涉嫌違規,未按時披露第三季的業績快報和正式財報,就是這個萬福生科?,F在公司承認,今年中報業績有“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其實就是公然造假。包括:1、虛增營收1.87億;2、虛增營業成本1.45億;3、虛增凈利潤4023萬;4、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
公司現在承認,上半年普米生產線累計停產123天,精米生產線累計停產81天,淀粉糖生產線累計停產68天,其稻米精深加工生產線原計劃停產技改一個月,因上半年常德地區降雨時間較長,使其停產時間延長,導致公司今年中報的營收大幅減少。
業績造假不得人心,必然要遭到報應。受到“公開譴責”甚至退市,應該也并非是什么奇聞。創業板退市新規的諸多條件中,有一條就是36個月內受到深交所三次公開譴責的,必須退市。如果將“退市決定”看做紅牌,則“公開譴責”顯然就是黃牌,三張黃牌就相當于一張紅牌。
據深圳一家在萬福上市前就做過前期調查的創投公司高管近期爆料稱,萬福“這家公司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主要是靠貿易賺錢,盡管前期沒有發現其造假,但是對萬福生科的深加工項目始終抱懷疑的態度”,因而最后未能在上市前入股。
現在的問題是,公司已經初步認錯。但,一、公司董事長和管理層并未鄭重向社會公開道歉;高管們的自罰措施是,多位股東持有的1851萬股已經到期可以解禁的股份,再延長鎖定半年,這能算自罰嗎?二、更令市場關注的是,深交所對它此次造假的處罰,尚未見到。創業板退市新規中有,3年內被深交所公開譴責三次,就必須退市?,F在其造假證據確鑿,難道還夠不上公開譴責的條件嗎?
深交所今年4月1日公布的“創業板公司公開譴責標準”中,第四條第五款是這樣規定的,“財務會計報告中將虧損披露為盈利或者將盈利披露為虧損,且情節嚴重的”。萬福此次虛增營收和營業成本,均超過億元,虛增純利超過4023萬元,算不算“情節嚴重”?話事權和解釋權都在深交所,市場期待著。因為該“標準”屬于行政法規,不同于效率更高級的法律條文。后者如果有模糊字眼,最高人民法院通常都會有專門的“司法解釋”,以方便各級法院判案時準確拿捏。
在“公開譴責標準”第七條第一款還另有如下規定,“違規披露、不披露事項涉及資產達到最近一期經審計的資產總額30%以上的”,也要受到“公開譴責”。這一條的具體規定顯然比上述第四條的含糊表述,要清晰得多。萬福的業績造假顯然比“違規披露”的性質要更加嚴重,其2011年度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為10.53億,公司在10月29日承認的虛假披露金額合計,就達3.73億元(包括半年報營收、營業成本和凈利潤三項),占比為35.46%,也超過了“30%以上”這條應該“公開譴責”的紅線。
姑且不論此事背后是否有何貓膩與人為干擾因素。僅就上述兩條(第四與第七條),深交所就沒有理由不對萬福生科出示黃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