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丹
毫無疑問,11月行情最大的主題是黨的“十八大”,政治因素將成為行情的主導因素。我對11月行情的總體定性仍然是,在政治周期內行情的想象空間并不大,這是因為宏觀政策因“維穩”束縛住了手腳,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大,進而難以出現政策放松刺激行情上漲的局面,是謂“政治封頂”。
但經濟指標的繼續好轉與流動性的持續回暖在11月應是大概率事件,這將強化投資人對實體經濟觸底回升的樂觀預期,行情通道的上軌和下軌繼續向上抬升,行情底部亦向上推移,是謂“經濟筑底”。
筆者認為,11月行情將呈現區間內震蕩的特征,政治因素壓制股指難以向上突破,同時,經濟因素支撐股指在2000點上方震蕩筑底,出現下破1999點的可能性不大。
“十八大”的召開對行情的影響具有兩面性。首先,“十八大”的召開將消除一部分政治上的不確定性,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會議召開后,新一屆領導集體基本成形,為新舊領導班子的平穩交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政治上一部分較大的不確定性得以消除,為行情注入樂觀預期。盡管換屆后,政治、經濟改革等千頭萬緒,但是,新的領導班子的確定無疑給民眾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后續只是改革如何依次排開的問題,而不是改革要不要繼續的問題。政治穩定壓倒一切,平穩交班無疑是當前中國最大的政治。
其次,政治因素壓制股指難以出現趨勢性上漲行情。由政治因素主導的行情,其所體現的最大特征是行情受突發因素左右的可能性降低,行情以“維穩”為主,雖然不能排除行情在“維穩”期陰跌的可能性,但是行情受“維穩”預期驅動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大。
這是因為“維穩”在為行情兜底的同時,也喪失了出臺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從而使得市場的“維穩”預期得不到滿足,因而引發行情下跌。換言之,“維穩”往往意味著政策工具的“凍結”或暫停使用,雖然縮小了出臺不利政策的可能性,但也降低了出臺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行情是需要政策預期驅動的,“維穩”在封閉了投資者政策預期的空間,使得行情的想象力降低。
每談到“維穩”,在市場的理解中,是認為決策層會出臺利好政策“救市”,因此,才有在“維穩”行情初期市場出現上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并非如此。“維穩”往往意味著政策的不作為,或說政策保持觀察期,只要在“維穩”期間不出現意料之外的不利事件,“救市”政策就不太可能出臺。換言之,“維穩”政策出臺的條件是不穩,而一般情況下,局勢是穩定的,誘發儲備政策出臺的條件不存在。因此,在“維穩”行情后期,往往因為“救市”預期的落空而出現大幅下跌。
最后,在政治周期內,貨幣政策雖然不會出現大的波動,降準降息的可能性降低,但是,貨幣政策出現緊縮負向效應的可能性也不大。貨幣政策保持穩定對于行情來說影響中性。政策作為行情上下軌斜率變軌的“興奮劑”,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政策放松則行情通道向上,政策緊縮則行情通道向下,政策保持穩定,則行情通道方向和空間由經濟下軌和流動性上軌共同決定。
與此前幾個月不同的是,11月行情除了有政治因素的左右外,支撐行情下軌和上軌的經濟指標和流動性指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暖,且反彈趨勢形成的概率很大,這將為政治因素壓制下的行情托底。
11月,經濟指標將會出現趨勢性回升。如果說我們還只能從9月經濟數據中讀出經濟觸底的信號的話,那么,11月公布的10月經濟數據將給我們以驚喜。10月匯豐PMI的再次回升可以看出,10月經濟指標的繼續回升將是大概率事件。經濟動態趨勢對行情影響具有中期性,9、10月份的經濟數據將表明經濟增速觸底回升的趨勢已經形成,這將支撐行情下軌的持續抬升。
總之,不論是從政治、政策、經濟、流動性上看,11月都不存在利空行情的因素,特別是經濟指標和流動性指標的回暖趨勢,將支撐行情上下軌的向上抬升,進而促進行情反彈向縱深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