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博
靴子終于落地!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總的來看,數據基本在市場預期范圍之內——三季度經濟增速跌破7.5%,至7.4%。
對此,筆者認為,三季度經濟數據能進一步緩解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更多的是在細項數據上獲得積極信號的支持),當下反彈具有向上演繹的“底氣”,至少下半月行情下行的空間基本被封閉,此其一。其二,反彈空間有多高還得看市場信心是否堅定,畢竟10月經濟,乃至四季度經濟會否保持9月份勢頭甚至出現反彈還存有不確定性。因此,市場信心將是決定行情能走多遠的關鍵。
首先,數據顯示經濟觸底,行情獲得一個相對安全的經濟環境。在沒有經濟支撐的情況下,本輪始于9.27的反彈只是依靠十八大前的“維穩”政策預期發起,能走到今天確實不容易,尤其是在經濟出現些許轉好的“蛛絲馬跡”(9月PMI、貨幣信貸數據、外貿數據)后,行情仍然在懷疑和猶豫中“止步不前”。
而近日的數據終于可以進一步消除市場的擔憂——經濟觸底可以基本確認。這些積極的信號包括: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5%,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1.63%。盡管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上半年回落0.3個百分點,但是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卻環比增長1.46%。全國商品房銷售額40354億元,增長2.7%,上半年為下降5.2%。除上述數據外,加上早先公布的數據,更加確認前期穩增長措施已逐漸見效,三季度經濟已經觸底。
也就是說,現在可以基本確定的是當下反彈行情已找到經濟支撐。
基于此,筆者認為,至少下半月(經濟數據空窗期)反彈行情將有一個相對安全的經濟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封閉了行情下行的空間。
其次,經濟雖然觸底,但質量不高,因此反彈空間有多高還得看市場信心。一方面,“經濟趨穩的基礎還不夠牢固”。面對三季度經濟出現的較好的積極信號,溫總理對于四季度經濟形勢仍然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今年還剩一個季度,面臨的困難不小”。而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9%,比8月份下降0.7個百分點,創出歷史同期新低;9月份以來,盡管鋼價回升、產量抬頭,但是下游需求并未出現明顯好轉;同時,盡管動力煤價格上漲,但是反映下游需求的海運煤炭價格繼續下滑,也顯示需求并未好轉。由此可見,反彈行情的“經濟基礎”并不牢固,這將影響到反彈的高度。
另一方面,即使四季度經濟趨穩的基礎還不夠牢固,宏調政策也不會有大轉變。從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四季度工作部署來看,筆者注意到,四季度宏觀政策更多的還是“趨穩”——“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并有意強調“預算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擊花錢。前瞻性地調節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合理的市場流動性和新增貸款規模。”
鑒于四季度經濟的不確定性和政策的“趨穩”,筆者認為,當下反彈行情的高度取決于市場的信心,即如果市場對溫總理的“喊話”認可程度高的話,那么反彈空間可以看得高一點;反之,如果市場不認可的話,那么反彈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