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男性內褲銷量反映經濟走勢”的理論,內褲銷量平穩上升,則預示著經濟形勢良好,反之則經濟下行。據說,在任職美聯儲主席期間,格林斯潘的確用這個指標成功把脈美國經濟走勢。
美國知名消費調查公司NPD的最新市場調查似乎證實了格林斯潘的理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間,美國男士內褲的銷售總額為21.94億美元,比上一年度的20.74億美元增加6個百分點。如果說原因也簡單:男性內褲的銷量,一直很平穩,很難看到大的波動,但如果男人手頭太緊,決定不到萬不得已不買新的內褲,那么男性內褲的銷量就會下滑直到男性手頭重新寬裕而出現明顯的反彈。據說,當經濟變好時,還會發現諸如外出就餐的人增加、辭職的人變多、整型手術火爆、夫妻更容易出軌和離婚。當然,今年美國最大的內衣制造商,漢佰公司,表現自然毫不含糊,股價已從五月的24元漲到現在的33元。所以投資很多時候只是把握這些規律。不過問題是在結果出現之前,人們并不能總知道答案,比如現在火遍全球的韓國歌曲“江南STYLE”雖然讓大家知道了馬舞,但紅到這種程度,則讓人始料不及,有許多人分析,這表明現在全球都處于貧富分化嚴重的危機之中,所以屌絲逆襲的感觀沖擊引起了全球人民的共鳴。
今年中國的股市就處于無法確知經濟是否復蘇的糾結中,做為投資者你必須在答案公布前下注,但作為依據的那些規律卻未必有效。比如中國最獨特的消費品白酒,本來大家認為酒與投資正相關,而且98年那次亞洲金融危機,確實讓白酒熊了五年,但今年以年白酒公司卻無視經濟下滑,業績一再超預期。但仍不能改變投資者的分歧:
首先是的價格。許多投資者人認為白酒火爆是因為腐敗,腐敗讓酒的價格暴漲。但如果從全球烈性酒比如人頭馬、軒尼斯等的價格看,現在中外大致相當。從個人收入占比看,30年前工人工資大約40元,低端酒8毛一斤,現在人們工資漲50多倍,酒價也大致如此。相反中國的葡萄酒與國外相比壓力要大得多。
其次是需求。如果政府反腐和管制下降,白酒消費是否會崩盤。但另一方面,中國人口結構畸形,60、70及80這30年出身的人差不多點中國總人口的60%。現在這批人正處于白酒消費高峰,而十幾年前那個低谷正與中國50年及三年自然災害的人口出生低谷相合。中國人均酒精消費量也不比亞洲其他國家高,考慮人口結構的特殊性,似乎還沒結束。
第三是經營戰略。白酒的起家是從五糧液開始的,五糧液第一個認識到商務是白酒主要消費終端。然后水井坊認為,商務酒應該高價才能體現誠意,所以水井坊首先提價。老窖則推出1573,他們認為提價是有原因的,因為老窖有歷史積淀。這時候茅臺才姍姍來遲,光有歷史是不夠的,品質才是根本,只有茅臺的年份酒才真正可以典藏,也許很多年之后,中國已經有不少奢侈品牌,大家會想,茅臺可能是其中的第一個。就在大家認為白酒大局已定時,洋河沖了出來,洋河的理念是:酒就是勾兌出來的,只要基酒品質不錯,提高勾兌技術,什么樣的產品都是可以做出來的,關鍵是營銷,王老吉那么好,只有加多寶才把它賣火了。所以洋河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崛起,象賣可樂一樣賣白酒。糾結的是投資者,該選擇誰呢?
最后是規模。今年漲幅最好的酒類股票是酒鬼,雖然有許多陰謀論的說法,但更多的投資者還是相信一個規律,那就是一種酒超過10億元以上后,會進入一個快速成長期,象老窖、汾酒,古井貢都經歷過。但從另一方面,現在進入白酒的資本越來越多,酒業的整合趨勢已成,十幾年前中國到處都有啤酒廠,現在前三家占比已超過6成。是地方性酒廠一個個長大,還是大酒廠不斷地提升市場份額。投資者同樣分歧不小。
中國經濟已開始轉型,所以這次經濟的復蘇會與以往不同,到底什么規律能起作用,現在還沒有答案,這就象現在的白酒,隨時間推移,可能分歧反而越來越大。這也許只是大家還不愿相信,其實經濟大的格局已經確定了,只有少數幸運的股票才能做到象江南STYLE一樣,獲得屌絲逆襲般成功。而選擇這些新鮮的股票該遵循什么規律,現在還只能見仁見智了。
(作者系廣發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