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南開大學商學院學工辦主任,曾從事近10年高考招生,熟悉志愿填報流程,《高考金刊》志愿填報專欄作家,多次在全國各地開展志愿填報講座,幫助無數學子順利考取大學。博客:blog.sina.com.cn/nkxulin;咨詢信箱:nkxulin@163.com;微博:weibo.com/u/2533632615。
我在做志愿咨詢工作的時候,總結了考生和家長經常咨詢的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也是在實際錄取中經常出現遺憾的地方:1.往年分數線如何參考;2.提前批次是否該填報;3.志愿順序有何講究。為此,我給同學們準備了三個錦囊妙方。
問題1如何利用往年分數線
妙方1首次實行平行志愿地區。要考慮院校考分可能整體拔高;傳統志愿仍要合理利用往年信息
在沒有實行平行志愿省份即傳統志愿的考生中,我們可以利用樣本法和分差法來利用往年的錄取分數,預測高校今年的錄取分數:
1.樣本法:參考自己平時成績,模考成績等在中學、所在地區的位置,了解本中學往年與自己名次相當的師兄師姐的位置情況,參考這些信息來判斷自己的位置。在判斷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本校近三年的錄取率,本屆考生與往屆水平有無明顯變化,以及本省(市、區)當年招生計劃與往年招生計劃的變化情況等。
2.分差法:使用高校往年的錄取分數與當年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差值來作為參考判斷的一種辦法。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重點線”“一般本科線”“專科線”等,它是由省招辦根據當年全省招生計劃、全省考生高考成績和往年新生報考率等因素確定的。
以南開大學在吉林2005~2011年的理科錄取情況為例:
從表中不難看出,從2005年到2009年,南開大學在吉林近年來理科的錄取分數線一般高于吉林理科重點線80~90分,而且比較穩定。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平時成績、模考成績與當次考試學校估計的重點線的差值來確定報考高校。由于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劃定已經綜合考慮了本省當年的招生計劃總數、考生成績、考生排名,因此分差法也是判斷考生相對位置一個很好的參考辦法。從2010年到2011年,正是由于吉林省實行了平行志愿,所以分數提高,因此在以后的報考參考中,理科考生應高于重點線100~105分才考入南開的希望才比較大,從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來看,如不出意外,各院校錄取分數線將整體拔高。比如剛剛說的南開在吉林的理科線,在非平行志愿的原則下,一般來講,假設清華理科在吉林省招生10人,報考人數可能達到50人左右。正常情況下,除清華錄取的10人外的40人,多數人將直接到第二批次錄取,二志愿錄取的幾率不是很大,但實行平行志愿后,這40L也將多數被錄取到高分高校。這就使得高校的錄取分數將整體拔高,完全按照以前的填報志愿的程序和辦法就不一定科學,尤其是第一年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
溫馨提示:
前面兩種辦法仍可以用在實行了三年以上平行志愿的省份,而實行不到三年的省份則可以變通來使用以上辦法,如分差法,假設根據分差法計算出南開大學在吉林理科錄取分數線應高于基本線80~90分,而假設吉林第一年實行平行志愿,分數應該適當提高,那么如果高考分數高于基本線100分左右,填報希望則較大。
問題2如何對待提前批
妙方2無論是平行志愿還是傳統志愿都要慎重對待“提前批次”
目前,各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對平行志愿的規定不同,有的在提前批次也實行平行志愿,有的則不然,但不管采取哪種錄取方式,因為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在各個批次的錄取機會,對平行志愿更加應該重視。
湖南理科考生楊榮斌,考分622,提前批次報考了某高校國防生,被錄取,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報考南開大學,但當其得知南開大學第一批次理科錄取分數線為612時,打電話想轉投南開大學第一批次,但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溫馨提示:
1.慎重對待提前批次志愿,按照相關規定,如果被上一批次的高校錄取,就無法參加下一批次高校的錄取,尤其對于高分考生而言,要慎重對待提前批次的高校,經常有考生和家長本著“不填白不填”的想法填報了提前批志愿,可對于填報的這類學校并不十分滿意,只是覺得不填有點可惜,結果被錄取后發現自己真正希望的是被下面批次的其他學校錄取,而且按自己的成績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但是已經沒有機會了,結果追悔莫及。
2.同學們還要注意近年來興起的獨立學院的志愿填報,尤其是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的考生慎重考慮。如果你被獨立學院錄取,但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報到,這樣有兩個不良后果:第一,考生本人將無法參加專科高職批次的錄取,喪失了繼續深造的機會;第二,浪費了獨立學院的招生計劃,占用了其他考生的上學機會,對自己的誠信構成影響。
問題3志愿的順序如何安排
妙方3平行志愿,填報學校的志愿順序有講究;傳統志愿,慎重填報每一批次第一志愿
平行志愿雖然是同一批次的A、B、C、D等院校同級別,但安排順序同樣要有所講究,江蘇考生李燁,在填報志愿過程中嚴格按照科學填報步驟、科學分析方法進行,最終在第一批次圈定了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和吉林大學,李燁認為平行志愿沒有順序,便隨便按照上述順序將四所學校填寫在志愿表上,從李燁內心來講,北京大學無疑是其最為心儀的學校,但其分數只是沖擊一下,其次應該是學習天津大學的建筑學專業,再次為南開的工商管理專業,最后是吉林大學的化學專業。錄取過程中,李燁果然沖擊北大未果,沒有投檔進入北京大學,按照其志愿順序,李燁被投檔到南開大學并錄取到工商管理類專業,后來李燁得知其分數也達到他更心儀天津大學建筑學專業,但卻未被其錄取。
李燁的錯誤在于忽略了平行志愿除了總分優先,還有一個原則叫遵循志愿,投檔的原則除了按照分數排隊依次投檔外,一旦進入投檔程序是要嚴格遵循考生的志愿的,也就是按照考生填報的順序依次投檔,一旦投到前面的志愿學校,后面的肯定就沒有機會投檔了。
溫馨提示:
1.平行志愿除了在每一批次拉開一定梯度外,還應該注意填報順序,基本的原則應該是高分在前低分在后,但如果你更鐘情于某一相對低分的學校,則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調整,就像李燁,如果按照北大、天大、南開、吉大的順序填報則比較適合他。
2.非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一定要慎重填寫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重視填寫非第一志愿,從目前的錄取來看,尤其是重點大學,85%左右的考生均為第一志愿錄取,多數高校的招生章程規定,第一志愿考生如果不滿招生計劃時才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而且有些高校對于非第一志愿還設有級差,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第一志愿,爭取選準選好,盡量避免“眼高手低”和“高分低就”現象的出現。在填好第一志愿的基礎上,還要掌握合理梯度,選好其他志愿。從錄取來看,非第一志愿的錄取率雖然不大,但還是占有一定比例的,考生應該按照從高到低,從熱到冷,考慮地域等因素適當拉開志愿之間的梯度,填好各批次非第一志愿。
從以上案例中看出,平行志愿并非“保險柜”,平行志愿有其特殊的規律可循,非平行志愿也并非一無是處,無論哪種填報志愿的辦法,同學們都應該充分抓住他們規律,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規律,科學的填報志愿,才更有希望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