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著名大學里,有一批造詣深厚的中國學者,他們勤奮努力,才華橫溢,成績斐然,活躍在世界科研的前沿和墨西哥教書育人的舞臺上,他們是中國——墨西哥科學合作和學術交流的中堅力量和主力軍,大多數獲得了終身教授職位,融入了墨西哥的主流社會。
石油化學家王金安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不滿50歲的王金安出生在河南南召一個農民的家庭。1995年5月獲華東理工大學石油加工工程專業博士學位,1996年至1998年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6月,王金安被墨西哥國立理工學院的“優秀人才計劃”聘為特聘教授?,F為該院化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學位委員會委員。被墨西哥政府授予墨西哥國家級研究員稱號和墨西哥石油研究院科學顧問,享受墨西哥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王金安博士當選墨西哥科學院院士。

清潔低碳能源的探索者
2009年年底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在經過艱苦的談判后, 與會的世界各國領袖,為在全球范圍內降低碳排放,抑制全球溫度上升達成共識。人們從世界各經濟體之間談判艱苦程度不難發現。低碳排放不僅能促進發展中國家粗放式發展經濟的模式轉變,同時也能制約發達國家毫無節制地消費人類共同的不可再生資源和改變他們奢侈的生活方式。
事實上,近年來王金安一直致力于清潔低碳能源的前瞻性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利用墨西哥豐富而廉價的天然氣資源,借助于催化技術將其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清潔氫燃料。利用這一技術,還可以同時獲得寶貴的納米碳材料。他的研究計劃立即得到墨西哥國家科技理事會、墨西哥城科技研究院和墨西哥理工學院的聯合支持。有了充足的研究經費,目前他的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已經申報4項專利。
王金安領導的研究小組一方面致力于開發新能源技術,另一方面致力于傳統含碳能源清潔化的研究。研究催化氧化和吸附相結合的技術,使成品油中硫的含量降至百萬分之十以下, 以獲得超純凈的清潔柴油和汽油,滿足了最新環境標準的要求。
王金安和中國科學家有著多年的科研合作,受中國科技部“九七三計劃”、墨西哥石油總公司和墨西哥國家科技理事會的資助,他開發超強酸固體催化劑,研究低碳烷烴的異構化,以提高汽油燃燒的抗暴性能。
王金安致力于環境污染控制的科學研究和應用工作已20多年。涵蓋了污水處理、電鍍廢液的凈化、汽車尾氣污染物催化凈化以及石油煉制中催化裂化過程排放二氧化硫的催化轉化研究。
王金安說:“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人們發展高科技是為了享受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比如家庭轎車,它給人們出行帶來方便,但同時也產生高污染,反過來又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我們的工作就是解決矛盾,科學的努力就是要尋找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新途徑?!?/p>
王金安已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申請專利10多項,主持并完成20多項研究課題。他是近30種國際學術雜志的審稿人,應邀擔任國際學術雜志《今日催化》和《先進材料研究》以及《美國材料研究協會》客座編輯。王金安作為大會共同主席,組織了2007年中國-墨西哥科技合作學術會議,從2008年起,連續擔任第一屆至第五屆國際催化新材料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早在16世紀,中國人就在太平洋上開辟了通向墨西哥和拉美其他國家的“海上絲綢之路”。從此,中國的絲綢、瓷器、紡織和刺繡工藝傳入墨西哥。墨西哥的玉米、棉花等產品也相繼傳入中國,開啟了兩國長達400多年的商業貿易往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和拉美國家在教育和科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蓬勃發展。
在上個世紀70代初中墨建交之后,中墨科學技術交流廣泛開展,一批中國青年博士先后來到墨西哥,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10多年來,王金安在中墨科技交流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他致力于推動兩國學術界的合作和交流,組織中墨科技合作會議, 籌建聯合實驗室, 并已與華東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江漢大學、信陽師范學院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科研合作關系。他作為海外合作科學家,積極參與中國科技部“九七三計劃”、“八六三計劃”和中國石化總公司的研究課題。他每年都邀請中國學者到其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并定期回國到合作單位訪問交流。表現了他的拳拳報國之心。他說:“我從小學到博士,都是在中國接受系統的教育,是祖國培養了我。又是祖國改革開放的政策,使我有機會走出國門,來到國外深造學習。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是始終都懷著一顆報恩之心,和國內的大學同仁進行合作的?!?/p>
2007年,王金安和墨西哥總統科學顧問奧科達維歐.諾瓦若博士,前世界衛生組織執行總干事、時任墨西哥衛生部長的海蘇斯.顧馬戴博士在墨西哥城共同組織召開了第一屆中墨科技合作會議,就石油開采和加工、汽車燃料電池技術及應用、薩斯(SRAS)病毒的傳播及控制、生物制藥技術等重大課題進行了廣泛交流,標志著中墨科技合作躍上了新的臺階。參會的中墨科學家之間都建立了長期合作計劃。王金安作為優秀的海外學者和留學生代表,曾先后受到國家主席江澤民、胡錦濤的親切接見。
時代沖浪弄潮兒
在人們的印象中,科學家因長期在深奧的科學領域從事艱苦的探索和創造性工作,多是慎思寡言的學者。然而,王金安卻開朗豪爽,幽默詼諧。他不僅在科學界名聲斐然,而且還積極參與當地華人華僑社團的組織和領導工作。他是墨西哥中國人基金會的創建人之一,旅墨華人學者留學生聯誼會的顧問以及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開朗的性格與他從小就積極參與學校組織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小學到大學,他一直是學生會干部。他說:“這些經歷是一筆財富,參與學生各項活動的組織工作,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同樣,在科學研究中,也要講究團體協作精神。對于重大的前沿研究課題,需要一個團體或幾個團體團結協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p>
王金安博覽群書。在他辦公室的書櫥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除了他的專業書籍外,還有從國內帶來的中國歷史、古典文學名著、人物傳記和唐詩宋詞。王金安堅信讀書使人睿智,讀書是他最大的愛好。
王金安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相濡以沫的妻子陳麗芳博士,是他的大學同窗同學,現在也是墨西哥國立理工學院石油化學工程系終身教授、國家級研究員。他們和其他華人家庭一樣,對孩子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們有兩個兒子,王金安每天五點半起床,給孩子們準備早餐,要開車接送孩子上學。妻子負責孩子們課后的中文學習以及各種課外活動。假期他們送孩子們回國學習中文。17歲的長子王之器掌握英文、西班牙文和中文。今年已被美國著名大學錄取。次子喬治喜歡乒乓球,多次獲得墨西哥乒乓球全國少年冠軍。
陳麗芳告訴我,當年大學期間,激情澎拜的王金安,幾乎每周都要寫首詩給她。是詩感動了她,大學一年級就雙雙墜入了愛河。如今,王金安依然對詩情有獨鐘。去年圣誕節,他們全家到墨西哥伊斯達巴海濱度假。面對美麗的海濱、迷人夜晚,詩意盎然的王金安寫下了下面的詩句,表達了他的愉快心情和對家人濃濃的愛:
青山如黛潮如雪,歌滿山城花滿街。
嬉踏細浪拾螺貝,笑掬白沙筑城闕。
王金安喜歡游泳,尤其喜歡在大海里游泳。面對兩米多高的巨浪,兒子王之器有些膽怯。王金安拍拍兒子說:“巨浪看上去挺可怕,但你仔細看,在巨浪形成的前方一兩米處的深水區,比較平靜。如果到達那個安全區域,就可在近海暢游?!甭燥@瘦弱的王之器在父親的帶領下,一次又一次向翻涌的浪尖撲去,成功地突破浪區,父子倆在大海里暢游。
這也印證了王金安最喜歡的那句頗具哲理的話,“人生如弄潮。弄者,駕馭也。只有掌握了潮起潮落的規律,才能更好地駕馭它,享受它”。
人生的確如此。
愿王金安能像在大海里弄潮沖浪一樣,在科學的海洋里暢游,并為中墨科技交流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