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鷺(南方基金投資總監):估值低的股票,大家預期不高,偶爾基本面有點起伏,投資者也不會太在意。高估值的成長股預期很高,只要有一點壞消息,人們往往認為暴露出來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股價立即跳水。統計也表明。許多成長股一旦有一個季度業績低于預期,之后數個季度業績低于預期的概率就大大增加。(http://weibo.com/qiuguolu)
李迅雷(上海市人大代表):何時才能擺脫擴容恐懼。中國投資者時股市擴容的恐懼,不會很快消失,但也不會一直持續。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投資者會逐步忽略擴客的影響。比如,1994-1995年國債期貨對股市的負面影響應該是致命的,而如今,當證監會準備研究推出國債期貨時,市場已經不這么在意。(htrp://weibo.com/lix-unlei)
徐天舒(興業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有感于近半年來,屢次抄底,屢次被套的投資者:試圖撈住下跌股票的底就像抓住一把下跌的刀,最好的辦法是等到刀掉到地上再拾起它。試圖抓住迅速下跌的股票一定會導致劇烈的疼痛,因為你抓住了錯誤的地方;通常股價在回升之前都會在底部震蕩一段時間。這個震蕩期一般為2-3年,有時甚至更長。(http://weibo.com/hectorxu)
張憶東(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此輪反彈進入磨思階段,百團大戰行情,似乎是正規軍戰役其實還是游擊戰,不要被迷惑。繼續以游擊戰的心態應時熊市消耗性反彈,即首先保存實力再考慮獲利,見好就收。若錯過,也不必過度擔心,刀口舔血的操作難度本來就很大。若倉值較重的則利用反抽機會來減倉調倉。戰略性機會仍需等待……(http://weibo.com/zhangyidong1979)
李大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此次的入市無疑是政府試圖提振股市的信號之一,養老金入市養老金是最大受益者,預先布局養老金入市的藍籌股的持有者是最大受益者。養老金入市會有效改變買賣雙方的不平衡地位,有助于促進制度的改善。從社保基金入市10年,指數零漲幅背景下取得年均收益9.17%的收益來講,預計養老金虧損的概率偏小。(http://weibo.com/u/1645823934)
康曉陽(天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海外汽車巨頭的毛利一般在12到20之間,凈利率5%左右,而每年的研發投入大概5%。國內的毛利普遍在20%左右,而凈利一般在5到10之間,有少數企業還在12%以上,而研發投入卻普遍低于2%。單從眼前的數據看,國內企業似乎不錯,但仔細分析卻發現,差別其實主要來自政府的免費資源和補貼以及研發投入的不足。(http://weibo.com/u/2055428635)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1月18日銀行間市場隔夜利率15%,創同期限利率歷史記錄!我們12月份的測算顯示:農歷新年前應下調準備金率0.5-1.0%。否則,流動性將極度緊張。此種預期因逆回購而落空,而逆回購量又不足,以至于此!當然,央行選擇逆回購而非降準,很可能暗示1月信貸會強勁破萬億。(http://weibo.com/luzhengwei)
林浚清(財通證券研究所所長):過去幾個月中美國經濟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制造業一直比較好,接下來居民支出有了較大改善,再接下來房市有了復蘇的跡象,而目前,就業狀況正在改善。金融機構的盈利狀況微弱的顯示,盈利在改善中,或許銀行的資產狀況在改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信號是:美國的信貸市場在復蘇!(http://weibo.com/junqing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