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養洲
南山萬畝果園基地位于天水市麥積區南部山區,海拔1100~1400米,地理位置優越,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氣候溫和。而且遠離工業區,空氣新鮮,所產的花牛紅蘋果色、香、味、形俱佳,與其他蘋果產地相比,貨架期長,硬度高,含糖量高,保鮮期長,因此深受客商和消費者喜愛。
以前的南山各村以種糧為主,打工為輔,人均收入很低。1992年在政府的帶領下組織干部到陜西考察了當地果園,論證了本地也適宜種植,使廣大群眾提高了對蘋果栽培的認識,加強了走果業富民之路的決心。當時南山已有少數農戶在果樹種植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從而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增強了廣大群眾發展蘋果的信心。
果樹栽培是一個系統工程,起初的栽培管理技術比較傳統與落后,果樹結果晚,產量低,質量次,經濟效益低下,加之自然災害和病蟲的危害使廣大果農的積極性受到了影響。
2005年當地政府加快了農村脫貧致富的步伐,開始興建南山萬畝果園基地,鄉鎮干部和果樹栽培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指導培訓,果農的栽培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為培養農民技術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果農們勤奮學習,用科學指導實踐,在多年的果樹栽培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經驗。
栽培方面,南山萬畝果園基地實行自由紡錘形的樹形,在整形修剪上實行單軸延伸、抑強扶弱、均衡樹姿、簡單自然,且以疏、緩、拉為主。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的基礎上,對幼樹防止旺長封行,對老樹防止衰弱死亡,對初果期的樹應以四個堅決和六個嚴禁為準繩加以控制。即對競爭枝堅決疏除,對背上旺枝堅決疏除,對密生枝堅決疏除,對幼樹堅決以疏緩拉為主。嚴禁背上留短樁,嚴禁背上培養結果枝組,嚴禁各類枝打頭短截(中干除外),嚴禁主枝無限延伸,嚴禁上層主枝留中小側枝,嚴禁前期強落頭,保持中干強旺。
在植保方面以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為主,化肥為輔。病蟲治理堅持綜合治理,不用激素類藥物,多用生物藥和粘蟲板、性誘液、捕殺燈、捕蟲袋、套袋、摘葉、轉果、生草、鋪反光膜、噴SOD等,來提升果品科技含量及市場競爭力。
優質蘋果種植是朝陽產業,也是當地的支柱產業,我們一定要發揮和利用區域優勢,把蘋果產業做大做強,走合作社之路,為廣大果農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如今果農的生產積極性很高,以科技指導種植,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預計到2015年龍槐村人均收入將達到2萬元左右,新時代的和諧富裕的小康村已經離我們不遠。
在十二五期間,作為新時代的農民,我們要以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為契機,把握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以種植果業為基礎,做好旅游觀光園和采摘園建設,為經濟發展做貢獻,引領果業潮流,生產出市場需要的果品,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高檔、綠色、含碘、含鈣的生態水果,讓消費者吃的放心,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