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淼
上周五的“一陽指”對投資者的精神鼓舞已漸漸消退,終于又可以理性的回到經濟復蘇的現實中,對于歐美的寬松,中國也必須要寬松,但這次寬松和08年的寬松有什么區別?08年到09年的貨幣寬松至今還讓人很懷念,感覺干啥都不缺錢,錢很多,能干的項目少,時至今日,恰恰相反了,今年項目批的不少,但有個現象,錢不夠用,感覺周圍的朋友誰都在缺錢,雖然還是被稱為流動性寬松,但現實中的老百姓的日子卻實在寬松不起來。在企業效益普遍下滑的前提下,工資沒有漲或者還有下降,物價卻依舊在漲,所以說雖然也再次被稱為寬松,但真寬松還是被寬松,只有我們自己真實的體驗最真實。如果說牛市回頭難,熊市更是如此,如果一個維穩號令就能令熊市回頭,那中國的股市就真的不需要救市了,當年拉牛頭需要十三道金牌,難道熊頭就如此容易拉?
前不久,在發改委密集批復8000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消息傳出之后,時至今日,再次爆出軌道交通項目貸款需求4000億,但銀行的熱情不高,對于這種比較冷酷現實的做法,也能看出雖然今年項目發改委批了不少,能落實實施的,需要資金配套實質跟進的卻比較少。如同前不久很多地方政府報動輒上萬億的發展計劃一樣,市場一樣反應比較理智冷淡,中央真正的財政支持政策沒有配套跟進,項目還是比較難有實質進展的。目前整體市場環境無法樂觀,各國都在想辦法出臺利于本國企業脫困的現實政策,甚至于動用貿易保護手段來限制他國企業參與獲利,所以就目前看,雖然都在盡力的出臺寬松政策,但企業參與的熱情和真實配套的財政支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投資者對于經濟的悲觀情緒是無法消除的,各種疑慮和猜測都還在影響著參與熱情,這種表現在股市中就變成孤零零的一指長陽,長陽過后,反而先借機出場觀望的增多,所以機構資金持續流入才能充分說明問題。通過市場觀察,機構目前也多持觀望狀態,適量參與,機動靈活也成為機構的主要策略,被證監會稱之為機構散戶化。雖然說證監會做了維穩溝通,機構也在觀望后續配套政策跟進,截止目前,似乎救市政策并無實質進展,也都還在猜測階段,這也是本周長陽后行情難以為繼,選擇出場觀望的卻在逐漸增多,導致周四出現大盤尾盤跳水。
本期和大家交流的公司為歐亞集團,之所以把歐亞集團選出來主要是出于保守投資的原則,歐亞集團的特點在于自有物業的數量增值幅度在股價和凈資產值中都還沒有體現出來,雖然屬于商業板塊,且今年商業板塊并不具備業績持續增長的特點,所以選它出來主要是受到未來地產板塊或許出現行情。最近媒體報道開發商陸續出現拿地現象,雖然說報道比較低調,但就目前市場狀況來看,地產持續低迷不會成為長期的現象,目前地方政府發展規劃都在擦拳磨掌,而面臨換屆后的政策預判階段,我相信,專業的地產商會比普通投資者的嗅覺更敏銳,而地產價格方面持續下降的不利因素隨著物價的持續上漲,逐漸被消化,隨著地方政府規劃不斷的曝光,包括未來軌道交通的興盛,不斷提升地產投資趨熱的可能性,而隨著地方債逐漸放寬,企業自主發債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所以商業地產的價值會再次被投資者看好,而目前商業板塊中,歐亞集團的自有商業資產的價值長期被忽略,主要是受困于大股東整體上市進程的困擾,目前單純從歐亞集團自有物業的價值來看,遠遠超越了目前的股票市值,這也是眾多機構投資者始終扎堆在其中的主要原因。
歐亞集團還有一大特色為高管經常以市場價格增持股票,且每年都有動作,通過這點來看,高管也深知歐亞集團的真正價值所在,甚至有人笑稱,買歐亞集團就當買商鋪了,每年享受資產增值帶來潛在價值提升,且歐亞集團常年堅持現金分紅,多年未進行過股本擴張,更彰顯出魅力所在。隨著企業發展,資產不斷增大,而總股本并沒有擴大,一旦將來整體上市破題,必將誕生另類的井噴行情,且隨著高管不斷增持,利益趨同性也越來越顯著,一旦時機成熟,資產重估的價值都會催生股價升天,更別說未來整體上市若要破題,商業股的奇跡必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