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截止8月27日,剔除短期理財債基,今年共發行成立了50只債券基金(A/B份額合并計算),平均單只債基首募規模約24.7億元。進入9月中下旬,多只債券基金即將結束發行。記者從銀行渠道了解到,受避險情緒影響,債券基金仍延續了良好的發行勢頭,其銷售情況也好于偏股型基金產品。9月19日即將結束募集的嘉實增強收益定期開放債基,因其投資標的更具針對性和封閉運作、定期開放的獨特設計,以及多重收益增強策略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青睞。
自三季度以來,債券市場出現調整。受此“負面”影響,債基表現有所回落。不過,債市調整也為新發債基帶來了“正能量”。嘉實增強收益債基擬任基金經理陳雯雯明確指出,經過三季度的下跌調整,債券收益率水平已開始重新顯現投資價值,兌現收益的需求也有所消化。并且進入四季度后,投資者將為明年的投資進行布局,而明年的經濟基本面仍有利于債市,因此四季度的債市有望逐步回升。在此背景下,嘉實增強收益債基也迎來了最佳建倉良機。
陳雯雯表示,債券的投資價值需要看長期,而不是一個季度。而且固定收益類產品作為一個資產類別,特性是定期獲得現金流入(利息或者本金),這不會隨著市場周期波動而改變,對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投資周期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在各個大類資產上的配置比重。
記者了解到,嘉實增強收益將優先考慮配置短期融資券及債項信用評級為非AAA級別的信用債,并明確將中小企業私募債納入投資范圍來構造和優化組合,而信用債恰恰是未來市場較為看好的債券品種,尤其是更高收益的中低等級信用債,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望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除了明確以高收益的中低等級信用債為投資標的特點,該基金成立后將封閉運作,每年開放一次申購和贖回。截至目前,我國境內共發行了5只定期開放的債券基金,尚無一只是專注于投資中低等級信用債的基金,而嘉實增強收益基金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白。
中低信用等級債券的到期收益率遠高于同期限的國債,因此參與高收益債券的投資,能夠進一步提高基金的投資收益。然而,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難以直接投資票息較高的債券,通過投資債券型基金,來間接參與信用債市場是一個較好的選擇。類似于嘉實增強收益這樣的定期開放基金在封閉期內沒有贖回壓力,基金經理可以將全部資金投資于證券市場,資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基金經理還可以通過回購的方式提高組合的杠桿,增加組合的久期,并將更多資金投資于那些流動性較低、票息收益率較高的中低等級信用債中,這對基金收益將有較大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