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工作的重大創新,使以學興黨,以學資政成為新時期黨治黨治國的最鮮明的時代特征。加強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其主要陣地之一是高等教育學府。而在黨領導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高校肩負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重大歷史使命,在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高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是實現高校歷史責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高校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青年學子,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高校中聚集著2000多萬在校學生,他們是學習、掌握先進的技術,擁有強大生命力和無窮創造力的祖國的希望。只有充分重視并吸收包括在校大學生在優秀青年,保持其不斷學習、追求進步的干勁,才能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注入新鮮血液。
二、高校是科學研究和發展的主力軍
科研是高校的功能之一。探尋知識、探討真理這一理念是教授和學生共同的價值觀,是他們之所以能在大學碰面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使得高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擁有大量的理論工作者和科研人員。我國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首要任務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而高校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要陣地。高校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發展的主力軍,匯集了全國80%以上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產生了全國80%以上的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同時高校在大力促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和科研方法創新等方面蘊藏巨大能量,是推進理論創新和發展、提升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的主力軍,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主力軍。
三、高校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陣地
高校是知識創新、文化創新的重要陣地,提升創新能力是高校的內在要求,也是黨組織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高校文化建設中倡導“以人為本”、“重視群體”、“道德為先”、“注重和諧”等優秀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與文化創新結合起來促進高校文化精神的弘揚,營造追求真理、推進知識創新的濃厚學術文化氛圍。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發揮高校學術文化組織的優勢,運用得天獨厚的學習資源和條件,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科學發展,是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高校肩負著傳承文明、人才培養、教學科研以及文化創新的巨大使命,高校科學發展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切實提升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走在前列,不斷完善科研創新局面。
(一)推動學習方法創新
方法是主體為了認識和改造客體所采用的方式、手段、途徑、技巧等總稱。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就是政治上軍事上的望遠鏡和顯微鏡。毛主席明確的為我們指明了道路,高校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也必須要準確把握貫穿其中的唯物辯證的,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抽向上升到具體的分析方法、理論與時間相統一的方法。高校如何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方法和途徑很多,要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時而宜。切實提高運用科學方法研究和解決高校科研和建設的現實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二)推動學科體系創新
學科體系創新是高校科研創新的重要依托和基本平臺。加強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必須切實加強高校學科體系創新,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高校應通過學科建設打造有特色的高質量平臺。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教學工作及研究發展有機結合形成精品優勢學科。推動學科體系創新,要把符合我國國情,反應我國高等院校性質宗旨作為根本要求,把建設高品質學科體系,滿足社會需求作為根本目標,把促進多個學科交融,多種學術觀點碰撞交鋒作為重要途徑,圍繞高校學科建設規劃與布局,找準自身定位。把握各領域國內外學術研究的前沿動態及方法理論,了解有關知名專家的研究領域和動向,奠定開展學術科研的扎實理論功底。不斷完善和發展高校科學學科體系,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科學發展 。
(三)推動學習、監督制度創新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任務,必須靠完善的制度和機制作保障。制度建設是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員干部學習、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基礎性工作,是學習長效化、常態化的有力保障。要求創新引領學習制度,進一步完善校院兩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黨校培訓制度、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黨員組織學習制度和工會活動制度相結合促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要求創新協作學習機制,把學習作為高校黨組織,黨員互動的重要一環,通過開展活動促進高校黨組織成員互動交流,共享信息,不斷優化整合學習資源,形成開放、多元、互動、共享的協作學習機制。要求創新監督學習機制,建立、完善監督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學、評學制度,激勵約束高校黨組織的學習行為,科學測量學習效果。以促進廣大黨員形成學習為工作、學習為提高、學習為發展的新理念。
(作者簡介:黃桂梅(1987.2-),女,河北承德人,重慶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從事政治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