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鷺
摘 要:本文根據居民住宅樓架空和附屬層火災多發并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剖析其原因,并結合這類火災的實際狀況,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法。
關鍵詞:住宅 架空層 消防安全
中圖分類號:TU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026-01
居民住宅樓的架空和附屬層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少的便利。但是居民在利用架空和附屬層中,由于缺乏消防安全意識,甚至為了眼前利益而無視消防安全,結果釀成了不少人間悲劇。從福建省的情況看,由于架空和附屬層利用不當而發生火災的現象屢見不鮮。比如,2006年11月20日,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春天”小區10號樓架空層的停車庫,因為電動車充電短路而引發火災。雖然該起火災火勢不大,但是大量煙氣向上面住宅樓層擴散,其結果導致1人死亡,2人跳樓受傷,釀成慘劇;在洋洽小區居民樓的架空層火災中,大火向樓上的居民住房蔓延,大量煙霧涌入樓梯通道和室內,300多名群眾被困在各個樓層。當地消防部門調動四個執勤中隊,80余名官兵,10余部消防車趕往現場進行滅火救援。參戰官兵緊急疏散、解救300多名群眾.并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奮戰才將大火撲滅。在該起火災中雖然無人員傷亡,但驚心動魄的場面也是罕見的;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嘉福小區14座的架空層也發生了火災,并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該小區架空層的功能原來為車庫,物業公司違規把它租給個體戶做家具生產車間及倉庫,因此埋下了禍根。2006年2月4日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一家一層商鋪發生火災,造成17人遇難(二層住人)。2006年10月23日早晨5時40分左右,江蘇省吳江市橫扇鎮一處店面樓房不慎發生火災,火災發生時,11個人住在該樓房二樓,其中3人逃生,4人在火災中當場窒息死亡,其余4人在送醫院搶救無效后死亡。
由此可見,架空和附屬層消防安全的軟肋已經充分暴露,其產生的后果的嚴重性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討。因此,本文接著淺析一下居民住宅樓架空和附屬層火災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法,目的是使居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能夠被更好地保障。
1 架空和附屬層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
(1)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為了使用方便或謀求利益,在沒有經過任何審批的情況下,擅自改變架空和附屬層的使用功能。甚至有的為了生活需要,采用大量可燃材料隨意分隔架空和附屬層,并亂搭亂拉電線。
(2)由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架空和附屬層缺乏相應條款規定予以規范,架空和附屬層消防設施普遍缺乏,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消防設施,在火災發生時.初起火災的撲救機會被錯過。
(3)居住單元本來是個相對獨立的防火分區,但在火災時,大量高溫、有毒煙氣會通過未密封的孔洞和被燒毀的生活管道,向上面的住宅單元擴散。即使此類火災的火勢不大,樓內居民也容易因此窒息死亡,或因心理壓力大,選擇跳樓逃生而傷亡。
(4)架空和附屬層常常是沒有外墻。有的雖然有外墻,但大多數也是臨時簡易搭設的,其采用的材料是可燃。一旦發生火災,大火容易直接沿著外墻,通過上面住宅單元的窗戶等外墻孔洞向上蔓延,這樣加快了火勢的發展。
(5)部分居住建筑主體結構耐火等級低,經過火和煙氣高溫燒烤后,柱、梁和樓板的鋼筋保護層出現剝落現象,這極大威脅著建筑主體結構的安全,萬一發生整個建筑倒塌事故,其后果不堪設想。
(6)疏散樓梯未能與架空、附屬層完全分隔開,火災時人員的疏散受到影響。
2 安全使用架空和附屬層的措施
(1)為了降低居民住宅樓的架空和附屬層發生火災的頻率,任何單位或個人要改變架空和附屬層使用功能,必須按照《消防法》第十條的規定,辦理相關消防審批手續。同時為了使用安全,在其申報材料中,分隔墻所采用的材料必須明確;電線、開關的敷設必須統一,并符合相關安全規定。
(2)建議《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架空和附屬層增加相應的條款規定,如“設有架空和附屬層的建筑,其圖紙必須明確該樓層的使用功能”,這樣才能夠給整個建筑一個明確的定性。只有整個建筑的定性明確了,架空和附屬層的消防設施才能及時地被納入整個建筑的消防系統中,其先天性不足的毛病才能被克服。
(3)住宅單元出現串煙、串火的現象,是造成設有架空和附屬層的住宅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的主要原因。現在建筑的給排水、電線和通訊等管道大都采用PVC管,雖然這種管道是阻燃型.但是在高溫條件下也會破損。一旦住宅單元的相對獨立的防火分區從垂直方向被破壞,火和煙氣就直接通過管道向上串。因此建議規范對上下相連的管道做出規定,如:“架空和附屬層與住宅樓層垂直相連的管道應采用鋼管或鑄鐵管,若采用PVC管,應在穿越樓板連接處設置阻火圈”,這樣可以防止居住單元出現室內垂直串煙、火的現象。
(4)住宅單元應作為相對獨立的防火分區,其安全會受到來自外墻的火和高溫有毒煙氣威脅,這樣的威脅是不容忽視。因為住宅樓層與架空、附屬層的窗間墻高度一般都小于1.5 m,在這種條件下,火勢很容易通過窗戶等外墻孔洞向上面住宅樓層蔓延。因此建議規范增加“架空和附屬層頂板樓面應設1米的防火挑檐”的條款,這樣可以阻止火勢向居住單元蔓延。
(5)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2.0.1條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3.0.2和3.0.4條規定,柱、梁和板的耐火極限,二類高層建筑的要求和多層建筑的二級基本相同,即柱的耐火極限不低于2.5 h,梁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5 h和樓板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 h。然而在火災現場,設有架空和附屬層的居住建筑火災延續時間經常在2~3 h,如果起火點剛好緊靠著柱子等建筑結構構件,那么整個建筑安全在火災中就岌岌可危。因此建議規范將架空和附屬層的柱、梁和樓板耐火等級定為一級。
(6)架空和附屬層的使用功能有車庫、臨時倉庫、商業網點等.其火災危險性較大.而住宅樓梯是居民垂直疏散的重要通道。因此,建議此類居住建筑的疏散梯應參考商住樓的做法.應獨立設置,不得將住宅樓梯的疏散口設在架空和附屬層內。
參考文獻
[1] 《社會新聞》欄目一[EB/OL].福建省消防總隊信息網.
[2] GBJl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3] GB50045—200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