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合昌 韓凱
摘 要:以山東惠民海泰造紙廠的污水處理系統為例,簡單介紹了該廠污水系統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對策,討論了淺層氣浮在處理造紙廢水的應用。
關鍵詞:造紙廢水 污水處理工藝 淺層氣浮
中圖分類號:X7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072-02
山東惠民海泰造紙廠位于惠民縣城,前身為惠民縣孫武造紙廠,原有投資7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海泰紙業有限公司接手后對原有設備進行改造,第一期工程改產新聞紙,主要對1575、1760兩臺紙機的生產流水線進行改造,兩臺紙機改造后產量為20 t/d,排水量700 m3/d,通過對原污水處理廠檢修、調整處理工藝,廢水能夠達標排放。
1 海泰造紙廠現有生產工藝
該廠一期工程改產產品由廢紙脫墨加工而成,在生產過程中,改變了以前的置換洗滌法,采用較先進工藝設備,本著節約水源的原則,采用全封閉浮選脫墨法降低了用水量。該廠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盤式熱分散系統和全封閉脫墨楓葉組,制漿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利用強大熱量使油墨與纖維分離,產生大量氣泡,通過全封閉脫墨機組使油墨氣泡去除,整個脫墨過程中清水消耗降到最低,降低了廢水給企業帶來的負擔[1]。
2 海泰造紙廠目前污水處理工藝
該廠目前采用物化的廢水處理方式。
中段廢水集水井調節池一沉池緩沖池二沉池達標排放
集水井:168 m3,有效保留時間2.7 h;廢水在此匯集,經提升泵提升到調節池。
調解池:2040 m3,有效保留時間32 h;調節池對生產廢水水質、水量進行調節。
一沉池:1500 m3,有效保留時間24 h;通過絮凝沉淀作用,去除了廢水中大量的纖維以及各種填料、助劑等,降低了懸浮物和COD濃度。
緩沖池:6600 m3,有效保留時間105 h;絮凝沉淀池出水進入緩沖池。緩沖池可以看做是一級沉淀的延續,污水在此進行充分沉淀,最大限度的去除懸浮物及COD,為后續二級處理減輕負擔。
二沉池:1500 m3,有效保留時間24 h;通過二級絮凝沉淀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以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經二級處理后的廢水也可直接回用,減少廢水排放,節約大量的水資源。
污泥干化場:一沉池、二沉池產生的污泥,排至干化場,干化后定期外運。
3 海泰造紙廠目前的廢水處理狀況以及存在問題
3.1 目前的廢水處理狀況
目前,該廠利用廢報紙脫墨制漿過程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油墨、短纖維、膠料、顏料、表面活性劑等。廢水排放量700 m3/d,其中COD:1000~1500 mg/L;BOD:700~1500 mg/L;懸浮物:1000~1500 mg/L;pH:6~9。
由于污染物比較單一,主要是除去雜質及脫墨(廢紙在脫墨的過程中污染比較嚴重)。廢水排放指標為:COD≤150 mg/L;BOD≤60 mg/L;懸浮物≤70 mg/L;pH:6~9。
3.2 海泰造紙廠目前的廢水處理工藝存在問題
3.2.1 缺少撈漿工藝
目前的處理工藝因無撈漿工藝,既損失了一部分微漿,又增加了水中懸浮物和COD的含量。尤其是懸浮物含量的增加,不僅加大了廢水處理難度(因加大了凈水藥劑投入量,提高了處理成本),而且影響廢水最終處理效果。
3.2.2 處理工藝與廢水特點結合不緊密
該廠用廢舊報紙做原料,廢水含有大量的油墨。油墨一部分以游離狀態存在,一部分以水包油乳化顆粒狀態存在。加入凈水劑后,形成的膨松膠體吸附了大量油墨,達到了凈水效果,但使其比重非常接近水的比重,甚至比水輕。原工藝采用了下沉方法,因比重的問題,膠體在水中不易下沉,呈懸浮狀態,即使下沉的一部分,在水中也很膨松,極易被水流帶走,導致沉淀池出水口懸浮物和COD超標。
3.2.3 對油墨的處理不到位
該廠廢水含有一部分乳化狀態的油墨,對COD貢獻值非常高。普通的凈水藥劑無法去除,原工藝沒有對該問題單獨處理,導致水中COD含量較高。
3.2.4 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因處理工藝對污泥沒有單獨處理,極易造成二次污染。
4 建議與對策
4.1 建議將海泰造紙廠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如下改造
在水的利用和處理方面,采用網下白水與制漿廢水分離的辦法,紙機網下白水直接利用到制漿過程中,制漿廢水則泵送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回用或達標排放,根據原有工藝存在問題,進行調整工藝流程。具體工藝流程如圖1。
中段廢水先經格柵去除易堵塞泵及管路較大雜質后流入集水井,泵至100~120目尼龍斜網回收微漿(用于生產低檔紙),后進入沉淀池(去除廢水中重質微顆粒如:滑石粉),沉淀后經管路進入汽浮池,在管路中加入反相破乳劑、混凝劑和絮凝劑,經高壓進汽系統在進入汽浮池的廢水中產生微汽泡,通過微汽泡把絮凝后的大顆粒懸浮至水面表層,汽浮池清浮裝置將懸浮物除去,廢水經煤渣澄清系統澄清后可回用或達標排放。
汽浮浮渣、沉淀池污泥流入污泥濃縮池,泵至帶壓式濾機,壓成泥餅(含水60%~70%),進鍋爐焚燒,濃縮池上清液和壓濾水回集水井。
4.2 汽浮池類型的選擇
目前,國內汽浮池工藝基本為兩大類型。一種為全壓汽浮型;另一種為部分回流式汽浮池[2]。根據海泰廢水懸浮物含量高及有一定乳化狀態存在,選用在處理高懸浮物水效率高的全壓汽浮型,該工藝在高懸浮物水的處理上,有絮體上浮快、上浮徹底的優點。部分回流汽浮在處理該種水時,汽浮出水帶渣較多,會大大增加煤渣澄清的負擔。
4.3 藥劑的選擇
4.3.1 反相破乳劑的選擇
由于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油墨,與水形成水包油乳化顆粒,性狀比較穩定,普通的混凝劑和絮凝劑無法將之去除,需加入0.5~2 mg/L反相破乳劑,將油墨破出方便混凝。
4.3.2 混凝劑的選擇
廢水pH一般為6~9,普通聚合氯化鋁為混凝劑就是一種不錯選擇。
4.3.3 絮凝劑的選擇
結合廢水特點,絮凝劑必須采用陽離子型,最好是離子化度20%~30%的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因陰離子和非離子絮凝劑絮團形成后在被打碎的情況下,重聚性能太差,大大影響汽浮池效率而不使用。離子化度高,則成本增高。綜上因素,選擇離子化度為20%~30%陽離子聚丙烯酰胺。
4.3.4 加藥濃度
經過小試,確定了藥劑適合濃度。投加情況見表1。
4.3.5 優勢與特點
經過調整后的方案無外排廢渣,不產生二次污染,處理后的水既可循環利用,也可達標排放,兼顧了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
5 結論
海泰造紙廠廢水處理工藝調整后,中段廢水經格柵—斜網過濾—淺層氣浮工藝處理后回用率達90%,每天還能回收紙漿,每天少排放大量SS、COD,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明顯,并且具有投資省、占地少、運行費用低、操作方便、性能穩定等特點,可在同類型企業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玉杰.廢紙再生實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56-68.
[2] 陳冀孔.氣浮凈水技術[M].北京: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