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光
摘 要:俄語語言教學經歷了傳統的“語法加單詞”到大綱所規定的簡單的“聽,說,讀,寫,譯”在轉為以“言語交際”為目的的教學過程,特別是加強聽說能力訓練。這充分體現了外語教學在社會教育浪潮的推動下,為適應時代的要求,不斷地完善,不斷的嘗試,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同時,運用功能語法,實現教學過程中強化聽說教學是最行之有效的、積極地達到教學目的方法。
關鍵詞:俄語語言教學 教學過程 功能語法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170-02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我們學俄語的目的就是運用語言知識,獲取信息,獲取廣博的知識。俄語是綜合性語言,詞形變化豐富,語法結構嚴謹,我們真是依靠詞形變化和語法結構組成句子來表達我們的思想。在此,我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功能語法的應用,來談一下筆者的體會,由于參考書有限,水平有限,不妥之處懇請同行批評,指正。
著名的蘇聯語法學家班達爾科在{功能語法的原則和體系問題}一書中指出:“在我們看來功能語法不能只局限以積極語法為基礎的原則‘從內容到形式表達手段。從形式到內容的方向是任何一部語言所必須的,因為語法的體學性統一靠它來維持的。
上述所提到的“功能”就是某事物所起的功效,作用,也就是實際運用。而由“意義到形式語法思想最早是有丹麥語言學家,O.葉斯博森在他著名的《語言哲學》一書中指出:一種語言的語法只有用“從形式到意義”和“從意義到形式”兩種角度來描寫才可能做到完整,三十年代,所根據自己對外語教學法的研究,認為有必要搞“由意義到形式”的語法,并且指出這種類型的語法是一種“積極語法”與之相對應的傳統的“由形式到意義”的語法則命名為“消極語法”
各種語法形式都有自己的語法意義,但是每個意義都是在具體的語言活動中體現出來的。如:
(1)Садовод лобовно ухаживает за яблонькой,чтобы её сломал хулиган.
(2)Надстройка для того и создаётся базисом,чтобы она служила ему,чтобы она октивнопомогалаему,оформиться,укрепиться,чтобы она октивно боролась за ликвидацию старого стживающего свой век базиса с его старой надстройкой.
在第一句中,表示相反的目的意義,即從句所述的內容與主句動作的目的是不相適應的,意義上是相互對立的。翻譯如下:
園藝家精心照管蘋果樹,不料流氓卻把他弄壞了
在第二句中,表示純目的意義。翻譯如下。
基礎上所說創立上層建筑,也就是為了使上層建筑替他服務,要使上層建筑1幫助形成起來和鞏固起來,要使上層建筑積極為消滅已經過時的舊基礎及其舊上層建筑而斗爭。上述例句中說明чтобы 的語法意義在一,二句中表達是完全不同的,如對此了解單一,則句子無法翻譯出來,令人啼笑皆非。再如,再帶 -то和-нибудь不定代詞的句子里,雖然其謂語都是用現在時形式,但是,它們所表達的語義是各不相同的。如:
(1)Маща что-нибудь ломает.
(2)Маща что-то ломает.
前一句是非現實現在時,表示多次重復概括動作,強調無論什么都弄壞。后一句是現實現在時,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正在弄壞東西是確定的但是究竟是什么,說話人是不知道的不確定的。因此,要想掌握俄語語法,只學會詞類劃分和詞形變化所表達的意義是不夠的,還必須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訓練掌握讀、聽、說、寫的言語技能。于是在俄語語法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方法。
(1)從語言形式描述語法構造并進而揭示這些形式所表示的意義和功能,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由形式到意義的語法,又叫“消極語法”。它是以形式范疇的分類單位的。例如,它告訴我的名詞各格的形式和意義,動詞變化和意義及它的所在句中的作用,指出句和句之間的關系,用什么連接詞和關鍵詞等等。形式語法范疇、形式類別等,千百年來已研究的比較適中,類別及其數量的“清單”也比較明確。
(2)研究語法表述各項意念功能也就是說人們可以通過培訓已通過語調、詞法和句子結構等各種語言來表達思想。也就是“由意義到形式”的語法也稱積極語法,又可叫“語義功能語法”。
Семантико-фукциональн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或“交際語法”。
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如,必要和不必要情態語義“由意義到形式”可由下列三種手段來表達。
(1)句子結構模式。懂得語義除表示時候先動作的愿望和可能性外,還可表示其必要性和必然性。這種必要性和必然性既可能受外界客觀因素的制約,有可能是主體個人的需求。在表示必然性時,動詞不定式在詞匯中是自由的。如表示不必要、不應該,動詞不定式通常用未完成體動詞。例如:
①Быть сильному дождю!大雨一定到來。
②Когда мне приходить к вам?我什么時候去你那?
③Отделался,и рад неходить больше.擺脫了,很高興,因為再也不要去那里了。
(2)詞匯手段上,通常用должен(с инф),надо(с инф),нужно(с инф),необходимо(с инф),следует(с инф),нужен,необходим,нуждаться(в чём),нет нужды(в чём),нет необходимости (с инф),должен(с инф),обязан(с инф),вынужден(с инф),приходиться(с инф)等結構的應用。如:
①Я должен буду доложить господину директо-ру содержание нашего разгово-рав общих чер-тах.(А Чехов)
②Я не имела права на отчаяние надо жить надо бороться во имя будущего во имя своего народа
③У нас нет нужды в специалистах узко-го профиля.
④Коммунисты обязаныво всём бытьвпереди.
(3)在語法手段上,運用句法方式中的應該式。
應該式用單數第二人稱的命令式構成。它通常與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主語連用,主語總是位于它之前。應該式一般表示不依主體個人需要為轉移,受外界客觀因素影響的必要性。例如:
①Вы насорили а мы убирай.
②Взялсяучиться,так он учись.
在形式語法中,在描述此項語法時,是從語言形式描述語法構造,從而揭示這些形式描述語法構造,從而揭示這些形式所標示的意義和功能。而上述所例是從“必要和不必要”所表示這一意義出發,根據它的意義分為三種語法形式,用三種語言現象來表達,這就是我所說的功能語法。
大學俄語功能語法的產生和教學實踐是密不可分的。20世紀50年代起,學習俄語的外國人逐步增多,這段時間里,大學公共俄語教學唯一的方法就是自覺對比法和俄語翻譯法。到六七十年代前蘇聯變形起了外國人學習俄語的“興盛”時期,從事俄語教學的教師們在實踐中逐漸探索,不斷出現外國人學習俄語只注重在靜態語法形式的教授和聯系是不夠,學生們不能駕馭語言,必須結合言語實踐活動進行,使學生活學活用,達到交際的目的,
形式語法和功能語法雖然對語法的體系描寫方法不同,但它們并不是相互對立和排斥的。功能語法是在形式語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形式語法,功能語法就會“束之高閣”,無水之源。隨著人們對語法內涵認識的加深,形式語法和功能語法相結合的語法教學思想正在不斷發展著。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把兩種不同的語法體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滲透、融合,以此達到教學目的。如:在講授讓步從句時,首先提出問題;哪些前置詞及動詞的其他形式來表示讓步關系。并舉一些實例。如:
①Несмотря на сильную метель Вертолёт вылетел на помощь полярникам.
②При всём его уме он не смог решить этой за-дачи.
③Вопреки здравому смыслу он продолжа-л отс-таивать свою точку зрения.
在掌握現代俄語語法的基礎上,再學習功能語法,必將有利用更準確、生動的表達思想。我們知道,“從內容到形式”的原則里符合思維表達過程的,因為人們在交際過程中首先要對想說的話有個想法,然后在尋找恰當的語言形式來表達。
對學習外語的人來說,遵循傳遞信息的規律,進行“從意義到形式”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迅速提高理解外語和使用外語正確表達思想的能力。功能語法行之有效在運用到教學中,是我們的公共俄語教學的方向,現已引起我國俄語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中不斷地完善功能語法的科學體系,并有效地進行運用,是我們今后進行俄語教學和組織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吳貽翼.現代俄語功能語法概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
[2] 蘇壽祁,楊考雅.淺談大學俄語形式語法與功能語法教學的關系[j].中國俄語教學,1994(3).
[3] 張會森.關于功能語法[j].中國俄語教學,1994(1).
[4] 譚林.功能語法及俄語教學[j].中國俄語教學,1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