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近期市場已經進入了對利好麻木的階段,無論是降低存款利率還是結構性減稅等措施,市場都毫無反應,依舊處于我行我素的下跌通道。但我們也注意到最近三周上證指數的下跌速度開始變緩,斜率變小,說明已經逐漸接近空方的階段性目標位,多空雙方的力量正在產生變化。本周市場繼續回落主要受國內國際兩個因素的影響。國際方面,在歐元區外圍國家危機不斷升級之際,歐元區核心國家遭受到的沖擊也越來越明顯,歐債危機的影響還將持續。歐洲股市和美國股市的持續下挫也給國內投資者的信心造成了沖擊。國內方面,負面因素是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市)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對地產板塊形成利空。而受到閩燦坤B即將退市的影響,B股板塊的整體下挫拖累了A股走勢,從而使本身已經處于弱勢的A股雪上加霜。
上期文章寫到過關于流動性開始改善跡象出現的話題,本周公布的匯豐PMI數據創了近5個月的新高,寬松措施已經開始產生效果,相信快速回落的通貨膨脹率為實施更為寬松的政策創造了空間。對國內經濟過去幾年的表現研究表明,一季度中國經濟的狀態在庫存周期中只是限產保價,而隨后將進入量價齊跌,也就是所謂的主動去庫存階段。4月份之后,中國經濟出現了明顯的量價齊跌,按照庫存周期的慣常規律,預計在7到8月份附近中國經濟當觸到一個短期的底部,這個底部首先是一個價格的底部,但不是庫存的底部,隨后庫存仍有可能繼續累加,但經濟底部已經在形成之中了。碰巧的是,中國的庫存周期調整規律往往是調整開始17個月會觸到價格的底部,而自2011年3月到2012年7月,恰好17個月。資本市場的表現往往領先于實體經濟,從而我們更加有把握相信目前股指已經進入了筑底階段。
今年的投資過程中,除了關注基本面情況外,投資者情緒這一大眾心理狀態也是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因素。我們知道,在投資者情緒上升的周期中,利好信息往往被強化,利空信息被弱化,投資者對宏觀面和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看好,對后市看法越來越樂觀,市場中的高亢情緒還不斷感染到場外投資者,新增股民和新增資金也開始積極入場,進而繼續推動股價上揚,股價的上揚又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的盈利預期以及放大了投機性的需求,投資者的兩方面情緒區域亢奮,市場在高潮中達到了頂點。而在投資者情緒的下降周期中,利空消息往往被強化,利好消息被弱化,市場所經歷的下跌歷程與上述的情緒上升周期基本相反,兩方面的投資者情緒變化導致市場在絕望中迎來底部。
近期市場的下跌伴隨著實體經濟的景氣度下滑,而在目前這個階段,投資者情緒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地方融資平臺、銀行貸款、歐債危機等負面信息被充分放大,導致以銀行為代表的權重股反而成了市場做空的主要武器。中登公司最新披露周報顯示,7月第1周,A股持倉賬戶數為5657.1萬戶,比前1周下降約5.68萬戶,這已是連續第7周環比下滑。這也是自去年3月底以來,該數據的最低值。與此同時,A股持倉賬戶占比降至34.06%,這也是自2008年初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機構投資者方面,近期發行的新基金建倉步伐比較緩慢。就連采取被動跟蹤指數的指數型基金都采取緩慢建倉的策略,說明現在基金對后市的態度也是比較謹慎的。但悲觀的情緒給未來的反彈奠定了基礎,在迎來了絕望的底部后,利好消息會被市場吸納并逐步強化,投資者情緒逐漸好轉,指數將會上升?,F在市場之所以起不來,關鍵還是信心缺失,但投資者絕不能夠棄市離場,因為市場往往會在絕望的市場出現大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