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 要:本文從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尊嚴與快樂入手,分析了復合圖書館時代館員的角色轉型與素質要求,旨在引起廣大館員的思想重視并加以改進提高整體素質。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員 育己 職業尊嚴 素質
中圖分類號:G2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55-02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正處于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復合存在階段。一方面,傳統館員和讀者固有基本服務與被服務方式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一些新型的現代技術不斷融入到圖書館來,數字化,虛擬化的服務不斷發展壯大。這樣探索在電子文獻與印刷文獻雙重環境下將系統與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將成為一個時期以來圖書館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圖書館員怎樣認識和面對這個時期的圖書館事業,也在對圖書館員的管理智慧與服務轉型進行著考驗。本文從圖書館職業視角,探索在復合圖書館時期高校圖書館員角色定位與轉型。
1 高校圖書館員自我培育與職業尊嚴
高校圖書館館員的管理與服務不僅圍繞館員的管理育人與服務育人,也要關注館員的自我培育即“育己”。以往大家研究往往從教書育人的角度對教師進行關注,而很少有學者來研究有關在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活動中有主體地位的管理和教輔人員,只是強調他們的管理與服務,忽視了“育人”環節,同樣也忽視了“育人先育己”的道理。與人半桶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高校圖書館,館員首先要把自己當成是高等學校一份子,從思想上與學校黨委行政和教育教學工作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上必須立足各自的實際工作,熟悉本部門專業的所有業務,踏實工作,扎實做好,為學校的整體育人做出自己的努力與貢獻。
高校圖書館員要想做好本職工作,而且完成高等教育培養人的復合任務,必須做到首先提升圖書館員的生命質量,沒有圖書館員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服務育人的質量;沒有館員思想活躍,精神解放,就沒有大學生讀者的精神解放,學術自由;沒有圖書館員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大學生讀者的主動發展;沒有館員的服務創造,就很難有讀者的學習創造。圖書館員服務是一個使受教育者變得更加充實和逐步完善的過程,也是自身提高素質成為管理服務的引導者的過程,只有當圖書館員自身能夠與時俱進自覺地進行完善時,才能有利于廣大讀者素質的完善與提高。
圖書館員的“育己”不是指館員的修身養性,不是脫離了實際職業實踐的自我修養,而是立足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實際情況,在高校圖書館員這個職業角色中去探索、實踐、思考、學習與行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數字圖書館的快速發展,高校圖書館進入了一個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復合時代,在這個時期圖書館不是兩者之間的簡單相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合體,一方面我們要繼承傳統圖書館服務精神,繼承傳統圖書采訪、編目、加工、流通的管理與服務;另一方面要關注,而且要特別關注日新月異的數字圖書館內在的新變化,對這樣一個復合型的高校圖書館存在時期,需要有新型的圖書館員來適應。這樣圖書館員既要做好傳統服務,要要關注新型的服務內容,兼而有之,做好知識導航和服務管理工作,圖書館員將承擔工作就十分繁重。復合型館員會隨著復合型圖書館的存在而存在,只是圖書館員在各自的工作上側重點會有所變化,近期會并駕齊驅,齊頭并進。但是隨著資源出版、采訪的變化和現代化設備的普及與應用,高校圖書館的現代化會高歌猛進,誰越早知道這點,誰就會把握住職業生活的主動權,誰就會在職業生活中,創造和享受到圖書館員這一特殊教育輔助職業內在的歡樂與尊嚴。
“一種職業是否具有尊嚴與歡樂,具有怎樣程度的尊嚴和歡樂,一方面與職業本身創造價值及其勞動性質有關,同時也與社會對這種價值、性質的認同與需求有關,還與從事這一職業群體的職業自我意識,以及他們用自己事業實踐創造處的社會職業形象有關”。職業尊嚴取決于職業價值與職業的快樂,取決于個體價值體現,而在職業價值中,人的創造性是實現職業價值最大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圖書館員必須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圖書館管理服務,不應該只體現在特色資源的建設與讀者的行為管理與學習服務。要把自己的學習新知識,培養新能力,掌握新本領展現出來,把讀者的求知探索欲望在學生“第二課堂”上挖掘出來,激發讀者的創造潛能,讓讀者能有一個充滿自信,勇于開拓創新的積極人生,以此樹立起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讀者的發展往往受到圖書館員管理服務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當遇到一個沒有學習欲望,沒有創造性,得過且過的圖書館員開展的管理與服務時,對讀者發展的影響將是一種無情的打擊與摧殘。
2 高校圖書館職業館員隊伍評析
高校圖書館在近幾年來,館員人才隊伍的發展出現不均衡現象,211與985院校的館員隊伍建設不會受到太多限制,人才隊伍建設有良性的發展。而一般高校圖書館館員隊伍建設往往受到學校人才政策影響,很難如愿發展。就是在普通高校之間也存在著差距,總體上圖書館里職工多年來相對固定在自己專業崗位上,許多館員都在圖書館工作一輩子,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高校圖書館事業。長期的圖書館工作使他們對工作有了慣性,繼而養成了工作倦怠現象,缺乏應有的工作積極性,似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創造意識和開拓精神。同時,隨著學校整體布局的變化,如學院整合,部門重組一些富于人員,不斷充實到圖書館來,而這部門人員一般是年齡偏大,缺乏積極的事業進取心,對圖書館管理服務能做到基本掌握就很不錯了,何談全方位的高層次的管理與服務呢?高校圖書館員中還有一部分是學校職工的家屬或者子弟,特別是學校引進人才的家屬這個特殊的群體,她們往往以家庭為中心,工作往往是一種生活方式,有個事情干著而已,而沒有認識到是一種自己的職業,沒有考慮個人的工作價值,從思想上不重視,不想把圖書館事業作為自己一種展現價值的職業,在行動上往往會比較松散,對圖書館職業了解甚少,流于形式上的被動服務,結果在勞動工作中,不積極進行創新工作,墨守成規,不思進取,沒有職業的歸屬感,心理壓力大,脾氣暴躁,易怒好斗,爭吵不休,從而使自己的生命質量下降。“職業生活是人成年后,生命活動最主要組成部分”,如果個體生命質量是建立在別人(對象)基礎之上,那么這個生命質量就會黯然無光,職業生涯將毫無光彩,在職業生活中何談快樂,在人格構建中何談尊嚴,因此許多館員會因此感到壓抑,無助,消極,甚至心理失衡,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個體的職業快樂與人格尊嚴。
3 立足實際,重塑自我
要想在職業生活中取得成績,就要立足實際情況,進行自我的重塑,從人生來看,工作是謀生的基礎,生活享受工作回報,家庭延續人類生命。因此,選擇職業,開展創造性的工作,才是人生首要的價值體現,一個沒有意識到工作價值,體會不到工作價值快樂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全體館員必須開始慎重思考自己的職業角色,克服工作的倦態,樹立良好的自我職業意識,落實到具體的實踐工作中,塑造新時期圖書館員良好的文化飽滿,知識豐厚,內涵充盈的形象。以適應如文獻傳遞,虛擬參考咨詢,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閱讀推廣,限時閱讀,學科館員,信息咨詢、分析與決策,知識產權等管理服務模式的不斷出現。
圖書館員要對讀者學習求知進行管理與服務,更重要的是做培養讀者思想和人格的引導者,把對讀者人的培養作為重點,而不是對讀者知識獲取上作為目標,在對人的培育上是多方面的,館員能做的是管理育人與服務育人,在圖書館使讀者要樹立遠大抱負,建立完善人格,養成良好的社會規范行為,用館員的知識魅力、人格魅力來培養合格的人。因此,“全方位、全職能的圖書館員將是新時代圖書館員培訓目標及自我養成目標”。
筆者認為新時期館員應該具備如下素質:(1)良好的思想品德,崇高的圖書館事業理想,這是最基本的職業要求;(2)豐富前沿的圖書館學知識,扎實豐厚的現代網絡應用技術。這是著眼未來發展的基礎;(3)具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做好事業的基本素質;(4)具有把時代精神和職業的高度融合能力,這是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5)在高等教育分科教學體制下,具備1~2門專業學科知識,具有進行學科館員服務的知識結構,這是提高服務層次與水平的基本要求;(6)學習心理學知識,豐富交流溝通的方式方法,提高交往溝通能力,這是提高服務效能的有效途徑;(7)具有圖書館管理、計算機管理、網絡管理、信息管理、知識管理等綜合能力,這是新時代館員的必然要求;(8)具備科研能力,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中心和學術性機構,因此就要求具有學術研究的專門人才,館員的科研能力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有效方法;(9)具有信息服務能力,衡量大學圖書館員能力標準,不是看接待讀者的數量,而是看為讀者提供了多少有價值的信息與服務,有效的信息服務,是對大學圖書館員能力的最好解讀;(10)智慧與服務,一切工作無不與智能活動有關,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也不例外,只有智慧的館員,才能有智慧的讀者,善于開動腦筋,做好管理服務是圖書館內涵提升的基本保障,是文化傳承的有效措施。
復合型圖書館將維持一段時期,數字圖書館將不可避免的融入到現代圖書館之中,而且比重會越來越大。關于圖書館是否存在與消亡的爭論還在繼續,圖書館邊緣化的現象在高校也日益突出,對高校圖書館而言,契合學校的實際,融合學校全方位戰略發展目標,將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開展好第二課堂服務工作,做好讀者學習的導讀,開展閱讀討論,心理疏導,寫作交流,非母語交流等等的新舉措,需要館員的從點到面,思考前行。美國圖書館界曾提出“國家圖書館就是美國的記憶”,大學圖書館必須在記錄大學記憶方面做出更多更扎實的工作,以延續本校良好的教風、學風,秉承本校大學傳統文化,創新管理服務方式,締造與時俱進的大學文化。這些不是靠引進幾個專業博士,培養幾個業務骨干,就能解決的問題,必須是對全體職工進行徹底的教育、培訓,整體上都能達到復合圖書館職業要求后才能實現的。這樣“圖書館工作人員也和其他行業人員一樣,有機會走在社會前進的隊伍之中,領航于知識,甚至領航于知識社會。個人認為,人類有記錄文明的數千年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的重視‘知與‘智的問題,這就是發展圖書館事業最好的千載契機”。
參考文獻
[1] 詹德潘.復合圖書館與圖書館員的角色轉變[J].圖書館論壇,2004(8):75-77.
[2] 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0(1):17.
[3] 顧敏.千禧年初復合圖書館的服務及發展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0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