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6年前,這家公司剛剛成立。6年后,它已走到創業板上市的門前。突飛猛進的背后,有著怎樣的不為人知的“源動力”?
北京無線天利移動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無線天利)即將“闖關”發審委,僅僅看招股書給出的財務數據,不免讓人感到興奮——營業收入從2009年的9233.19萬元增長到2011年14520萬元,復合增長率為25.4%;凈利潤從2009年的2554.39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5365.22萬元,不止翻番;毛利率則從2009年的57.65%增長至2011年的70.20%。
不過,讓人望而生畏的是,公司9成的營業收入來源于單一客戶中國移動。更多的事實則顯示,無線天利在發展過程中諸如利益輸送等情形層出不窮,近乎成為公司的經營風格。但公司在招股書中卻進行了模糊的陳述,令問題淡化。
利益輸送迷局
無線天利長期存在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的行為——分別在2008年至2010年向關聯方天彩投資拆借資金合計5200萬元。無線天利在招股書中表示,資金拆借的原因系出于天彩投資資金周轉的需求,當時公司正好有部分閑置資金,因此無償拆借。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天彩投資何許人也,為何它“資金周轉”不足,無線天利就可以“無償拆借”?
記者調查發現,無線天利在招股書中的上述陳述有避重就輕之嫌,資金拆借的實質更可能是用于“增資”,即無線天利拆借出去的資金,被用于向無線天利增資,關聯方從而獲得相應的利益。
資料顯示,無線天利董事長錢永耀的姐姐錢永美持有“天彩投資”69%的股權,同時也持有名為“鑫源投資”公司80%的股權。同時,“天彩投資”持有“鑫源投資”20%的股權。換言之,“鑫源投資”為錢永美直接間接全資控制的公司。
關鍵點恰在“鑫源投資”身上。
在2008年12月,鑫源投資一度向無線天利的前身天利有限進行增資,而天彩投資也恰是在這一時期向天利有限進行資金拆借。截至目前,鑫源投資持有無線天利12.6%的股份。
在厘清了天彩投資、鑫源投資以及無線天利的種種關系后不難發現,前述資金拆借頗為蹊蹺。一方面,錢永美控制下的鑫源投資有足夠的資金對無線天利進行增資;另外一方面,錢永美控制下的天彩投資又“無錢周轉”,因此需要向關聯方無線天利拆借資金。
圍繞在天彩投資上的資金拆借迷局或許并非一句模棱兩可的“資金周轉需求”就可以敷衍過去,其背后掩藏著的實質更需要監管層作進一步的調查。
至2011年8月,無線天利臨近遞交上市申請,天彩投資又突然提出當年的“無償借款”應當支付利息,因此向無線天利支付了164萬元資金占用費。有知情人士表示,此舉并非天彩投資“良心發現”,實際上是為了實現上市而不得不進行“規范”,但此種“規范”顯然只是為了謀求上市而為之,實際上公司資金管理上的隨意性已成“風格”。
被稱為“移動寄生蟲”
無線天利的前身為“北京無線天利移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18日,成立之初僅為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公司。
無線天利的主營業務可以簡單的描述為“為國內大中型集團客戶提供移動信息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最終協助集團客戶向其終端客戶提供以短信、彩信應用為主的移動信息服務。目前提供的行業移動信息服務主要包括MAS業務和ICT綜合服務平臺業務。
有接近無線天利的人士表示,公司的盈利模式盡管在字面表述上十分拗口,聽起來也較為“高端”,但實際上嚴重依賴于電信運營商,缺乏足夠的獨立性,也可以理解為電信運營商將部分非核心業務進行“外包”。
這種嚴重依賴性可以從數據上來理解:無線天利2009—2011年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于中國移動及中國移動下屬公司的比例分別高達92.96%、92.90%及83.74%。
盡管無線天利在招股書中表示自己也是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長期合作伙伴,但公司來自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收入可謂微乎其微。收入來源單一化也使得無線天利被投資者稱為“移動的寄生蟲”。
那么,為何無線天利長期以來沒有更多的開拓來自于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其它運營商的業務收入?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透露,事實上所謂的“行業移動信息服務”并沒有特別的技術優勢,也不具備明顯的排他性門檻。能夠在這個業務上做大,產品本身并不是關鍵,更關鍵的是在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中具備“獨特的優勢”,諸如客戶關系,人脈資源等,最終藉此獲得業務收入來源。而由于這些難以描述的“優勢”并不容易在其它運營商身上復制,所以類似無線天利這樣的公司,往往只能倚靠單一的業務收入來源,所謂“全運營商合作”不過是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