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堅
中國股市要向經濟的“睛雨表”回歸
中國股市要向經濟“晴雨表”的方向回歸,需要完成的任務十分艱巨,尤其是以下幾點:1.對上市公司的“股市融資饑渴”糾偏,使得上市發行過程更加透明,更加遵循市場規律;2.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監管;3.加大上市公司分紅力度;4.提高機構投資者的素質,發揮其理性投資、穩定市場的功能。盡管有風險有難度,但中國股市的健康完善,必須積極向前推進。
梅育新
超級換屆年里的戰爭與和平
2012年又是一個超級換屆年,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將在這一年里完成領導人換屆。在經歷了2011年利比亞等地血腥的戰亂動蕩之后,西方國家為了維護其政治經濟霸權不動搖,完全有可能動用包括軍事霸權在內的一切優勢力量。一旦西方霸權選擇將軍事、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作為武力打擊、顛覆的對象,那么,國際外匯、大宗商品和證券市場將遭受強震。如此一來,2011年本已不低的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將雪上加霜。面對這樣的風險,我們需要防范經濟沖擊,更需要表現出勇氣、決心和才智,才能防止戰亂沖擊降臨我國國境,維護我國本土已經享受60余年的和平。
謝作詩
匯率干預十分必要
我是一個經濟自由主義者,一般來說,是反對價格干預的。但我不反對的是匯率干預,尤其是像我們這樣一個需要依靠大量處在高度競爭領域,而利潤卻很薄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來立國,又沒有有效的外匯交易市場來讓企業對沖匯率風險,以實現保值的國家,匯率干預十分必要。
葉植
如何避免房地產“硬著陸”?
中國經濟正在做“離開房地產能跑多遠”的測試。這是一項危險的試驗,因為此前中國經濟已經被房地產拉得很高,而房地產這匹馬卻又將近失控。因此,保持成交量穩定,保證固定資產增速,是2012年房地產的兩個底限。此外,還需要降低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利潤,地方政府則應從土地收入轉向稅收,這些措施都將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有力支撐。再加上這幾年是用光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的幾年,故預測樓市將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緩慢下降,最終房價整體下行至與收入、通脹率接軌的程度。
馬忠昔
大宗商品需要納入國家戰略調控
國家參與調控大宗商品供需關系和價格,對穩定的意義十分重大。然而可惜的是,這個問題并沒有形成系統有效的對策,我國控制通脹的主要思路是控制信貸規模,控制流動性。現在看來,我們需要區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對策,建立有效調控大宗商品供需關系,穩定大宗商品價格的戰略調控機制,并從經濟活動本身,實施重要商品供需平衡和合理價格的戰略調控。
楊國英
乳業品牌切勿在過度保護中淪陷
近年來,我國乳業頻頻爆發的安全事故,凸顯出上下游產業間的利益分配失當、健康養殖的耕地局限等諸多結構性困境。但是,這一切均不應成為過度保護的借口,更不應作為消費者提高健康受損容忍度的理由。合理的保護,可以為民族乳業品牌贏得成長的空間,但是,過度的保護,只會造就民族乳業品牌的大而不強。因為真正的強大,必須經得起市場檢驗,我們必須對過度保護的產業政策予以反思!
曹中銘
丑聞頻出基金公司當反思
有市場人士將A股十年漲幅為零“歸功”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太差,其實,國內基金公司同樣如此。如果說當年基金“黑幕”被曝光,與國內證券投資基金誕生的時間不長、運作還不夠規范等有關,那么,近幾年來為數眾多的基金公司頻頻被曝出丑聞,更加值得基金公司深思。數據顯示,2009年來的基金數量為557只,2010年達到704只,2011年則突破900只大關?;鹑绱藷嵝挠谝幠?,但沒有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一切就都只是空中樓閣罷了。
溫克堅
華西村的繁榮還能持續多久
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競爭越來越依靠專業能力和人才的大背景下,華西村的經濟發展神話已近褪色。畢竟,華西集團的資產屬于所有華西村村民,他們的數千萬賬面財富都依附在華西集團那不為人如的財務賬簿中。因此,華西村或盛或衰,真正的利益相關者是華西村村民,他們才能真正決定華西村的未來。
張崎
要客觀看待上市公司的紅利政策
股市作為財富再分配的場所,從來就不是所有人的提款機。就中國股市的現狀而言,紅利政策本該是上市公司根據自身經營和投資、融資情況,綜合判斷所做出的決策,應該和企業盈利、資金需求及長期發展相關。然而,重融資、輕投資、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始終存在。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A股上市公司歷年來通過IPO、增發、配股等方式融資約575億,但累計分紅不到2萬億,其中三分之二都被大股東拿走了,二級市場投資者所得少之又少。所以,投資者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操作能力,才能在投資中獲得相應回報。
端宏斌
現在再去搞網店是不是太晚了?
開網店和開實體店其實差不多,關鍵就是兩條,第一是人流量,第二是信譽。不過,淘寶的問題是,店鋪太多太雜太小,要想一次性買很多東西,就不太方便。因此,隨著經濟的發展,淘寶集市這種跳蚤市場的模式,早晚要讓位于類似京東這樣的大賣場模式。而且,現在網店的數量已經到了飽和點,由于養不活這么多人,未來唯一的可能就是優勝劣汰,使得網店的總數大幅下降。也就是說,后來者所面臨的競爭將愈加殘酷。如果你現在準備搞網店,那么,好好想想你的優勢在哪里吧。
石建勛
2012,歐元區的末日嗎?
針對“歐元崩潰論”和“歐元區解體論”,我認為,2012不是歐元區的末日。因為10年來,歐元區已由最初的12個國家擴至17個國家,使用人口超過3.3億,流通幣值達到8700億歐元,歐元已成為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儲備貨幣。由此可見,歐元承載著歐洲統一的夢想,意義深遠。所以,雖然短期內歐元區的經濟頹勢可能還會持續下去,但長期來看,就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樣,歐元和歐元區的制度創新也有個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