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
健康的行為習慣是什么?
請用心完成下列心理實驗:
【實驗】人的行為習慣可以分為四類:損人利己;損己損人;損己利人;利己利人利天下。把這四類行為習慣放在人類歷史、現實生活、群體行為和個體行為中進行比較:哪一類行為習慣能夠帶來長久的內心安寧?哪一類行為習慣能夠營造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哪一類行為習慣能夠避免相互仇恨、相互攻擊、生死相搏?哪一類行為習慣能夠讓我們安身立命?哪一類行為習慣能夠奠定千秋功業?哪一類行為習慣能夠讓人類賴于生存的地球延緩毀滅?
【管窺之見】己所欲,施于人,也能夠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能于施于人。
歸納上述實驗,我們可得出一個結論:利己利人利天下的行為習慣,能夠帶來長久的內心安寧;能夠營造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能夠避免相互仇恨、相互攻擊、生死相搏;能夠讓我們安身立命;能夠奠定千秋功業;能夠讓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延緩衰老,延緩毀滅。
如何修養行為習慣?
【實驗】橫向比較看人的異同,縱向比較看人生起伏:在嬰幼兒;在青少年;在中老年。
【管窺之見】修養之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生百態,不在起點,在方向;世間萬象,不在起點,在過程;蓋棺定論,不在起點,在結局。
【實驗】在白紙上畫畫,在污紙上畫畫;用幼苗塑造園藝,用老枝塑造園藝。
【管窺之見】修養之道:宜早不宜遲;宜堅持不懈。
【實驗】用一支筷子吃飯,用一雙筷子吃飯;用一條腿走路,用兩條腿走路。
【管窺之見】修養之道:一陰一陽之為道,做人做事兩不誤。
【實驗】尋找沒有蘊含哲理的事物: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取人事;旁通萬物。
【管窺之見】修養之道:有物有哲,道不遠人;生活處處有哲理,舉手投足皆學問。
【實驗】定性定量分析你聽到的和你說過的話語:有多少是道法自然、順應客觀規律的?有多少是隨心所欲、違反客觀規律的?有多少是蒙以養正、利己利人的?有多少是戕人慧根,誤己誤人的?有多少是多一字有余、少一字不足的?
【管窺之見】修養之道,難離言傳;言傳之道,在道法自然,在蒙以養正,在言簡意賅。
【實驗】不怕不識人,就怕人比人:見人之長,學人之長;見人之短,避人之短。
【管窺之見】修養之道,難離身教:身教之道,在見賢思齊,在見不賢內自省。
【實驗】買各種食物,買衣帽鞋襪,買各種服務,面對口若懸河的吆喝,如何辨別?
【實驗】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思考知行關系。
【管窺之見】修養之道,難離體驗:體驗之道,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要知道梨的滋味,最好親口嘗一嘗”。
【實驗】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再讀“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想象當時的場景和結局;思考知行關系。
【實驗】反省自己的做人做事:有多少是知行不一的?有多少是知行合一?
【實驗】思考自己的做人做事:如何改進自己的知和行?
【實驗】尋找事物之間的異同: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取人事;旁通萬物。
【實驗】尋找事物之間的異同:不同文化;不同行業;不同職業;不同崗位。
【實驗】尋找知行合一的證據:不同文化;不同行業;不同職業;不同崗位。
【管窺之見】修養之道,難離運用:運用之道,在知行合一,在觸類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