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竹
1957年出生。祖籍山東。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作。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草原》《飛天》《詩林》《駿馬》等報刊雜志。著有詩集《季節肖像》。曾獲“綠我中華”全國征文大賽三等獎,國家林業局首屆“梁希林業文學藝術獎”,全國第二屆關注森林文化藝術三等獎,呼倫貝爾市文學藝術創作“駿馬獎”和內蒙古大興安嶺首屆“金雕文學獎”。系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大興安嶺作協主席、內蒙古牙克石市作協副主席。
一
大朵大朵的雪
極具特質地開滿冬天
開得簡捷而純粹
讓迎候春暖的目光
有了最初的輪廓
一朵雪
只為一句承諾
背負也打開旅者的行囊
背負風情云意
打開山光水色
并提前兌現
比江河更為抒情的涌波
一朵雪
還是一個人供奉的神
信著,才知道
世界逼仄
一朵雪里的沉默
多么遼闊
在一朵雪的鼓舞下
久渴的笛孔注滿水聲
老夢重新喊出血里的熱
以及寒夜里
遠在他鄉的淚雨滂沱
我千朵萬朵的詩歌
是屬于一朵雪的
一朵雪的寫意
一朵雪的精雕細琢
二
來有影
去無蹤
叫花,無香
是夢,有形
比葉子還輕
比骨頭更硬
飄落,無痛
綻放有聲
一部無字天書
翻與不翻
都真相大白
一個人的圣經
讀與不讀
都是洗夜的燈
雪來雪去
可不是形式主義的翻版
一朵雪和另一朵雪之間
肯定談論著即將來臨的春風
三
雪,一路絕塵而來
天地大白
構成世上最為壯觀的綻開
難再復制的抒懷
雪,一路絕塵而來
回眸或展望
只為補鈣
不想掩埋
雪開千萬朵
朵朵是詩歌
從古到今
雪的存在
只為懂雪的人
帶來比雨水更豐富的灌溉
打開和深入一朵雪
才知道
冬與春,雪和花
原本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叫愛
四
一年一度的雪
如期綻放
一定是為了弄出某些聲音而來
翻書的聲音,寫作的聲音
點燈的聲音,夢趕路的聲音
時間粉碎的聲音
一座山林反芻的聲音
一個人盤點庫存的聲音
把這些聲音收集起來
收集于一握之中
你聽
雪,于掌中正心跳怦怦
這是怎樣的一種相逢
一握之中
雪,就有了溫度
有了溫度的雪
就更像我日夜思念的親人
而握雪
還等于握著歲月的另一只手
從冬至到小寒、大寒
不握怎么明白
每一個凜冽的節氣
原本都是立春的別名
臨冬的人
在白發擴大的面積里
可曾播種下雪的叮嚀
與其習慣掩埋
不如打掃心靈
(責任編輯 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