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進成 吳金明 洪慶任
在駐鎮江73045部隊坦克四連采訪,官兵們說起南京軍區優秀共產黨員魏舒生愛崗敬業、模范帶頭、勇于擔當的故事,一說一串串。
連隊干部的感覺:見到魏舒生,心里就踏實。
2008年11月,上級組織裝備大檢查前夕,連隊軍事干部有的參加上級集訓,有的休假缺位,看著剛剛完成大項任務返營的主戰裝備,政治干部們心里有些不踏實。
晚上,特級駕駛員魏舒生敲開指導員的房門,遞上一份詳實的裝備維護保養計劃。指導員仔細審閱計劃后,當即召集骨干部署裝備保養工作。
“別看平時話不多,關鍵時候可是個‘千斤頂。”連隊干部這樣評價。
7年前,新兵魏舒生被分配到坦克分隊,成為坦克駕駛員,隨著專業技能升級,迅速走上專業訓練前臺,成為營連裝備技術方面的臺柱子。
2009年深秋的一天,實兵對抗演習打響,魏舒生所在連受命前去,搶占核心陣地。可是前進道路遭到“敵人”高度破壞,十多臺裝甲車擠在了一塊。
“戰機稍縱即逝,時間就是勝利!”連長召集黨員骨干商量對策。魏舒生建議另辟蹊徑,憑著多年的駕駛經驗,他駕駛“頭車”一頭闖進水稻田,時而左右擇路,時而小油門加速,時而設定路標,最終引導連隊沖上對面高地,給了“藍軍”狠狠的一記左勾拳。
這幾年,連隊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實兵對抗演習、合成營夜間實兵實彈演練等十多項大項任務。魏舒生積極發揮骨干作用,帶著官兵成功規避裝備事故隱患八次,處置緊急情況十多起。他說:連隊的工作千頭萬緒,黨員也是支撐連隊建設的一根樁,技術上的事,我們能解決就盡量不讓干部們操心。
駕駛同行的感覺:他是個學習“達人”。
在連隊駕駛同行眼中,魏舒生是個優秀駕駛員,一直在前面領跑。用他自己的話說,黨員的先進性就體現在過硬的專業素質上。
從當新兵時鉆進駕駛艙的那一刻起,魏舒生就開始發力,向專業考級發起沖鋒。2004年底,換上上等兵軍銜時,他考取了同年度戰士中第一個駕駛專業一級。那年,魏舒生還是一名下士,聽說團里在駐訓點組建特級能手選拔集訓隊,他纏著連隊干部,說什么也要參加。報到之后才知道,參加集訓的隊員,兵齡都比自己長,專業基礎都比自己好。他不聲不響地使勁,熄燈過后,集體帳篷沒法學理論,他躲進工具帳篷學,大夏天,成群的蚊子輪番攻擊,他把腳放進水桶,用雨衣裹住身子才能靜心看書,看一會書,流一身汗。憑著這種勁頭,魏舒生的專業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很快成為集訓隊的訓練尖子,一舉考取駕駛專業最高等級——特級。
2007年,一批主戰裝備列裝團隊,魏舒生向連隊提出駕駛骨干培養建議,開始帶徒弟。每次訓練,魏舒生總是跟在新駕駛員的車上,一邊教學,一邊體會。慢慢地,徒弟們的技術有了進步,魏舒生也掌握了不少絕招。新駕駛員都說魏舒生是個“學習達人”,他留給大伙兒的總是忙碌學習的背影。
去年初,團隊大抓專業訓練,魏舒生在駕駛訓練之余,報名參加了通信專業集訓,一次性過關,考取了通信專業等級證書。他的成功在官兵中掀起了一專多能訓練熱潮。
戰士們的感覺:他的身影就是無聲的號召。
一名連隊干部這樣表揚魏舒生:日常工作高標準、臟活累活從不落、險難任務搶先上。魏舒生從不因技術精湛而“擺譜”,從不因兵齡較長而搞特殊,工作訓練總是站前頭當排頭。
連長張虎至今還記得,軍區“必勝——2009”演習,連隊一臺坦克因為故障停在半道上,臨時搶修來不及,只得安排人去看車。當時已是冬天,加上淋了大雨,大家都凍得瑟瑟發抖,“我是黨員,我去!”那天,魏舒生和另外一名戰友在窄窄的坦克里蜷縮了一夜,第二天,當修理人員趕到時,他們一躍而起配合修車,臉上看不出一點倦意。
魏舒生有一個理念:老兵帶頭干好一件事,新戰士就能主動干好十件事。公差勤務,他總是主動參加,該干的活一點不比別人少干;換季保養,他挽起袖子,和新戰士一道爬車廂鉆車底,一身泥一身油;日常訓練,他把每一個基礎動作練扎實,直到遙遙領先……久而久之,戰士們都很敬服他。干部們說他的話就像沖鋒號,有什么事情,魏舒生站出來,大伙兒馬上跟著站出來。
去年9月,上級賦予團隊夜間實兵實彈演練任務。一開始大家心里都沒底,沒一個敢跑。魏舒生不聲不響地戴上工作帽,發動坦克沖進夜幕,雖然這一趟跑得戰戰兢兢,但摸索出不少夜暗條件下的駕駛技巧,其他駕駛員也紛紛跟隨其后。演習當天,風更大、天更黑,數十臺坦克進退自若、運動如風,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