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建設綠道網,實現保護生態、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并舉共贏,是新時期廣東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和“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創新舉措。2010年以來,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率先建成由6條省立綠道和眾多深入城市內部的城市綠道組成的珠三角綠道網。
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今年綠道網建設的重點將由前兩年單純的物質環境建設轉變為綠道功能的綜合開發和科學管理運營,綠道網建設的內容也將更加多元化。為集思廣益、博采眾長,進一步提升綠道網的綜合效益,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指導下,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于2012年4月27日在京召開了第一期“廣東綠道講壇”。來自美國、法國和北京、上海、香港、廣東等地的著名專家已及北京、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湖北、湖南、四川和廣東等省市建設系統的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共計200余人共濟一堂,通過主旨報告、專家解析、互動交流等方式,共享綠道建設的成功經驗,共析綠道的問題與困難,共謀綠道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仇保興副部長、廣東省人民政府許瑞生副省長等領導出席了本期講壇。
許瑞生副省長在致辭中指出,如今綠道網已成為珠三角地區生態廊道,可有效舒緩開發強度高、人口密集造成的城市熱島效應;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的交通方式,又可使城鄉居民進一步親近大自然,對改善城鄉生態和人居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廣東率先建成了貫通珠三角、服務幾千萬人口的兩千多公里綠道,表明了廣東人民對對更高品質生活和幸福感受的追求。
仇保興副部長為講壇作了主旨報告。他充分肯定了廣東省在綠道網建設工作方面的成效,認為綠道建設是一項踐行科學發展觀,實現保護生態與改善民生、發展經濟共贏確保可持續發展的嶄新實踐。
仇保興副部長歸納總結了實現綠道可持續發展的建設要點和提高綠道規劃水平的設計重點,并強調綠道是具有明顯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最優內需”,在城鎮化的中期應大力加以推廣;綠道是基于城鄉統籌的“新生事物”,其規劃、建設和管理都必須本著“創新”的意識來遵循“高效節儉”的原則;綠道是當地百姓的“幸福”工程,應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級負責、連線成網、有序推進。
籍此次講壇之機,仇保興副部長和許瑞生副省長還為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珠三角9個城市頒發了全國人居范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