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
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個失敗的小人物,離婚、失業、獨居,甚至因為花光了所有積蓄,而一度陷入絕望。
就是這樣一位眾人眼中的小人物,卻在美國創辦了一家特殊的網站。在這個界面簡陋的網站上,隨便輸入任何一個漢字,都可以找到它的字形的演變過程——小篆、金文,甚至還能回溯幾千年,看到它被刻在甲骨上的模樣。這樣的漢字字源網站即便是在中國,也絕無僅有,更不要說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由于網站在網絡上被廣為傳播,它的創辦者,一位滿頭白發的美國老人,一時間也成為熱門人物。網站的火爆是他沒想到的,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在花甲之年,自己會因網站而成名。為了創建這個網站,他花費了20年的時間和全部的存款,他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卻沒人覺得那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
他就是理查德·希爾斯,一位家住美國田納西州的普通老人。38年前,當希爾斯突發奇想開始學中文時,這個物理系的大學生只是希望了解,那些說其他語言的人是如何思考、交流的。于是,他來到中國臺灣,在街頭拼命跟人聊天,并且在那里結識了自己后來的妻子。
口語練好了,希爾斯又開始學認漢字。就這樣,這個已經步入中年的男人再一次突發奇想,研究起了古漢字。為了尋找那些古代的漢字字形,他跑遍了中國大陸和臺灣幾乎所有大學的圖書館,查閱了幾百本書。看得多了,他甚至還能提出自己的解釋。
關于詞源的解釋,不同的書籍有所不同。希爾斯琢磨著把不同的解釋都輸入電腦,這樣自己就可以很方便地從中挑選出最符合的詞源。為此,他先開發了一個小程序,到了2003年,又把它們搬上了互聯網。
在希爾斯眼中,有些東西比金錢更加重要,只可惜幾乎沒人能理解他的堅持,其中也包括他那最終選擇離婚的妻子。只有網上一些學習中文的人會寫信給他,贊揚他做了一項“偉大的工作”。這些人并不知道,希爾斯已經連租用服務器所需要的47美元年費都快付不起了。
生活還要繼續,網站還要辦下去。后來,希爾斯成為網絡名人。面對這種遲到的肯定,他的笑容里有一種自豪。雖然在20年的時光里他付出了太多,失去了太多,早已無法用金錢去衡量,但毫無疑問他也收獲了許多。
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就要把它做好、做對,這是理查德·希爾斯的信念。很幸運,他的宿愿變成了現實。因而,他也成為2011年感動中國的外國人。
(邱寶珊薦自《當代青年·我贏》2011年第12期)